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解决方法——2022年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举报
资源描述
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2022.7 iResearch Inc.32022.7 iResearch I基础云服务概念界定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的IT基础资源、开发工具、能力平台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3虚拟机云主机GPU云服务器FPGA云服务器弹性计算高性能计算表单存储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云硬盘CDN带宽负载均衡VPN网关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软件定义SDS超融合SDN/SD-WAN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云原生数据库容器函数计算DevOps微服务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云安全云点播/云直播实时音视频视频处理即时通讯短信/语音服务云视频与云通信数据挖掘数据查询/搜索数据分析数据中台数仓/数据湖数据治理大数据机器学习语音技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内容审核/业务安全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开发工具及能力平台IaaSPaaS联系日益紧密界限逐渐模糊42022.7 iResearch I基础云服务产业链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4基础设施服务商软件定义服务商云厂商行业用户渠道及生态伙伴垂直功能服务商CDNIDC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集成商综合型云厂商混合云厂商私有云厂商SDN/SD-WANSDS超融合上游中游下游基础软件供应商云原生厂商大数据厂商人工智能厂商视频及通信服务商泛互联网政务金融制造SIMSPISV代理安全厂商52022.7 iResearch I基础云服务产业图谱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5运营商IDCCDN大数据集成商SDSSDN/SD WAN超融合综合云厂商非公有云厂商操作系统云原生数据库软件定义基础软件安全人工智能视频/通信多云管理62022.7 iResearch I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云服务市场增长平缓,由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2021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280.2亿元,增速为45.4%。虽然疫情期积压及延后的项目加速交付,云服务在除政务、金融等典型传统行业外的其他传统行业中加速渗透带动了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速反弹,但内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云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回暖。由市场突变带来的非理性增长因素,依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多成了昙花一现,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增长动能。云服务目前在供给端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格局,上云、用云亦成为需求侧的广泛共识。但云市场已经过了“概念变现”阶段,要从“能力变现”角度出发去探寻多元增长曲线,用长时间的技术能力升级、生态能力构建换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注释:云服务整体市场包含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部署模式下的服务,以及整体IaaS、PaaS、SaaS。来源:根据公开资料、企业访谈、结合艾瑞统计模型核算。652169310261612225632804769681295501268332.1%33.2%48.1%57.1%39.9%45.4%42.8%40.2%32.8%30.6%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16-2025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速(%)72022.7 iResearch I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结构云资源为市场规模底座,云能力为市场增长驱动2021年中国整体IaaS市场规模达到2201.4亿元,增速34.3%,PaaS市场规模达到420.7亿元,增速约为55%。在基础云领域,IaaS资源已从云市场的增长动力转变为市场稳定的坚实支撑,成为产业互联网时期的“数字日用品”。整体IaaS市场增速放缓,在于IaaS产品结构的调整,从早期着重在CDN等能提供营收增长的“面子产品”向算力倾斜,以匹配未来数字经济建设更庞大的基础诉求。此外,PaaS市场已逐步成为基础云市场的增长动力。从产品结构看,短期内数据库、大数据仍是PaaS市场增长主导,人工智能贡献较弱。但伴随人工智能与数据能力的更多融合,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长期看AI有望成为支持PaaS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增量因素。注释:整体IaaS市场和整体PaaS市场包含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部署模式下的服务。来源:根据公开资料、企业访谈、结合艾瑞统计模型核算。73224246381088163922013021403152736766711051451842724216369531369188333.3%31.7%50.6%70.4%50.7%34.3%37.2%33.4%30.8%28.3%32.6%47.2%38.1%27.0%47.8%54.9%51.3%49.8%43.6%37.6%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16-2025年中国整体 IaaS 及整体 P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整体IaaS市场规模(亿元)整体PaaS市场规模(亿元)整体IaaS市场增速(%)整体PaaS市场增速(%)82022.7 iResearch I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积极探寻新增长曲线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290.5亿元、增速为52.7%。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虽在后疫情阶段迎来回暖,但宏观发展环境的快速变革亦对公有云服务市场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基础云领域(IaaS和PaaS),一方面,音视频和文娱内容的行业热度相较于复工复产前略有衰退,另一方面,泛互联网行业的游戏和在线教育产业面临发展转型。