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专职教师招聘 冲刺题(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09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专职教师招聘 冲刺题(二)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判断题我们常用“指鹿为马”来形容反复无常的人。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错误。解析:‘‘指鹿为马”源于《史记》中赵高与秦二世的典故,赵髙为试验朝中大臣是否顺从他的意 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后人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_____ 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 B: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C: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 D: 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以B项正确。 第2题所属考点-《刑法》 3、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能反映期货合约(futures)与远期合约(forwards)差异点的是_____。 A: 期货合约的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 B: 远期合约交易一般规模较小,较为灵活 C: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易于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 D: 期货合约的交易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完成的,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种类、数量、价格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期货合约(futures)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A选项为期货合约的定义,不是期货合约和远期合约的差异,故本题选A。本题相关知识点:1.远期合约(forwards)指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起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数量的相关资产。2.期货契约与远期契约的差异交易地点:前者在OTC,后者在集中市场。交割方式:前者由买卖双方自行议定标的物的交割方式、 数量、品质、时间、地点,后者由交易所决定,并标准化标的物的交割方式、 数量、品质、时间、地点。价格议定:前者由买卖双方自行议价,后者在交易场内公开竞价。契约执行方式:前者大部份以现货交割,后者大部份以反向冲销平仓了结期货部位。结算方式:前者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后者由结算所或结算公司负责结算。交易之信用风险:前者由买卖双方自行承担违约风险,后者由结算所担保期约的履行。结算所介入,担任买方的卖方、卖方的买方,并承担违约风险,保证期约的履行。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_____。 A: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B: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D: 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是最凶恶的敌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是我们的革命对象,是我们要联合的阶级,A错。故本题答案为B。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 A: 兵民是胜利之本 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八七会议”于1927年8月7E1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故本题选D。 第5题所属考点-《毛概》 6、判断题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题干中“理在事先”指在物质世界之前就有客观的“理”存在,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社区工作者在接待居民、开展话题后,应把说话维持在居民可以_____,双方对话的层次也可以随着情景和兴趣逐步提升。 A: 学习的水平上 B: 了解的水平上 C: 争论的水平上 D: 敏感的水平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展开话题在取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迅速进入热身阶段。热身阶段最主要的是让居民松弛,因此,这时候要避免直接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是要提一些较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借此把说话维持在居民可以了解的水平上,双方对话的层次也可以逐步提升。故本题答案选B。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单选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先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即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_____。 A: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B: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C: 实践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 D: 认识必然与实践同步进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来,B、D错误。A项未体现。把思想搞对头是指正确的认识,所以正确答案为C。故本题选C。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选题以下关于公文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上行文和下行文都应标注签发人姓名 B: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 C: 发文机关署名须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D: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故本题答案选A。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由_____提出来的。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陈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956年9月,陈云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个体经营为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辅。这一思想为大会所接受,其基本点被写进了大会的决议。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基本的联盟是_____。 A: 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 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 工农联盟 D: 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第二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也是重要的。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故本题答案选C。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_____。 A: 迅速向下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 B: 迅速向上风方向或低坡地段转移 C: 迅速向下风方向或低坡地段转移 D: 迅速向上风方面或高坡地段转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该迅速向上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甲某欠乙某1千元钱,甲某以4辆自行车抵押给乙某,并签订合同。次日,甲某、乙某去有关部门办法抵押登记手续,由于两人疏忽,漏登记2辆。下列对本案中的抵押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2辆自行车 B: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4辆自行车 C: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不可以对抗第三人 D: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可以对抗第三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易错项为 A答案B。抵押效力自合同成立时成立,只是登记后可以对抗第三人。本题中,合同意思基于双方共识,合同成立,标的物为4辆自行车,其中登记的2辆可以对抗第三人,没有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故选B。 第13题所属考点-《民法》 14、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_____。 A: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 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C: 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D: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D。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具有能动性的活动。大猩猩虽然会使用工具钩食白蚁,但是完全是出于动物本能,缺少意识性、目的性。所以不能认为这是实践。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的结果,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过失 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过失 C: 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过失 D: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 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过失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答案】CD。解析: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 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由此可知,CD『 确。AB两项是对犯罪故意的表述。故本题答案选CD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公文写作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有544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多于91.8%的人感觉年轻人普遍热衷当领导,其中47.8%的人觉得“很普遍”。为什么年轻人热衷当领导?调查显示,80.2%人觉得这是因为当领导有更大的权力和利益,73.6%的人认为这是社会“官本位”的思想作祟,52.8%的人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人往高处走。2.近日,某机构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湖南某中学图书馆职工周XX说,现在媒体经常炒作“少年成功”的案例,有一本书就叫《成功要趁早——教你30岁前如何挣够500万》。这似乎在告诉当下青年要赶紧上名校,赚大钱,抓权力,这样才是成功。“趁早”心理在哪些地方表现最为明显?调査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赚钱”(75.7%)、“出名”(59.5%)、“买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