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推荐…………………………………………………
第二章 清 热 药
一、概念: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二、作用、适应证、分类
1、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证—清热泻火药。
2、清热燥湿:湿热证—清热燥湿药。
3、清热解毒:热毒证—清热解毒药。
4、清热凉血:血分实热证—清热凉血药。
5、清虚热:虚热证—清虚热药。
三、配伍规律
1、表热与里热同时存在,先表后里,若里热较盛,表里同治
2、里热兼体虚—配补益药
3、里热兼积滞者—配泻下药
4、气分热兼血分热—气血两清
四、使用注意
1、大苦大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慎用。
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故阴虚者慎用。
五、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药具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又有消炎、解热、镇静降压等作用。有些清热药并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解蛇毒、抗肿瘤、利胆保肝、降低谷丙转氨酶等作用。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一、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多苦寒或甘寒,具有清热泻火作用。
二、作用适应证
清热泻火
1.气分实热证:大热、大汗、大渴、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便干、苔黄。
2.脏腑实热证:肺热咳嗽、胃热口渴、心烦不眠、肝火目赤等。
★ 石 膏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分布于全国各地。
炮制:生用或煅用。生石膏:性味大寒,善清气分实热;煅石膏:又称熟石膏,煅制后寒性已降,多供外用,具有生肌敛疮之功。
饮片:呈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常附有青灰色或淡黄色片状杂质。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泻火,除烦止咳:
(1)气分实热证。知母、粳米等,如:白虎汤。
(2)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疹。 白虎汤加玄参、水牛角,如:化斑汤。
(3)肺热喘咳。 麻黄、杏仁等,如:麻杏石甘汤。
(4)胃火牙痛。 知母、牛膝等,如:玉女煎升麻、黄连等,如:清胃散。
※ 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证之要药。
2.收湿敛疮(煅石膏):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创伤久不收口及湿疹。煅石膏研末外用。
【用量用法】 15~30克,大量可用到180~240克。宜打碎先煎。内服用生,外用宜煅。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含量不少于95%。尚含一些微量元素如钛、酮、铁、铝、银、锰、镁、钠等。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本品可能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亢进而产生解热作用,同时由于发汗中枢被抑制,故退热而不发汗,尤适用于高热,解热作用较持久。
2、煅石膏外用能收敛粘膜,减少分泌。
3、促进胆汁排泄、降血糖、降血脂。
【临床应用】
(1)治疗牙痛:生石膏45克,细辛4.5克,水煎服.治疗风火牙痛14例,胃火牙痛24例,全部治愈.
(2)治疗烧伤:将生石膏细粉装入纱布袋内,均匀的撒布于疮面上,共治疗53例,治愈51例.
★ 知 母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以河北易县产品最佳,称西陵知母。
炮制:生用或盐水炙用。
饮片:药材呈略扁圆的长条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饮片切成薄片,断面黄白色。气特异,味甘而微苦,嚼之带粘性。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清热泻火:
(1)气分实热证。配伍石膏、甘草等,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配伍瓜蒌、贝母等。
(3)胃火牙痛。配伍石膏、牛膝等。
2.滋阴润燥:
(1)阴虚燥咳。贝母,如:二母散。
(2)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黄柏、熟地、山药等,如:知柏地黄丸。
(3)消渴症 。配伍天花粉,葛根。
(4)肠燥便秘。配伍麻子仁、当归。
【用量用法】 煎服,6~12g。清热泻火宜生用,滋肾宜盐炒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滑肠,脾虚便溏者忌用。
【化学成分】 主含知母皂苷。
【药理作用】
1、具有解热。
2、降血糖。
3、抗炎、利尿、祛痰、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
(1)老年干燥综合征:知母、黄柏各20g,熟地15g,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各10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24例,总有效率91.6%。
(2)抑郁症:知母百合汤,每日3次,每服均250ml。结果:临床6例患者,平均每人服9剂,全部治愈。
据目前报道,知母在老年干燥综合征、抑郁症、前列腺肥大症等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
●石膏知母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共同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
异同点:知母有滋阴作用,可用于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及消渴等症。长于滋阴降火,清中有润,用于里热而津已伤者。
生石膏长于清气分实热,清中有散,透散气分邪热,用于里热而津未伤者。煅石膏尚具有收湿敛疮之功,用于水火烫伤及疮疡不敛等证。
☆ 芦 根
首载于《名医别录》
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炮制:生用。
饮片:药材略呈压扁的长条圆柱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纵皱纹,切断面中空。无臭,味甘甜。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生津:热病伤津之烦热口渴。配花粉.知母、生地。
2.除烦止呕:胃热呕吐。配伍黄连、竹茹等。
3.清肺热:
(1)肺热咳嗽、痰稠而干。配伍黄芩、栝楼等。
(2)肺痈咳吐脓痰。配伍薏苡仁、桃仁。如:苇茎汤
