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_运动训练

举报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专业代码: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申请时间:专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教育部制范大学运动训练o 40202教育学 体育学类教育学四年2022-07-16马瑞1881823716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名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校代码10270主管部门上海市学校网址学校所在省市区上海上海徐汇区桂林路100号邮政编码200234教育部直属院校 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院校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已有专业学科门类综合 理工 农业 林业 医药 师范语言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民族学校性质曾用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第二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建校时间1954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195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类型审核评估通过时间2016年11月专任教师总数2080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1163现有本科专业数93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招生人数5058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毕业人数4900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32%学校简要历史沿革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21年,学校整体进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行列。学校近五年专业增设、停招、撤并情况近五年,学校增设了世界史、人工智能、书法学、艺术管理、金融科技、资源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停招物业管理、公共关系学、数字媒体艺术、机电技术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保险学、文化产业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教育学专业实行隔年招生,没有撤并专业。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申报类型新增国控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专业名称运动训练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修业年限四年专业类体育学类专业类代码0402门类教育学门类代码04所在院系名称体育学院学校现有相近专业情况相近专业1专业名称体育教育开设年份1960年相近专业2专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开设年份2000年相近专业3专业名称-开设年份-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1)竞技体育领域,少体校、业余体校教练员及管理人员;(2)学校体育领域,从事体教融合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教练员与教师;(3)体育培训机构,体育培训机构创业及竞训管理人员。就业领域一:上海少体校、二线运动队 目前上海体育局系统少体校有特定运动项目专职教练员招聘需求,特别是既有高水平运动技艺,又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从事青少年训练的教练员。主要集中在体能类项目,如田径,以及技巧性较高的技能类运动项目上。根据2022年上海体育局招聘计划,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上海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拟招收专职教练员4-6人。上海有57所二线运动队高中,这些高中对高水平教练员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才需求,根据专业前期调研,大约有15所学校有招收专职教练员的计划,合计招聘人数15-20人。就业领域二:上海体教融合一条龙学校 2019年上海进一步加强“体教融合”内涵建设,推出了新的体教融合高中、初中、小学“一条龙”学校建设政策,遴选项目布局学校。根据体教融合“一条龙”学校建设要求,上海体育局青少年训练中心预测,未来上海250所高中、751所初中、1019所小学中,三分之二的学校将拥有至少一个项目的运动队。这些体教融合“一条龙”布局学校对运动训练与竞赛教练员求贤若渴,根据本专业前期的调查,仅上海黄浦、徐汇、长宁三区的体教融合人才需求情况16所“龙头”高中,拟招聘专项教练员达35人。这一用人比例扩展到未来全市范围内的一条龙高中、初中、小学,将形成本专业毕业生流向的巨大人才吸纳地。就业领域三:体育俱乐部 随着城市家庭教育观、体育观和健康观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双减政策”的推动,上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蓬勃发展。根据本专业对上海青少年训练中心的调研,当前在上海青训中心注册的社会体育俱乐部有500家,此外,社会上还有3000-500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需要大量的青训教练员,目前上海高校所培养的运动训练毕业生完全不能满足青少年俱乐部的用人需求,大部分俱乐部需要到上海以外招聘青训练教练员。因此,本专业的设立和培养出的运动训练人才,一定程度能够缓解上海对运动训练人才的用人压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具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年度招生人数35预计升学人数5预计就业人数30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2田林三中2南洋模范中学1七宝鑫都实验中学3上海市七宝中学3教师进修学院附小2莘松中学2松江二中(二线运动队学校)2川沙中学(二线运动队学校)2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2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2金山中学(二级运动队学校)2奉贤区超越体育俱乐部2滨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东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本科本科 普通本科生普通本科生 体育学院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方案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面向上海现代化竞技体育事业和体教融合发展需求,传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传统与特色,围绕体育教练员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和体育事业热忱,系统掌握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高运动技能水平、较强运动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能力,“精训练、强实践、善教育、勇创新”,能够在各级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学校等部门从事运动训练、竞赛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毕业要求(二)毕业要求 1.