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_运动训练最终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校代码10248主管部门教育部学校网址学校所在省市区上海上海闵行区邮政编码200240教育部直属院校 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院校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已有专业学科门类综合 理工 农业 林业 医药 师范语言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民族学校性质曾用名建校时间1896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18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类型审核评估通过时间2022年02月专任教师总数2881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2403现有本科专业数75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招生人数4382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毕业人数4095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9%学校简要历史沿革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式大学之一。历经126年砥砺奋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加快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学校近五年专业增设、停招、撤并情况2017年增设“统计学”“天文学”“临床药学”3个本科专业;2018年增设“儿科学”“人工智能”2个本科专业,调整“资源环境科学”为“农业资源与环境”,调整“园林”为“风景园林”;2019年增设“海洋科学”1个本科专业;2021年增设“智能感知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慧农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影像技术”“智慧能源工程”“可持续能源”7个本科专业。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申报类型新增国控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专业名称运动训练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修业年限四年专业类体育学类专业类代码0402门类教育学门类代码04所在院系名称体育系学校现有相近专业情况相近专业1专业名称-开设年份-相近专业2专业名称-开设年份-相近专业3专业名称-开设年份-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在专项运动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整合学校的优势学科,聚焦体育教学、体育经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媒体与传播以及体育人工智能应用五大领域,打造“体育+”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运动技能高、具有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及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复合型体育创新人才,以此服务于我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利用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体育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央视体育、阿里体育传媒等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打造运动训练专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主要就业领域为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传播有关的训练、教学、管理、健身、康复、传媒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作且在领域和行业内知名的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是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深刻转变的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亟需实现由单一型体育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的转变,运动训练专业也是如此。例如,在学校体育领域,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亟需运动训练和教学能力兼具的体育专业人才。在体育产业领域,“双减”背景下体育培训市场亟需运动训练和经营管理能力兼具的体育专业人才。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领域,“全民健身”、“体医融合”背景下亟需运动训练和康复保健能力兼具的体育专业人才。在体育文化传播领域,“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亟需运动训练和媒体传播能力兼具的体育专业人才。在体育人工智能领域,智慧体育背景下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运动训练中亟需运动训练人才需求情况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兼具的体育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申请设立运动训练专业,探索在培养“一专多能”的运动训练专业复合型人才中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为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体育事业发挥中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已与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体育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央视体育、阿里体育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将进一步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合作资源与渠道,探索与打造运动训练专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年度招生人数40预计升学人数15预计就业人数2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10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4上海市(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3上海久事智慧体育有限公司2上海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2阿里体育传媒2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央视体育2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以“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和“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秉承“复合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专业办学特色,实施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运动训练专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宽厚基础、人文情怀和全球视野的、能够在新时代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及体育文化传播领域胜任运动训练、健身培训、体育教学、保健康复、体育传媒、体育管理以及体育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工作且具备未来成为学术大师、治国英才、业界领袖、文化精英潜质的卓越创新人才。二、规范与要求二、规范与要求围绕学校“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培养理念,按照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A 价值引领价值引领A1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从事体育相关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情操。A2 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有民族信念和爱国精神,以实现中华体育强国为己任,做有情怀有担当的体育工作者。A3 立足行业领域,矢志成为国家栋梁立志成为体育行业及领域的行业精英,在全国知名的体育相关企事业单位成长成才、发光发热。A4 追求真理,树立创造未来的远大目标培养探究真理的志趣及投身体育事业的科学素养,能理解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体育相关问题,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未来的理想目标。A5 胸怀天下,以增进全人类福祉为己任以促进全人类身体健康为己任,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胸怀大局,立足全球,面向未来,顺应历史潮流,把握社会规律。B 知识探究知识探究B1 深厚的基础理论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对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充分地阐述和应用。B2 扎实的专业必修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运动训练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知识体系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及体育数学等。实践技能包括专项运动技能的持续学习和提升,并能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取佳绩。B3 宽广的跨学科知识能够利用教育学、传播学、管理学、医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体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解决体育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B4 领先的专业前沿从专业课程和运动训练实践中了解和获取运动训练及相关专业最前沿的方向及方法,包括体教融合、体育产业、运动康复及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等,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以及归纳、整理、分析、撰写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B5 广博的通识教育从通识教育课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获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以及艺术修养的入门知识,建构融会贯通的立体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智慧提升和人格培养。C 能力建设能力建设C1 审美与鉴赏能力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深刻的鉴别、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对全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有一定水准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能将这种审美能力应用在运动训练专业学习和成果呈现中。C2 沟通协作与管理领导能力具有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整合团队资源的能力、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在专业学习和运动训练过程中与老师、教练以及同学有效地交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团队与个体效能的能力。C3 批判性思维、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遵循科学推理规则,理性、清晰、准确地思考,避免偏见和成见,不迷信权威,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争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运动训练中实现创新和突破。C4 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全球胜任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够从多个角度批判地分析全球议题及跨文化议题,能够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够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人开放、适宜、有效地互动,充分利用体育独特的跨文化社交功能努力打破文化差异的屏障。C5 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求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统筹、协调、适应体育强国建设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构建完善、科学、适合自身的学习能力。D 人格养成人格养成D1 刻苦务实、意志坚强脚踏实地、不慕虚名,以勤奋刻苦、百折不挠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钻研运动训练专业的知识和技术。D2 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志存高远,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运动训练中勇于尝试、不惧失败、敢为天下先。D3 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具有言行相符、表里如一的优秀品质,明确作为学生和运动员双重身份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D4 身心和谐、体魄强健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乐观豁达,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生活、学习和训练中。D5 崇礼明德,仁爱宽容敦厚开明、尊师重道、仁爱悲悯、待人以宽、责己以厚。三、课程体系构成三、课程体系构成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组成。公共课程类(必修)要求最低 28 学分,包含两课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英语。通识核心类(选修)至少修读 10 学分,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修养、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与技术 5 个模块课程,非社会科学模块的每个模块至少修读 1 门课程 2 学分。2.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求最低 16 学分,包括运动解剖学、健康教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 7 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要求最低 48 学分,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以及体育数学为所有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项专修为运动技能课程,包括游泳、篮球、乒乓球、网球、田径、羽毛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各运动项目的专项专修课程根据学生报考上海交通大学时的运动专项而定,总学分不少于 40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要求最低 42 学分。分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类、体育管理与经营类、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体育媒体与传播类以及体育与人工智能类 5 大类课程模块,其中,所有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必选体育教学与训练类课程模块,其他 4 类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未来的就业规划任意进行选择。3.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要求最低 14 学分,由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 3 部分组成。4.个性化教育课程个性化教育课程个性化教育课程要求最低 6 学分。四、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四、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学制:4 年,最长修读年限 6 年(含休学)学分:164 学分毕业条件:本教学计划规定学生毕业应该获得必修和选修课程所要求学分的最低学分,其中包括必须完成计划中要求的各项实习环节和毕业论文。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五、课程设置一览表五、课程设置一览表1.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最低学分:要求最低学分:3 38 8 学分学分(1)(1)公共课程类公共课程类要求最低学分:要求最低学分:2 28 8学分学分1)必修 22 学分课程课程代码代码课课 程程 名名 称称学学分分总总学学时时理理论论学学时时实实践践学学时时年级年级推推荐荐学学期期课程课程性质性质价值贡献价值贡献知识贡献知识贡献能力贡献能力贡献素质贡献素质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