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以成都大学生为例

举报
资源描述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 ——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 目录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 1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1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情况分析 5 三、新媒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7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19 五、解决新媒体运用中的问题及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树立科学政治观的具体 对策 21 附件一:试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 26 附件二: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30 附件三:新媒体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3 附件四:浅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37 附件五:浅谈如何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41 附件六: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反思与构建 44 附件七: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杳报告一一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初期) 48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48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情况分析 48 三、我国新媒体在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54 四、如何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55 附件八: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查问卷(I) 57 附件九: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查问卷(II) 59 附件十:问卷分析一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查问卷(I) 61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 ——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调研组①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新媒体诸如手机、短信、微博等在大学里广泛流传,它们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价值观包含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方面,内容广泛,因而我们科研团队本次主要研究其中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演变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不同时期的政治价值观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新媒体的使用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时大学生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意识、政治价值评价标准、政治价值取向等政治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寻求有效措施让新媒体发挥正面价值,帮助大学生构建符合大学生身份特点的科学的政治价值观,在学院董朝霞副教授的指导下,四川师范大学第九批学生科研项目“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的成员林解惠、穆建梅、刘丽等同学通过对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大量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的相关资料,形成该报告。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新媒体的含义 作为一种工具,媒体的物质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早的口语媒介、原始壁画、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纸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书籍的产生、近代新闻报业的兴盛、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壮大,直到现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媒体的崛起, ”调研组成员:林解惠、穆建梅、文I丽、陈晓倩、欧阳、练厚贤 调研组成员系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11级本科学生 媒体的形态处于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演化的历史中。因此,“新媒体”并非一个科学的概念界定,只是在与“旧媒体”的对比中产生的时间性概念,例如广播、电视相对于印刷媒体是旧媒体,但相对于网络媒体便是“旧媒体”。在媒介发展历史中,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技术更新迅速的今天,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外延更是不断的扩展。仅以网络新媒体为例,在短短几年内,博客、播客、维客等新媒体就不断问世。在信息时代,不仅是技术变革和物质形态的变化可以产生新媒体,新的软件开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推出都可称之为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肯定,今天的新媒体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次科研创新研究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从技术上界定,新媒体是指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的种类非常繁杂,目前收到较多关注的新媒体不下几十种,包括网络电视(webTV)、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 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频(各种大屏幕)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服务方式。 (二)价值、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有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而我们科创团队在第二轮的研究中着里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1 .价值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关系范畴,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于社会、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 2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基本价值中关于信念、信仰、理想等诸多思想观念的总和,是特定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是衡量事物价值,评判好坏的内在标尺。② 价值观对人们的生活目标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们的道德品行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价值目标和发展道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学业观、政治观、道德观、爱情观等方面。价值观工张新福.青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 对于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从来不做解答,对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也不进行具体的揭示,不对客观对象的未来趋势做好预测。价值观只是能动的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的作用。价值观的反映不会因人们是否自觉意识到而变化,价值观表达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标准和评判,如:是否值得,是否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怎样的,总是通过直接或内隐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从而表达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和态度,指引人们在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目标、步骤上做出一定的选择,达到价值的体现。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理解层次来对价值观进行认识和把握。首先,价值观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体现了主体的利益、态度、追求、情感等方面的诉求,明确了主体实现个人目标和利益所需的活动方式和能力等特征,它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什么和实现什么的方式体现的一种人的精神目标系统,这是价值观的实质。从价值观的功能来看,价值观是主体用于度量事物好坏和利益得失的天平和量尺。就人的主体而言,价值观承载着每个人生活幸福、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思想追求、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从其评判结果对人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来看,价位观也存在正确与错误。另外一个方面,价值观还作为判断好坏的标准和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它本身也有正误好坏之别。所以只有健康、积极的、科学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主体健康地生活,全面发展,而不端正的价值观则会将人的发展引向偏辙,越行越远。如果将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的话,价值观是在人和社会思想系统中较深层次的、比较平稳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 3 .政治价值观 在政治价值观的定义和表述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讲,政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取向,这种态度和行为取向主要基于政治系统、政治事件以及政治活动。人们的政治角色、政治态度、政治决策和判定和选择都由政治价值观决定。引申来讲,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政治价值观就是政治体制和政治活动的观点和看法,是对政治现实和理想的基本评价与行为取向。③ e)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是社会政治现实的反映,当代大学生跟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伴随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当代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他们自身政治价值取向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传统的规范,而是更多的强化与外界 ;,刘彤,柏维春.论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兼议我网政治文化的研究取向[J].政治学研究.1996(1):15.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凭借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政治价值观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 .政治价值本质观 政治价值本质观,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准确的掌握政治价值其它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要对政治价值本质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因为这是大学生认识政治价值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背景下,会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青年一代大学生如何在多样化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影响下坚定立场,努力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是首要的一项目标任务。 而科学的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是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价值本质观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在多样化的政治价值观影响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政治识别能力,能够识别和判断不同的政治价值表现形式,增强抵御和防范不正确政治价值观的能力和水平。其核心主要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他们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与实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政治价值观念,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的社会责任感等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高祖国的国际地位等的重大意义;对推动我困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培养社会主义全面人才的重要意义。 2 .政治价值目标观 要把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目标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当中,努力实现政治活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把理想的政治状态与目前现实存在的政治状况统一起来;把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价值目标与目前政治奋斗价值目标统一起来;把政治活动的目标与多样性目标统一起来等;把自己政治价值根本目标与政治价值具体目标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深入掌握国家政治价值目标,并将这个目标与个人的政治价值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好个人的政治价值目标、感情目标、政治行为目标。 3 .政治价值标准观 作为大学生对政治实际及政治态度评价的基本尺度,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念更多趋于现实与实用主义,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是理想少,实际多,抽象少,具体多;当前多于未来,现实多于信仰。这种活动是涉及现实政治利益的政治价值选择自主活动,而明显与20世纪50、60年代所体现的忘我遵从活动存在差异。然而,这种政治价值观标准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实性的问题一般比较极端化。对大学生进行标准观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方法和策略。把握政治对它们需要满足结果的社会反应,是否对历史进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人类前进等有利,是政治价值的社会主体需要满足社会效应标准。这样,以使大学生在认识阶级、政党、国家、地区、国际社会等政治活动时,紧紧把握住这一价值标准。引导大学生对政治满足人的政治击要的价值标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二是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程度,三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产生的政治价值观影响的认识。 参与问卷调查的400名大学生,所在学校涉及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涉及会计与审计、广播电视新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地质、人力资源与管理、经济学、电子信息科学等多个文理科专业。其中,发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