【素质维度】1-1【政治信念】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职业情怀】热爱体育事业、热爱体育教练员岗位,具有明确从事运动训练、竞赛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意愿;1-3【职业操守】遵守体育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4【职业素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熟练运用体育理论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2.【知识维度】2-1【通识知识】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修养知识,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创新创业知识,熟悉一门外语,并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以及运动训练研究前沿理论;2-2【基础知识】掌握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2-3【训练理论】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教学和训练理论与方法;2-4【竞赛理论】掌握运动竞赛、组织管理等相关理论与方法。3.【能力维度】3-1【专项技能】具有扎实的专项运动技能,并达到较高水平;3-2【训练竞赛】具备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基本能力;3-3【创新实践】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综合知识和智能科技手段开展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3-4【竞赛组织】具备各类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进行竞赛计划制定、竞赛规程编写等工作。(三)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三)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达成的相关度,填写如下关联矩阵。用符号表示相关度:H-高度相关、M-中度相关、L-低度相关。分类 课程名称 素质维度 知识维度 能力维度 政治信念 职业情怀 职业操守 职业素养 通识知识 基础知识 训练理论 竞赛理论 专项技能 训练竞赛 创新实践 竞赛组织 通识教育课程 中国近代史纲要 H M H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H 军事 H H 大学英语 M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H 形势与政策 H M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H M H 思想政治课程(实践)M M H 计算机文化基础 H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H H H 劳动教育 M H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H H H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体育概论 M H 体育社会学 M H 体育心理学 M H 运动解剖学 M H 运动生理学 M H 健康教育学 M H 体育科研方法 M H H 专业主干课程 田径 M H M H M 篮球 M H M H M 排球 M H M H M 足球 M H M H M 体操 M H M H M 武术 M H M H M 游泳 M H M H M 体育竞赛学 M H H M 运动训练学 M H M 体育统计学 M H M M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M H M H 运动心理学 M H 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与恢复 M M H H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 H M 智能科技与运动训练 H M H 专业方向课程 限制选修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一)M M H M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二)M M H M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三)M M H M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四)M M H M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五)M M H M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六)M M H M 专项教学与训学校体育学 H H 体育教学论 H H H 体育教材教法 H H H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M H 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 H M H H 体育游戏 M M M 体育绘图 M M M 运动膳食与营养 M M H H 运动选材学 M M H H 练 运动生物力学 M H M 运动训练生物学监控 M M H H 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M M M H H 健身经营与管理 社会体育导论 M H M 传统养生 M M H 锻炼心理学 M H 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 M H M M 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 M M H M 体育经济学概论 M H M 体育市场营销 M H M 体育管理学 M H H 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M H M 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 M H H 体育赛事管理 M M H M H 专业拓展课程 乒乓球 M M M 羽毛球 M M M 网球 M M M 健美操 M M M 空手道 M M M 户外运动 M M M 跆拳道 M M M 太极拳养生与技击 M M M 瑜伽 M M M 体育教学测量与评价 M M 体育史 M M 体育哲学 M M M M 体育保健学 M M M 体育美学 M M M 体育科技写作 M H M H M 实践类课程 专业见习 H H H H H H H 专业实习 H H H H H H H 专业研习 H H H H H H H 职业资质培训 H H H M H H H H H 创新实践 H M M H 毕业论文 H M M H M 二、学制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 4 年,有效学习年限为 6 学年。三、学分要求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 2672,总学分数为 159,其中专业教育课中的学位课程为 86 学分。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一)课程体系结构(一)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类课程等四类课程。课程类别 学分及比例 学分 小计 占总学分比例 小计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35 41 22.01%25.78%选修 6 3.77%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0 54 12.58%33.96%专业主干课程 34 21.38%专业方向课程 限定选修 32 40 20.13%25.16%专项教学与训练 8 5.03%健身经营与管理 5.03%专业拓展课程 6 6 3.77%3.77%实践类课程 18 18 11.32%11.32%合计 159 100%1.通识教育课程 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共 41 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 35 学分,通识选修课程 6 学分。2.专业教育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方向课程,共94学分。(1)专业基础课 9 门及专业主干课 17 门,均为学位课程。(2)专业方向课程包括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两个模块,共 40 学分。其中限制选修 32 学分,任意选修 8学分。任意选修中专项教学与训练类和健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