南京建邺区2021-2022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2022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学科九年级语文学科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本试卷本试卷 6 6 页,共页,共 12012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2.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写在答卷纸上。一(一(2828 分)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需填入作者姓名。(1)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_。(_无题)(3)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人不寐,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杏花疏影里,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7)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8)_,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答案】.山雨欲来风满楼.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为赋新词强说愁.将军白发征夫泪.会挽雕弓如满月.吹笛到天明.落红不是无情物.二者不可得兼班级开展主题为“走近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这些句子给豆豆、小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2.填入上面句子中最合适的关联词是()A.虽然B.因为C.只是D.所以活灵活现的角色仍是写出隽永好作品的秘方和神奇公式。多阅读,甚至研究自古名家的作品,你必然会发现,正是他们对人类个性的剖析,才让他们的作品历久 m新,流传至今。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隽永()(2)剖析()(3)历久 m新()作者可以玩弄结构吗?当然可以。一旦你了解结构为何而用,你就可以自由运用结构,来满足你的创作需求。不过你很快就会发现,离稳固的结构越远,读者就越难跟随你的脚步。4.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豆豆:小杰,我觉得上面这段话中“玩弄”这个词用得不安当,你怎么看?小杰:(1)_豆豆:嗯嗯,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真是个有趣的用法呢!我们本学期学习的小说都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它们采用了哪些结构技巧呢?小杰:(2)_豆豆:你居然找到了三种结构技巧,真厉害!你的角色跑向让人惊异的结局时,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这就是你的情节。情节来自于事后观察,而非事前规划,因此绝不可以抢在行动前决定。情节绝不可显得刻意,一定要自然才行。5.结合本学期学习的小说内容,说说你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对话能帮你创造独特的角色,并推动情节前进。如果没有达到这两项目标,你八成就该把这段对话删了。6.阅读孤独之旅片段,将其改写成两组对话。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父亲显然也是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1)_:_(2)_:_(3)_:_(4)_:_【答案】2.C3.jun.pu.弥4.这里是贬义褒用,此处意为在创造构思结构时思维活跃,不拘泥于形式,让结构充满兴趣和兴味。.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巧合意外法、智职生辰纲钢中的矛盾冲突双线并行法、变色龙中的起伏对比法等。5.“对话”对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有重要的意义。智取生辰纲中大量使用对话描写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例如:“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xng)得甚么!”,杨志定下天凉睡觉,天热赶路的计划,与众军汉产生了分歧。这组对话体现了杨志粗暴易怒的性格;为后文与虞候、老都管、众军汉矛盾激化,使他失去人心了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6.杜小康.爸爸,这里怎么这么黑这么大呀?.父亲.小康,别怕!大大的芦荡里藏着很多小动物,可有意思啦。.杜小康.有什么小动物?.父亲.有芦雁,明天,我带你去芦苇丛捡芦雁的蛋。还有兔子,毛色和芦苇一样,藏在你眼前,你都不一定能发现。二(二(4242 分)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1313 分)分)毛大福(节选)清蒲松龄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A】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渍腐生蛆,毛悟其意,拔别净尽,数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氏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六。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共一疮痕犹在,毛识之,向辑而视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收括,被狼衔去也。注疡(yng)医:治疗创伤的外科医生。数事:数件。搒(png):笞击,拷打。絷(zh):拘禁,束缚。遽(j):迅速、立刻。鞠(j):审讯。遑:空闲。(选自聊斋志异,中华书局 2015 年版)7.解释下面加点字。(1)方怪异间()(2)官异之()8.用“/”为句子标三处停顿。毛 冤 极 不 能 自 伸 惟 求 宽 释 请 问 诸 狼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收括,被狼衔去也。10.你和小杰阅读了这篇文章后,进行了交流。你: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啊!如果在【A】处加一些景物描写,就更精彩了。小杰:下面有两组诗句,我觉得它们所描绘的景物都不错,可以加进去。你:我觉得还是(1)“_,_”这一组更好一些,因为(2)_。小杰:是的。从诗句的内容和所营造的意境来看,的确是它更合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朱湾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答案】7.