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警察学院_信息安全(注:可授理学、工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签章)

举报
资源描述
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名称贵州警察学院学校代码12107主管部门贵州省学校网址http:/ 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院校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已有专业学科门类综合 理工 农业 林业 医药 师范语言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民族学校性质曾用名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建校时间2017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类型尚未通过本科教学评估通过时间-专任教师总数288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126现有本科专业数12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招生人数1000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毕业人数419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77.62%学校简要历史沿革贵州警察学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省教育厅业务管理,全省唯一的全日制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0年。学校现有9个教学系部,12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1个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10门省级一流课程、2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校近五年专业增设、停招、撤并情况2017年首批开办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2019年增设: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监狱学;2020年增设:交通管理工程;2021年增设:安全防范工程、经济犯罪侦查。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申报类型新增国控专业专业代码080904K专业名称信息安全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修业年限四年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类代码0809门类工学门类代码08所在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系学校现有相近专业情况相近专业1专业名称网络安全与执法开设年份2019年相近专业2专业名称-开设年份-相近专业3专业名称-开设年份-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维护、设计、开发和研究工作,可在各行业IT领域和部门从事电子证据鉴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计算机应用、安全设计、技术开发和研究等。人才需求情况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信息安全的专门人才。信息安全专业是目前市场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根据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信息安全专业为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排名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并且连续五年就业率名列前茅。通过2021年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分析,与 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信息网络安全招聘岗位数明显增加,且增幅逐月扩大。2021年1月网络安全招聘岗位同比增长 18.6%,至 2021年3月信息网络安全招聘岗位同比增长32.0%。预计全国在信息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在140万以上。贵州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既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又要保障数据安全,目前从事信息安全的企业3000多家,从事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的单位有40余家,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年度招生人数50预计升学人数5预计就业人数45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5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4贵州数安汇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3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2贵州亨达集团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3贵州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2贵阳宏图科技有限公司2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4贵州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天剑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法医学司法鉴定所1贵州师范大学物证司法鉴定所1贵州中一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名鉴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维正司法鉴定所1贵州中安法医司法鉴定所1贵州正祥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1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1贵州通鉴司法鉴定所1贵州兴林林业司法鉴定所1黔南中正司法鉴定所1贵州中润博达司法鉴定所1贵州法鉴司法鉴定所1贵州东南亚飞证据科学司法鉴定所1贵州彰正司法鉴定所1毕节崇尚司法鉴定所1六盘水红山法医司法鉴定所1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8.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信息安全专业专业代码:080904K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学的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相当的信息安全管理基础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底蕴,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与维护管理能力、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安全部门、通信等IT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在司法机构从事计算机犯罪取证及分析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应用工作,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规格(一)学制学制:全日制,四年。(二)毕业与学位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且考核合格,达到总学分要求,准予毕业。符合 贵州警察学院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要求(三)培养要求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1.1.知识方面知识方面本专业是一个面向应用的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电子学、信息安全相关数学、现代密码学、网络对抗、电子数据取证等基础理论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训练,培养信息安全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素质与能力的工程应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具有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系统的认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能力方面能力方面(1)具有在信息安全领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2)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法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3)了解信息和网络安全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组织及协调能力;(5)具有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2.2.素质方面素质方面(1)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高度的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诚信意识、团体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思想道德素质;(2)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3)具备科学思维法、科学研究法、创新意识等科学素质。四、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总体结构(一)总体结构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训练、社会实践等。总学分要求:学生需取得162学分方可毕业。专业基础知识加专业知识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50%,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1.88%,实训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48%,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7.1%。(二)(二)课程课程设置设置遵循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既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知识结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与信息安全工作对接融通,把实践应用内涵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适应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的课程体系。1.1.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等构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思政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贵州省情、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2.2.专业专业课程课程(1)基本素养课程基本素养课程是为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等。(2)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应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各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代数与逻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数电路与逻辑、信息安全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是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而设置的,涵盖信息与内容安全、软件安全、取证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安全、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网络与通讯安全、嵌入式系统安全、逆向工程、EDA技术及应用、信号与系统、可靠技术、密码学等知识和技能单元。(4)专业选修课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当前就业形势与社会需要而开始的课程,在开设的11门34个学分的课程中选择12学分以上,课程包括:信息与内容安全、软件安全、取证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安全、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网络与通讯安全、嵌入式模型与算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大数据原理与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Web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安全法、工控安全、恶意代码检测与分析、网络对抗原理。(三)(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围绕专业核心能力、信息安全基本能力和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实验、实训、实习和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学业考评。1 1.实验实验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仪器选择、实验测试、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综合实践能力。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占实验总数的60%以上。实验开出率不低于教学大纲要求的90%。具备完整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学生按规范填写实验报告,实施严格的实验考核。2 2.实训实训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信息安全工作的实际环境、业务内容和技术应用等,运用互动式、研讨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深度参与、师生充分互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实训教学应具有完整的实训大纲、教学指导用书及考核标准等。有信息安全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教学活动。3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单元和实验、实调过程等进行。选题可以是单科性的、综合性的,也可以安排大作业。任务安排可以一人一题,亦可分组合作。具备完整的课程设计大纲,学生按规范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4 4.实习实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下进行,时间不少于14周。制定实习管理办法,具备完整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反映学生实习过程的记录档案,学生按规范填写实习记录和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作业。5 5.创新训练创新训练主要包括选修创新训练课程、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独立主持研究课题或创新实验、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进行科技制作与发明、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参加学术讲座和实战研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包括学生参加社区单位安全防范、大型活动信息安全保卫、社会调查、社会见习、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三助”(助教、助研、助管)活动、公益劳动等。6 6.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设计)选题要求: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紧密结合信息安全实践,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难度和工作量适当,鼓励学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应一人一题。其中,毕业设计选题的数量不低于毕业论文(设计)总选题数的30%。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毕业论文主要包括选题论证、文献资料查阅综述、实验方案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解决方案设计、论文撰写、结题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主要包括选题论证、技术调查与需求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