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推荐…………………………………………………
口服降糖药物
一、药物分类: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DPP-Ⅳ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而增加GLP-1增加胰岛
素分泌的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似物。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噻唑烷二酮类:改善胰岛素抵抗。
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种类
类别
代表药物
降糖机制
磺脲类
美吡哒、达美康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格列奈类
诺和龙、唐力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双胍类
二甲双胍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内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
α-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倍欣
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物质和蔗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主要在肠道起作用,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噻唑烷二酮类
文迪雅、艾可拓
改善肌肉与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Ⅳ抑制剂)
西格列汀
GLP─1是由肠道细胞分泌的贺尔蒙,它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让胰岛细胞重生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但是它可以被DPP-Ⅳ分解失去降糖作用,DPP-Ⅳ抑制剂正是一类使DPP-Ⅳ失活无法分解GLP-1的药物。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
拉鲁肽
GLP-1可呈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还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可能发挥心肌保护等有益作用。
二、具体药物:
(一)磺脲类:
1、第一代磺脲类:
①甲磺丁脲(tolbutamide,D860):临床上基本不用。
②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临床上基本不用。
2、第二代磺脲类:
①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其作用强度为甲磺丁脲200倍,因此所用剂量明显减少。同甲苯磺丁脲,但降糖作用较强。①促进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先决条件是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②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减少;③也可能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能主要通过受体后作用),因此,总的作用是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24h内从尿中排出50%,作用可持续15~24h。
慎用情况:
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人。2.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并进行眼科检查等。1.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证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孕妇不宜服用。2.本类药物可由乳汁排出,乳母不宜服用,以免婴儿发生低血糖。老年病人及有肾功能不全者对本类药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本品降血糖作用相对较强,不宜用本品,可用其他作用时间较短的磺酰脲类降糖药。
注意事项:
1.少数病人有胃肠道不适、发热、皮肤过敏及低血糖症状,应减量或停药。
2.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3.严重代偿失调性酸中毒、糖尿病性昏迷、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以及青年、儿童病人和妊娠者不宜应用。
4.此药有轻度利尿作用。
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妊娠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不良反应:
偶见腹或胃部不适,发热,皮肤过敏,低血糖,应减量或停药.有胃肠道不适、发热、皮肤过敏、血象改变等。使用剂量不当,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特别是服用过量时,有致死的危险,应及时纠正。格列本脲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过敏性血管炎。本品有肝脏毒性,并且是与用药剂量相关的。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为无黄疸性或细胞溶解性肝炎、胆汁郁积型黄疸,其症状易于与病毒性肝炎混淆。
副作用:
格列本脲又叫优降糖,是一种降糖效果明显的西药,但是由于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因此许多患者不适合服用这种口服降糖药。尤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格列本脲更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大量地服用格列本脲,最终会造成病人的低血糖和肾病,甚至导致死亡。另外,诱导患者服药时不需要控制饮食,也会导致病人死亡。
按照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糖尿病还无法根治,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特效药。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药物的相互作用:
本品不宜与水杨酸类、磺胺类、普萘洛尔、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青霉素、丙磺舒、保泰松、吲哚美辛、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甲氨蝶呤等合用,合用会增强降血糖的作用,引起低血糖反应。氯霉素、香豆素类、强力霉素、肌松药非尼拉朵(fenyramidol)、保泰松、丙磺舒、磺胺苯吡唑等能抑制磺酰脲类的代谢和排泄,延长降血糖的作用。
水杨酸类、磺胺类与磺酰脲类竞争血浆蛋白结合,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水扬酸类和抗抑郁药、苯环丙胺可以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增加葡萄糖的氧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上述各类药物均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磺酰脲类,特别是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可以抑制肝脏的乙醇酶的降解,导致心动过速、头痛、心绞痛和皮肤反应。
与酒精同服时,可以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而且可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脉率增快、血压升高;小量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ate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造成此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
