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 2022 年中考化学真题湖北省襄阳市 2022 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糖溶解B苹果榨汁C木材燃烧D石蜡熔化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佩带香囊的习俗。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有间隔D分子不可分4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D2H+5凤雏大桥是襄阳一座跨江斜拉索大桥,它使用了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6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7合理饮食,有利健康。下列是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 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A苹果(2.93.3)B玉米粥(6.88.0)C橘子(3.04.0)D番茄汁(3.54.5)8疫情防控,消毒至关重要。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常用戊二醛(化学式 C5H8O2),下列关于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戊二醛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C戊二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戊二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2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10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肥含有氮元素,则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都属于氮肥BC,S,P 燃烧都能放出热量,所以可燃物燃烧都能放出热量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1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MgCl2、NaOH、(NH4)2SO4BBa(OH)2、KNO3、NaClCNaOH、H2SO4、Ba(NO3)2DAgNO3、HCl、NaHCO312烧杯中现有质量为 11.2g 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 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剩余固体中 Cu 的质量为 m1gBAB 段发生的是 Cu 和 AgNO3溶液的反应CC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Fe(NO3)2和 AgNO3Dm2对应的数值为 43.2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肥皂水 活性炭 食醋 甲烷(1)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家里的水壶常有一层水垢,可用 除去。14创建美好襄阳,人人有责。(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填序号)。A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汉江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2)提供优质牛奶和果蔬,保障市民身体健康。蔬菜水果是人体获取 的主要来源(填一种基本营养素)。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分子”)。15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 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坚持“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填序号)。A使用共享单车出行B露天焚烧秸秆C垃圾不分类直接处理16“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北斗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1)如图是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硅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物质丁的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1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钢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很容易生锈。防止铁制篮球架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任写一条)。(2)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3)火星车、空间站、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在航天、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工业上,通常在一定条件下,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 丙(填“”“”或“=”)。(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9小明同学取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图 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 2 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1)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相同气体是 (填化学式)。(2)铝对应的曲线是 B,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其主要原因是 。(3)从图 2 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金属镁对应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A M 点时参加反应的镁锌质量相等实验时取用的镁铝质量可能相等三、综合题三、综合题20基本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不需要的仪器是_(填序号)。A酒精灯B量筒C铁架台D集气瓶(2)如图,向两个充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20mL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立即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的是 瓶(填“A”或“B”)。(3)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 MgCl2、CaCl2)为原料,制取 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1)操作的名称是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 杂质。(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Cl 溶液和 。2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曾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某同学绘制了包括纯碱在内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H 间的关系图(如图)。已知 A 是碳酸钠,俗名叫纯碱,D 和 E 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A 的化学式是 。(2)F 和 D 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B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小文研学旅行时,对“自热米饭”发热包的发热现象感到好奇。返校后,利用化学实验室中已有的生石灰、活性炭、铁粉、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若干种物质自制了一个发热包。发现使用自制发热包时,可迅速升温,还可保温较长时间。小静同学对小文同学自制发热包的成分进行探究。(1)【实验探究】小静取适量自制发热包中的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她认为是固体样品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了热量。为了进一步确认发热包中物质的成分,小静把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 A 和滤渣 B。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步骤取适量滤渣 B 放入烧杯中观察到滤渣 B 慢慢出现红棕色固体,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微热并持续了较长时间红棕色固体是 取适量滤液 A 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中的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适量滤渣 B 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发热包中除含有生石灰外,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 (2)【反思与交流】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共有 种。(3)步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4)发热包中的物质使用前必须 保存,使用后注意合理回收。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4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 CO2转化为清洁燃料 CH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理论上 22gCO2可以转化为多少克 CH4?(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D7【答案】B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1)(2)(3)(4)14【答案】(1)C(2)维生素;元素15【答案】(1)二氧化碳或 CO2(2)A16【答案】(1)14;非金属(2)化合物17【答案】(1)刷漆(2)大(3)18【答案】(1)=(2)丙(3)C19【答案】(1)H2(2)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刚开始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3)20【答案】(1)B(2)A(3)21【答案】(1)过滤(2)CaCl2或氯化钙(3)氯气或 Cl222【答案】(1)Na2CO3(2)置换反应(3)23【答案】(1)氧化铁或 Fe2O3;铁、碳酸钠和活性炭(2)四或 4(3)或(4)密封24【答案】解:设生成的甲烷质量为答:理论上 22gCO2可以转化为 8 克 CH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