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痕-作文教学之我见

举报
资源描述
有教无痕doc-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教学之我见王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良难情绪。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 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 习 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 写 了 从教室到西边。学习 了 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 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1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 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 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 我的XX不如改写成 和XX说说心里话 XX,您了解我吗?等等。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 是2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 中学生语文学习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意林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 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3有教无痕,润物无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梁冰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开放性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成为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有效拓展的界定、策略、原则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以期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课 堂教学有效拓展策略原则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新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越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一节课中,好 的“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会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那么,是否所有的拓展都是有效的呢?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流行的“拓展时尚”开始了冷静的思考,发现拓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一成为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值得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从教学实践从发,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见解。一、拓展的概念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在这种大的教改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拓展是一种必然的教学行为。但有许多教师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的情况,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于是乎,打 着“拓展”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等。所以,有必要对什么是拓展教学做一个概念的界定。时下从网络找到这种定义:“阅读课堂中对文本的拓展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中心点,进行作家、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突破时空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开放性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和谐的、轻松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活动易于展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在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4 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拓展、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可见文本的拓展教学正是具有了这一理论意义的教学方式。当前的拓展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盲目实施、流于形式、设计不当等。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光有理论的指导还不够,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注意方法策略。下面将围绕拓展的能否预先设定来谈谈几种策略。二、拓展的几种策略1、围绕文本积极备课,做好预设性拓展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充分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精心设计必要的文本拓展的环节叫预设性拓展。预设性拓展可以分为制造悬念开讲、渲染情景开讲、巧设矛盾开讲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遨游知识海洋、感受情感世界、碰撞思维火花。预设性拓展按时机还可以分为课前拓展、课中拓展、课后拓展;按内容可分为知识性拓展、语言性拓展、思想性拓展。例如必修 的 十八岁和其他原著共有“十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恋爱”、“青春”五个部分。全文涉及的都是青春时期的人生话题。选入教材时删去第四部分“恋爱”,我们能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但作为文本的解读来说却是一种缺陷。所以在课前准备中应加入对这一节内容的备课,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提出的质疑。六十年代的东东能理解父亲的初恋感受和爱情思考,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学生可以从这些哲理的话语里,触摸到父亲(扬子)年轻时的生命脉搏,品味出父亲(扬子)的苦心和深爱,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份为祝贺孩子生日而准备的严肃沉重的特殊礼物。这一内容就要在备课时作好准备,你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阅读需要和阅读兴趣,可以把它放在课中或课后进行拓展。课前多做一些准备,多一些预测,多几种假设,多想想学生将会有什么反应,这些准备是可预设性的。2、立足课堂及时应变,进行生成性拓展预设性拓展是课前准备好的,是上好堂课的基础,但是课堂的教学如果按老师预设的模式画地为牢,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新颖的思维往往不会出现或者被封杀。课前精心预设的拓展方案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提钳新的问题出现新情况时,教师应及时调整预设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根据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拓展叫生成性拓展。生成性拓展的教学形式在时下的课堂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生成性拓展的呢?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5(1)巧用错误,归谬引申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这些错误中找准豁口,因势利导进行拓展,在对错误的暴露中辨析,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在练习课中有位学生的仿句题出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红杏枝头春意闹传达出年轻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