氯霉素、胍乙啶、胰岛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保泰松、羟保泰松、丙磺舒、水杨酸盐、磺胺类与本品同时用,可加强降血糖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素可增加血糖水平,与本类药同用时,可能需增加本类药的用量。香豆素类抗凝剂与本类药同用时,最初彼此血浆浓度皆升高,但以后彼此血浆浓度皆减少,故需要调整两者的用量。
②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
药效药动学
促进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先决条件是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减少;也可能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能主要通过受体后作用)。
因此,总的作用是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吸收较快,口服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T1/2为10~12小时,主要经肝代谢失去活性,第2天可排出98%。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4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87%,作用维持时间为24h,血清半减期为10~12h。本品大部分在体内经肝脏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给药后1日内59%随尿排出体外,少量随粪排泄,5日中95%经肾排泄。
药理作用
本品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强度介于甲磺丁脲和优降糖之间。本品主要对胰腺的直接作用,促进Ca++向胰岛β细胞的转运,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也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代谢作用,从而降低血糖。
此外,本品能抑制血小板中花生四烯酸从磷脂中释放,从而减少血栓素(TXA3)的合成,对多种凝血因子(如Ⅴ、Ⅷ、Ⅺ)也有抑制作用,并能增高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的水平,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动物实验还发现本品可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肪酸的水平。
适应症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胰岛B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用于成年后发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且无酮症倾向的轻、中型糖尿病。还能改善糖尿病人眼底病变以及代谢、血管功能的紊乱。可与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于单用不能控制的患者,与胰岛素合用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不良反应及治疗
偶有轻度恶心、呕吐、上腹痛、便秘、腹泻、红斑、荨麻疹、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大多数于停药后消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磺酰脲类药过敏者禁用。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及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特别是水杨酸盐)、磺胺类抗菌药、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苯二氮、四环素、氯霉素、双环己乙哌啶、氯贝丁酯、乙醇等药合用时,剂量应减少,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与抗凝血类药物合用时,应经常作有关凝血检查。本药剂量过大、进食过少或剧烈运动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与噻嗪类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制剂合用可能减弱本品的降血糖作用。与氯霉素、双香豆素、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氯贝丁酯和磺胺苯吡唑等能抑制本品的代谢而增强降血糖作用,甚至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阿司匹林、保泰松、磺胺苯吡唑能和本品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从而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与非甾体抗炎药(特别是水杨酸盐)、磺按类抗菌药、香豆素类抗凝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苯二氮卓类、四环素、氯霉素、双环己乙哌啶、氯贝丁酯、乙醇等药合用时,用量应减少。
用法用量
口服开始80mg,早餐前或早餐前及午餐前各一次,也可40mg,一日3次,三餐前服,必要时7日后每日量增加80mg。一般每日剂量80~240mg,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320mg。制剂与规格:格列齐特片80mg。口服,一次80mg,开始一日2次,连服2-3周,以后视病情增减药量,一日剂量范围80-240mg。可致血象改变。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幼年型糖尿病,伴有酮症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等均需注射胰岛素,不能单用本品。
口服之后,每日160mg,一般开始每日80~160mg,以后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240~320mg,分2~3次服。胰岛素改用本品者,如原剂量较大(约20~30IU)则第1日将胰岛素减半,加服本品,以后视病情逐步减量。服药期间宜定期复查血糖和尿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作用与用途
为第二代口服磺酰腮类降血糖药,口服后2—6小时达高蜂,t1/2约10—12小时,主要由肾排出。对成年型糖尿病人有降血糖作用,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浆比粘度,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甲皱微循环。
此外,实验证明,本品有降低胆固醇蓄积,减少主动脉三磷酸甘油脂和脂肪酸的血浆浓度。因此两者结合,既可治疗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可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者或伴有血管病变者。
注意事项
1、妊娠妇女禁用
2、服用本药期间应经常检查血象
格列齐特
3、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4、幼年型糖尿病、伴有酮症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等,均需要注射胰岛素,不能单独应用本品。
③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哒)
药理作用
格列吡嗪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主要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尤其是促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还有增强胰岛素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浓度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并可改善高脂血症,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总胆固醇中比率;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因而对血管病变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①促进胰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先决条件是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②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