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重点县农田水利工程初设(代可研)

举报
资源描述
1综合说明 4 1.1 绪言 4 1.2 项目区概况 4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6 1.4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8 1.5 工程地质 10 1.6 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10 L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 12 1.8 工程占地 19 1.9 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 19 1.10 节能设计 20 1.11 工程建后管理 21 1.12 设计概算 22 1.13 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22 1.14 结论及建议 22 1.15 工程特性表 24 2项目区概况 25 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5 2.2 地形、地貌 25 2.3 气象 25 2.4 灌溉水源 26 2.5 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 26 2.6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26 2.7 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26 3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 28 3.1 项目区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8 3.2 灌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8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0 3.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3 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35 4.1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 35 4.2 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 44 4.3 灌溉水质分析 49 4.4 结论 49 5工程地质 50 5.1 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 50 5.2 渠岸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处理措施 51 5.3 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及可利用状况 51 5.4 结论与建议 51 6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53 6.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53 6.2 工程总体布置 53 6.3 工程设计 55 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 61 7.1 建设管理 61 7.2 施工组织设计 64 7.3 施工进度 70 7.4 竣工验收 70 8工程占地 72 8.1 工程用地范围及实物指标 72 8.2 移民安置 73 8.3 补偿投资概算 73 9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 78 9.1 水土保持设计 78 9.2 环境保护设计 79 10节能设计 81 10.1 概述 81 10.2 节能设计依据 81 10.3 施工期节能设计 82 10.4 节能效果综合评价 83 11工程建后管理 84 11.1 项目区管理改革 84 11.2 建后管护制度 85 11.3 落实管护经费 86 12设计概算 88 12.1 工程概况 88 12.2 编制依据和原则 88 12.3 工程概算 91 12.4 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92 13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93 13.1 效益分析 93 13.2 国民经济评价 94 13.3 结论及建议 95 1综合说明 1.1 绪言 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号召,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依据《钦州市钦南区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 (修编)的批复(钦南政函[2011]129号)文件,将钦灵灌区荷木灌片西干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工程纳入钦州市钦南区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予以实施。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1.2 项目区概况 1.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距离久隆镇约15km,距离钦州市区34km。项目区由东北往西南向呈长条状分布,东倚钦陆一级公路,西临连绵山脉,南至久隆镇、北至荷木水库。经度范围:108。43,00〜108。50,36",纬度范围:22°03'16"-22°07'30"o 1.2.2 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势较开阔,地势坡度均在15°以下,区内分布有较多独立缓坡山丘,总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1.2.3 气象 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22.0C,年极端最高气温37.5C(1990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0.9C(1967年1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08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约为1770h;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9m/so 1.2.4 灌溉水源 本项目区属于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范围,灌溉水源为中型水库荷木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70km\水库总库容2238万n?,兴利库容1084万n?,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近年来实灌面积0.8万亩,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n?/s,总长22km。 1.2.5 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 项目区属于久隆镇辖区,久隆镇位于钦州城区东北部,距钦州市区19km,总人口3.93万人,劳动力1.5万人,耕地面积5.3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 126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1.2.6.1 交通设施 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 1.2.6.2 水利工程设施 荷木灌区已衬砌总干渠0.57km,西干渠全段22km,东干渠3.1km。项目区内支渠、斗渠、农渠主要为土质渠道,渠道运行多年,淤积、崩塌严重,影响过流能力,渠道水利用系数低,土质支渠、斗渠、农渠总长度约为32km。 1.2.6.3 电力设施 项目区所在的各村均布置有完善的电力网络,进村主干线路为10KV,每个村屯都配备有变压器,电力充足,完全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电力要求。 1.2.7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耕地面积3.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近三年来水田种植水稻,旱坡地种植甘蔗、木薯等,水稻亩均产量550kg,亩均产值1460元,旱坡地甘蔗亩均产量5000kg,产值1750元。项目区内渠系多为土渠,且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多年,工程老化、渗漏、崩塌十分严重,加之工程管理投入不足,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水毁工程多,导致工程效益逐年减少。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43,灌溉水利用系数0.36。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1 灌区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状灌区渠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大部分渠道未进行防渗衬砌,渠道渗漏损失大,过流能力降低,有些渠段甚至不通水。 荷木灌区自建成以来,历经近五十年的运行使用,虽然管理单位每年都进行渠道检查与维护,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造成维修、维护不到位。目前灌区共有干、支、斗渠道24条,总长92.5km,现状实际通水渠道长度仅为40.5km,共有52.0km渠道属自然的土渠状态,未进行过任何形式衬砌的土渠渠道,经过长期运行,渠道冲刷变形严重,宽窄不一,大部分渠道比原设计断面扩宽不少,但由于沿途坍塌、淤积严重,以及局部渠段堤身渗漏水严重,致使渠道的输水效率低下。经2010年典型测流计算,那荷木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6。 (2)渠道及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不全或毁坏、破损严重。 由于干渠以下渠道配套不完善,附属建筑物不全,大部分斗闸门毁损,造成灌区串灌、漫灌现象较多,水量浪费严重。 渠道上的分水闸等启闭设备大部分已损坏失效,闸门启闭失灵,止水橡胶老化脱落,闸板边角缺损,部分闸门框架钢筋出露锈蚀,严重影响用水调度,浪费水资源,增加了工程的管理难度。 主渠道上随意设置斗口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群众图方便灌溉自行开设,这类斗口无闸门控制,渠道用水调度及管理十分困难,串灌漫灌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已老化残旧,严重影响了灌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供水量,实际过水流量只能达到设计的50〜70%,灌区渠系附属建筑物现状已不能满足灌区运行管理的需要。 (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管理薄弱。 工程由于自身质量及老化原因,年年都有部分受损,加固维修工程量大,仅靠水费收入和职工力量难以维持。由于水价偏低并难收,导致管理费用不足,使得部分灌区管理措施无法实施,有部分工程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工程难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历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安排-•些农水项目维修,但由于每年的配套维修任务多,资金缺口很大,只能处理影响通水的坍塌、损坏渠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积月累,灌区灌溉效益日益下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 由于灌区工程存在上述的问题,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导致近年来灌溉面积逐渐减少,灌区内部分耕地因无水灌溉而被迫改种旱作物,或变为产量较低的“望天田”,工程的灌溉效益逐年下降。 1.3.2 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项目区内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近几年,项目区出现了秋冬春季连续干旱气候现象,更加突出暴露了项目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灌溉设施滞后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开展重点县建设,国家加大对已实行体制改革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支持受益群众搞好水利维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达到高产、稳产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区渠系工程多年运行,年久失修,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供水能力降低, 致使灌溉面积逐年下降,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使耕地大部分由保水田变成望天田,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进行维修建设与渠系改造,恢复和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可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供水能力363万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6.4万元,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人均增收296.81元。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1.3.3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通过硬化渠系工程,渠道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顺畅,渠内的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面积将显著减少,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对提高灌区水源的水质、保障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渠道水量的渗漏损失,可防止耕地沼泽化,对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和水环境平衡具有明显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旱地、荒地将开发成水田、蔗园等,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总之,通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1.4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1.4.1 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