4.利尿:(1)热淋涩痛。(2)麻疹透发不畅。
【用量用法】 干品15~30克,鲜品30~60克。鲜芦根清热生津利尿之效佳,干芦根则次之.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芦根为芦苇的地下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地上嫩茎。二者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液,而苇茎则长于清肺热,略有侧重。现药房多不备苇茎,而以芦根代之。
【临床报道】
治疗肺脓疡 :单味干芦根300克,文火煎2次,取汁约600ml,分3次服完,疗程1~3个月,治疗期间禁食咸辣煎炒食物,一般治疗7天即见效,共治疗8例,年龄为13~58岁,病程1~3个月,均经胸片或透视及胸腔穿刺确诊。其中3例系经用抗生素结合抽脓治疗后病情加重,而改用本法。另外5例则因经济困难而使用本法。8例患者服用干芦根前,每日咯脓臭痰量均在100~200ml之间,服药后痰量明显减少,30~40天后咯痰基本消失,均获痊愈。
☆天 花 粉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名天花粉。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日本栝楼的干燥块根。产于我国南北各地,以河南安阳一带所产者质量较好,多为栽培品种。
炮制:生用。
别名:栝楼根、瓜蒌根
饮片:饮片切成横切片和斜切片,断面白色或灰白色,质坚硬,富粉性。无臭,味淡而微苦。以块粗大,质坚硬,粉性足者为佳。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生津:热病津伤之口渴及内热消渴。配伍葛根、知母、五味子等,如:玉液汤。
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配伍沙参、麦冬等。
3.消肿排脓:痈疮肿毒。未溃、已溃均可应用。配伍金银花、穿山甲,如:仙方活命饮。
【用量用法】 煎服10~15克。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反乌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含淀粉(占25.2%),皂甙,多糖类,氨基酸类,酶类和一定量的蛋白质。从瓜蒌根新鲜汁中得到一种对中期引产有效地蛋白质命名为天花粉蛋白;从瓜蒌根中还分离出有强烈堕胎作用的蛋白质以及具有引产、免疫抑制和抗肿瘤活性的蛋白质。
2、药理作用:
(1)具有致流产和抗早孕作用:天花粉蛋白致流产系70年代发现的,它作用于胎盘,能使绒毛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促使胎盘激素下降和胎儿死亡。同时,由于蜕膜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发生宫缩而流产。提取天花粉蛋白制成注射液肌注,常用于中期引产,还可用于死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
(2)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抗肿瘤作用。
(3)具有降血糖作用。
▲ 竹 叶
首载于《名医别录》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的干燥嫩叶。卷而未放幼叶,称竹叶卷心。
炮制:生用。
别名:淡竹叶。
饮片:叶片披针形,表面浅绿色黄绿色。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应用】
1.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热病津伤之烦热口渴。
2.利尿: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生地黄、甘草,如:导赤散。
竹叶卷心更长于清心火。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之神昏谵语等症。
【用量用法】 煎服10~15克。
▲ 淡 竹 叶
首载于《本草纲目》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叶。
炮制:生用。
别名:竹叶麦冬
饮片:叶片披针形,有皱缩卷曲,表面浅绿色黄绿色。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应用】
1.清热除烦:热病津伤之心烦口渴。
2.通利小便: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之热淋涩痛。
【用量用法】 煎服10~15克。
▲ 莲 子 心
首载于《食性本草》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的干燥幼叶及胚芽。
炮制:生用。
饮片: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肾肠经。
【功效应用】
1.清心安神:高热神昏。配麦冬等。如:清宫汤。
2.涩精止血:心肾不交之失眠、遗精及吐血。
【用量用法】 煎服10~15克。
☆ 熊 胆
首载于《新修本草》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汁。现多人工引流熊胆粉。
采收有猎熊取胆与活熊取胆法两种。以往猎熊取胆多在冬季猎取,有经验的猎人,常将熊激惹至狂怒时然后捕杀,立即取胆,此时胆汁充足,品质最优,但此种方法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目前我国多采用活熊取胆法:首先将熊麻醉,并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严格消毒后,施胆囊造瘘术,术后穿上铁甲衣,并将引流管同胆汁瓶相接固定于铁甲衣内。术后每经24小时即可取胆汁1次,时间在下午3时为宜。取胆汁时,用铁钩将熊铁甲衣勾到笼子旁边固定,取出铁甲衣内的胆汁瓶,再换放另一胆汁瓶(胆汁瓶系只能流入,不能逆流的特制瓶)。将取出的胆汁瓶内的胆汁,倒入容器中,置40度温箱中4~5天,干后收藏。熊胆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
炮制:生用。
药材:干燥胆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有光泽,颜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味苦回甜者,习称“金胆”;黑色,质建而脆者,习称“墨胆”;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称“菜花胆”。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熔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以金黄色透明光亮,味苦回甜者,习称“金胆”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解毒:痈疮肿毒、痔疮肿痛。
2.息风止痉:惊痫抽搐。如小儿急惊风。化水服。
3.清肝明目:肝热目赤。外用点眼。
【用法用量】 内服1~2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化学成分】
主含胆汁酸类,其主要成分为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