受以上因素叠加影响,占据公有云服务市场主体的泛互联网行业在2021年对市场增长贡献有限。在云应用领域(SaaS),虽然SaaS在近几年市场热度高涨,但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在复工复产后,由于云应用厂商数量远高于能力,“量变未能达到质变”,市场焦点转向买方市场,多数云应用厂商亦面临潜在生存压力。因此,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公有云服务行业需积极探寻多条增长路径以实现行业整体稳定高速增长。注释:公有云服务市场包括IaaS、PaaS、SaaS。来源:根据公开资料、企业访谈、结合艾瑞统计模型核算。8242337609101215002291341749767031963240.3%39.5%80.9%66.0%48.3%52.7%49.2%45.6%41.3%37.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16-2025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速(%)92022.7 iResearch I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行业用户结构泛互联网行业用户已近饱和,保存量与创增量需齐头并进53.9%9.9%6.9%5.5%4.3%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行业用户营收贡献结构泛互联网政务金融工业教育Others由于云服务的互联网属性与泛互联网行业特征天然的匹配性,互联网用户一直是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主导行业客户。从泛互联网行业看,目前,行业内头部企业租用云服务后云厂商更新频率较低,腰部及长尾客户虽然流动性大,但也在固定云厂商间流转。其他中小企业虽数量庞大,但从营收角度对云厂商收入表现贡献有限。因此,泛互联网行业在公有云领域更多是存量空间的维护,公有云厂商依托技术能力的加速迭代和生态能力的持续完善,以巩固泛互联网行业客户的订阅率/续费率。中国互联网行业正经历行业结构调整期,客户的用云贡献率略有下降,公有云市场未来增量空间将更多集中于传统行业。由于传统行业的用云规范更清晰明确,公有云厂商想提高增量空间,首先,在服务模式上,需要由互联网思维转为更切合传统行业习惯的服务模式;其次,要以业务场景为切入点,以业务目标为出发点构建完整解决方案;最后,在渠道触达上更多发挥合作伙伴、生态伙伴的力量,实现对传统行业用户的直接渗透与间接影响。来源:结合公开资料、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9102022.7 iResearch I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传统行业上云及用云习惯支持非公有云市场稳步发展2021年中国非公有云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增速为30.9%。从需求侧看,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传统行业在数字经济建设及产业数字化提速的背景下开始加速上云,且由于传统行业业务的复杂性,行业监管的严格性,单一公有云的形式并不能满足其业务特性,导致多云共存、跨云管理等将长期成为传统行业上云及用云特征。因此,非公有云中的专属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将成为传统行业上云的长期需求。从供给侧看,提供非公有云服务的厂商也开始逐步转变发展策略:综合云厂商持续增强其非公有云解决方案在技术能力上与公有云的连通性,专业非公有云厂商则将非公有云与更多具体业务场景融合提升其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提高生态能力强化其方案的适用性。来源:根据公开资料、企业访谈、结合艾瑞统计模型核算。10279356417601756990135218362519305025.7%27.7%17.0%44.1%25.8%30.9%36.6%35.8%37.2%21.1%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16-2025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非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速(%)112022.7 iResearch I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行业用户结构政务与金融行业客户占据主导,其他行业增长迅速在非公有云领域,政务和金融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占比相交往年,政务占比略有下滑,金融占比小幅提升。在2021年政务行业用云规范以及用云模式均有一定调整,导致政务云厂商在提供相关云服务时根据新规则做出必要调整,延缓了部分项目建设,而金融云则较为有效的延续了往年的成熟模式并伴随金融创新的发展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比。除了上述行业外,工业制造、医疗等行业亦加大在云领域的支出,但两者的用云动机却略有差异。其中,工业制造,更多是围绕业务需要主动上云,云厂商亦根据其业务场景提供了切实的配套解决方案。目前,工业中的头部企业,更偏向于混合云模式,以实现在公有云能力与私有云管理和安全间的平衡,而行业的中小企业则更多偏向于应用公有云。在医疗行业,地方医联体、医共体加速建设,推进整体医疗行业上云进程,但医疗行业上云更多集中在中小规模医院和区县医院,更多以满足政策要求的被动上云,大型综合医院上云场景仍然有限。因此,非公有云市场未来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具备更好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传统行业用户上云痛点,以实现“化被动为主动”。来源:结合公开资料、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1134.3%23.9%12.6%9.5%6.6%2021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行业用户营收贡献结构政务金融工业医疗泛互联网Others122022.7 iResearch I中国基础云服务市场竞争格局(1/2)头部云厂商市场份额略有降低,中后部云厂商增长明显2021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TOP5厂商排名稳定,但互联网背景云厂商市场份额均略有下滑。头部互联网背景云厂商份额变化更多是受被动因素影响:一方面,行业客户的用云需求转变导致其营收增长遇到瓶颈,另一方面,生态、产业园区等领域利润转化模型仍不稳定,规模效益成型仍需时间。在公有云IaaS市场中,头部云厂商由于业务体量庞大,服务行业广泛。首先,在面临业务调整的过程中,市场反馈到实践落地的周期较长;其次,在行业发展的此消彼长间也很难兼顾“业务的全面性”和“增长的全面性”;最后,头部云厂商为争取先发优势,借助能力优势在行业用云萌芽期即开始投入,但受限于行业经验,前提投入并不乐观,部分产品及服务后期转型面临挑战。反观企业产品及服务具备综合性、场景及行业则较为专精性的综合云厂商,则通过观察行业的趋势及头部厂商的市场举措,更灵活和及时地调整其发展策略,以实现取长补短,后发先至。注释:1、排名只包含综合性云厂商,2、排名口径参考文末附录说明。来源:结合公开资料、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1237.8%11.2%11.2%9.1%5.4%4.1%4.0%4.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