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8课)(2022秋).docx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学生使用过放大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新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观察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 聚焦部分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是“放大镜”,实现了从使用放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问题指向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探索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通过三种不同功能镜片的比较,从而了解放大镜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活动是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有什么不同,这一活动指向凸度对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影响。研讨环节的三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地思考。拓展部分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制放大镜,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通过活动认识到和放大镜镜片一样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学生知道放大镜的作用,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有一定的兴趣,少数学生还对放大镜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的应用有所了解。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观察过放大镜的结构,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认识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并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 [态度责任]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形成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和对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放大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的活动发现镜片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放大镜。 [学生]1.放大镜、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同直径不同放大倍数的三个放大镜镜片、圆底烧瓶、水、烧杯;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放大镜的使用和作用(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放大镜 1.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 揭示课题:放大镜(板书) 2.提问:你知道哪些地方会应用到放大镜? (预设:珠宝玉石鉴定、学生观察小动物、精密仪器修理、考古文物研究、农林专家研究植物、公安物证检验……) 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放大镜。 3.实践:你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吗? 学生操作演示并介绍使用方法。 (预设:镜动,物不动;物动,镜不动;看到大而清晰的图像为止。) 4.提问:通过观察指纹,你发现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放大镜的作用是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设计意图]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回顾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实现了从 使用放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从关注放大镜作用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 二、探索和研讨:放大镜镜片特点(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同直径不同放大倍数的三个放大镜、观察记录单 过渡:放大镜的这种功能与它的镜片有关,那么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找找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吧! (一)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 1.指导:通过使用三种镜片观察文字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可以用简图或文字来表述镜片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1)分别交流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从侧面观察,这些镜片有什么特点? (2)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和不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有什么区别? (3)这三个镜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研讨: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 (预设: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小结:放大镜镜片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像这样的镜片也叫凸透镜。 (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 过渡:这是三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他们的镜片会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再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探寻答案吧,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1.学生分组观察对比三个放大镜镜片。 (建议把三个镜片一起水平放在平整桌面上,从侧面观察,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 2.交流发现。 概念说明:凸透镜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叫凸度。 3.研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预设:凸度不同) 4.学生用三个放大镜镜片分别观察文字,再进行比较。 5.研讨:镜片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小结: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镜片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究层层递进,研讨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自制一个放大镜(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圆底烧瓶、水、烧杯 过渡: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可以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你想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吗? 1.用圆底烧瓶“自制一个放大镜”。 (1)在圆底烧瓶里用烧杯加满水,透过圆底烧瓶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2)学生制作并检验。 (3)提问:为什么加满水的圆底烧瓶也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 2.提问:你还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自制一个放大镜? (预设:圆柱形玻璃杯、保鲜袋或烧杯装满水;冰块磨成中央厚、边缘薄形状、载玻片上滴水滴、在铁丝圈中滴水……) 小结:只要具有放大镜结构特点的物体都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期待你的创新!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认识到和放大镜镜片一样的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功能。 【疑难解答】 1.如果放大镜没有明确标注放大倍数,怎样快速判断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把放大镜放在写有一行均匀排列字的纸上,数出放大镜直径范围内有几个字(A);再把放大镜提高,直至看到刚才的字放大到最大、最清晰为止,数出此时放大镜直径范围内有几个字(B);A除以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仪器的放大倍数和图像的放大倍数一样吗? 仪器的放大倍数和图像的放大倍数是有区别的,前者对同一放大镜来说是一定的,而后者则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本课所指的放大倍数是指仪器的放大倍数,因此,学生在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比较时,教师需要特别强调观察到的图像必须是“放大而清晰”的。 【教学后记】 2.怎样放得更大 【教材简析】 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但是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本课通过提问“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聚焦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将指导学生制作组合凸透镜(简易显微镜),旨在让学生体验显微镜的发明历程,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制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和肉眼观察的不同之处。然后,通过比较自制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异同,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最后通过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感受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用两个放大镜同时观察物体是缺乏经验和方法的,往往会盲目追求放大倍数而忽略清晰度。生活中,也很少有学生能接触到显微镜,对显微镜是缺乏认识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上下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且两个放大镜的距离不同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科学思维]通过类比分析,理解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以及作用。 [探究实践]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 [态度责任]在自制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教师]两个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 [学生]两个放大镜、印有小字(建议宋体,大小为数值2,内容不限,字数2~4字即可)的纸片、A4白纸、剪刀、胶带、餐巾纸、刻度尺、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印有小字的纸片、放大镜 1.分发印有小字的纸片,观察上面写了什么内容。 提问:用肉眼观察,能看清上面的信息吗?用一个放大镜观察,能看清吗?和肉眼观察有什么区别? 2.讲述:用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勉强辨认纸上写的内容,用一个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字放大了一些,可看起来还是比较累,有什么办法能把字放得更大? 揭示课题:怎样放得更大(板书)。 3.讨论:两个凸透镜怎么组合?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纸片上微小的字,让学生体会到仅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是不够的,需要有能让图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仪器。 二、制作组合凸透镜、认识显微镜:(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放大镜、A4白纸、剪刀、胶带、餐巾纸、作业本 (一)组合凸透镜 1.初步尝试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1)学生两人一组,尝试将两个凸透镜进行组合,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 (2)教师介绍方法(PPT演示),再次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 (3)交流研讨:两个放大镜组合能否让图像放得更大?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提问:我们在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的放大倍数更大,此时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 2.固定两个放大镜的组合 (1)提问:有没有办法固定两个凸透镜,再测量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呢? (2)制作一个纸筒来固定两个放大镜。 (3)再次观察,并测量出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测量时要注意:由于镜框有厚度,可以测量镜框上边缘和上边缘的距离或者下边缘和下边缘的距离)。 (4)研讨: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观察时,组合凸透镜的摆放位置不同会对观察到的图像产生什么影响? (预设:两个放大镜上下平行,且以一定的距离进行组合,才能将图像放得很大。) 3.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一样自己选择的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所得。 (3)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同一个物体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 1.课件出示世界第一架显微镜。 提问:和我们做的简易显微镜进行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 2.出示光学显微镜,结合PPT介绍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3.学生观察比较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结构及其功能。(预设:相同之处包括组成镜片数量都是两个,且都是凸透镜,组合方式也相同;不同之处包括光学显微镜增加了许多其他结构。) 4.研讨: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哪个部分?(预设:组合凸透镜主要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其中位于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则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