(1)正.(2)以为怪异8.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9.原来是丛薪杀死了宁泰,抢劫了宁泰的巨额链钱财,宁泰藏在衣服里的金首饰,还没来得及搜出(丛薪便逃走了),(结果这些首饰)被狼叼去了。10.(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2)例:“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在峭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细咽之声。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营造了一种荒僻而幽静的境界。而从本文开头的情节中,“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可见这山野是荒僻而无人烟的,所以应选这一句。(二)小说阅读(二)小说阅读。(1616 分)分)雨还在下李德霞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老大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我是担心咱爹咱娘说梦话吧?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咱那屋,结实着呢!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也不是闹着玩的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睡吧,睡吧。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而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这回,媳妇没用推,也跟着坐起来。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我还是不放心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要不,你去看看?嗯,看看。老大麻利地穿衣,下地。把我一个人撇屋里?我也去!穿好雨衣,摁亮手电。老大和媳妇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老大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媳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这回安心了吧?老大和媳妇磕磕绊绊地原路返回。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屋子塌了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雨还在下(选自“品读时刻”)11.从下列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A.情节B.心理C.逻辑D.技巧12.你和小杰一起品读文章的语言特色,请你结合下列语段,分享自己的看法。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老大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13.小杰认为文中的媳妇这一角色做事大大咧咧,显得粗心、冷漠,豆豆却认为她心思细腻,是个贤内助。你的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具体说说。14.这篇小说短小而颇有张力,根据【链接资料】提示,结合文意,分析这一特色。【链接资料】语言的张力指隐含于文字之中的,大于其字面意恩的内容。其表面层平静而单一,然而有了句式、修辞、标点等技巧的加入,就变得博大、深邃而隽永。【答案】11.情节:天降暴雨,老大担心爹娘,和妻子冒雨回家探望,爹娘一切安好,自己家房屋却在暴雨中倒塌,夫妻二人躲过一劫。心理:老大担心老人,急切地前去探望,避开了家里房屋的倒塌,躲过一劫,今人庆幸。逻辑:老大因关爱爹娘,在暴雨天冒雨探望,竟因此避开了家里房屋的倒塌,躲过一劫。技巧:天降暴雨,老大爹娘家地势低、老人年纪又大,会不会有意外?结果发现爹娘一切安好,自己家房屋却在暴雨中倒塌,夫妻二人意外地躲过一劫。12.语言简洁凝炼,富有表现力。比如“扑腾腾”“推推”“一骨碌”这些词语,生动形象,虽没有具体描摹,但老大的动作情态如在目前。用语通俗,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如“咋?屋里进水了?”贴近生活,符合人物身份,使人物形象鲜活而具体,显得生动有趣。13.同意豆豆的看法。从情节发展来看,媳妇建议老大去看看老人,并冒雨陪同老大前去,可见她是关怀老人的。她和老大甘愿住老屋,把新屋留给家里的老人,遇到突发情况,虽不情愿,却仍冒雨摸黑前往,可见她通情达理,贤惠善良。她对自己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不断地宽慰丈夫,在看望完老人后不与丈夫争执,可见她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是一个心细的人。14.小说反复使用同样的环境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能渲染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紧张气氛,同时映照看人物的行动和品行,增添了文章的意蕴。作者善于留白,多次使用省略号,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想、引人深思。作者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善于利用人物间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并以此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精神品质乃至家庭生活状况,言简意丰。小说情节设置巧妙,既有前后的伏笔和照应,又有最后的反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故事显得精致而又内涵丰厚。(三)组合文本阅读(三)组合文本阅读。(1313 分)分)你和小杰整理了三则“讽刺”主题文段进行阅读,并思考相关问题。【材料一】知县汤奉接了帖子,一个写“世侄张师陆”。一个写“门生范进”。自心里沉吟道:“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但这回同我新中的门生来见,不好回他。”吩附快请。二人进来,先是静斋见过,范进上来叙师生之礼;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问道:“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著。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著,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