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产品研发公司质量管理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农药产品研发公司 质量管理规划 x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4 二、 市场规模 6 三、 必要性分析 11 四、 服务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11 五、 服务质量形成规律 19 六、 服务质量形成模式 22 七、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5 八、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内容 31 九、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 34 十、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5 十一、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42 十二、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 45 十三、 ISO9000族标准的作用 47 十四、 采购供应的质量管理 49 十五、 采购供应的质量职能 59 十六、 工艺准备质量管理 62 十七、 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内容 70 十八、 设计与开发的质量职能 74 十九、 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内容 77 二十、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82 二十一、 质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86 二十二、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87 二十三、 质量管理之理论观 98 二十四、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109 二十五、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112 二十六、 公司简介 115 二十七、 法人治理结构 116 二十八、 人力资源配置 127 劳动定员一览表 127 二十九、 SWOT分析说明 129 一、 产业环境分析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冶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4万元/人。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落实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打造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积极支持智能家电、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电子信息产品、智能医疗设备、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完善机器人和智能成套装备市场推广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对企业设备、工艺流程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升级。重点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民爆、建材等行业,积极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建设试点。到2020年,形成6个产值规模超10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每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100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 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产业培育行动,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五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等行业生产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打造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机床、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及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完善再制造产业管理体系。到2020年,制造业主要产品单位能源资源消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优化制造业布局。推进珠江两岸制造业错位协调发展。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韶关等地发展铸锻件、精密零部件等先进装备配套产业,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区,培育特钢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进一步拓展芯片设计、装备、模组制造及下游终端和应用开发产业链,在珠江东岸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领河源、汕尾等地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绿色、安全、高效的沿海重化产业带,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和高附加值精品钢材,建设惠州、茂名、揭阳、湛江四大石化基地和产能超千万吨级的湛江钢铁基地。 二、 市场规模 1、全球农药行业市场规模 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推动粮食需求上涨。2000-2021年,全球人口从2000年的61.14亿人上升至2021年的78.32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5%。世界银行统计的世界人口数据统显示,世界人口变化趋势仍处于稳步增长的过程,预计将于2050年达到人口的峰值100亿,相应对食品需求也将同步增长30%,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幅则需达到70%以上才能满足世界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粮食缺口。随着世界人口逐步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继续扩大,对农药的需求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全球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连续两年扩大。根据世界农化网数据,全球大豆、玉米、小麦、水稻为代表的主要13种农产品收获面积2018年以来持续扩大。2021年再次上升,收获面积达到历史最高的24.3亿英亩。从2019年到2021年,总的耕地面积也增加了7300万英亩,增幅为3.7%。在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需求上升的双向带动下,全球农药产业规模增长是必然的趋势。 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2020年农药产品用于农业领域的市场规模为608亿美元,自2015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主要由于欧美等国家对农药产品环保要求提升,导致低端化学农药用量已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根据AgbioInvestor预测,未来5年预计农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在新型产品的发现、新技术在新兴市场不断应用、先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旧产品的替代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农药行业整体市场价值将不断提升,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680亿美元。 2、国内农药行业市场规模 2021年我国谷物类农作物价格上涨,促使农民种植意愿增强,有助于推动种植面积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6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产2.0%,带动农药化肥行业需求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主要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全球180余个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农药原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2021年因受疫情、海运运力和原材料上涨等影响,进出口量和进出口金额均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农药出口数量(货物量)为167.45万吨,减少14.92%,出口金额55.54亿美元,同比减少8.43%;同期我国农药进口量7.83万吨,同比减少11.63%,进口额6.95亿美元,同比减少4.14%。但应国内农药原药和中间体企业数量仍然众多,农药出口占比仍然很高。 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农药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54亿元,2015年以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6%,更为先进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农药产品技术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3、国外昆虫信息素诱控产业化发展 随着害虫防治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各发达国家对高毒杀虫剂的进一步限制使用,近些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昆虫信息素诱控技术的兴趣日益提升。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化学信息素产业已相对健全,现有几十家相当规模的专业公司,每年都有大量产品投放市场,已经在害虫绿色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化学农药的重要补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鉴定和合成的昆虫信息素及其相似物达2000多种,现已合成成功的昆虫信息素1000多种,已商品化的有600多种。国外通常使用信息素诱芯进行监测虫情和检疫,而使用干扰交配技术作为主要的害虫防治手段。近年来,仅对用作虫情监测的诱芯统计,全世界使用量较大的信息素,如红棕象甲诱芯在亚洲地区每年应用超过120万个,番茄斑潜蝇诱芯在美国与欧洲每年用量超过200万个,红玲虫诱芯在美国每年用量约260万个,美国10个州舞毒蛾STS项目应用的防控产品主要是舞毒蛾诱芯和迷向产品;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葡萄花翅小卷蛾等水果害虫在欧美国家利用昆虫信息素迷向产品防治比例高达70-90%;智利每年仅葡萄花翅小卷蛾迷向产品市场需求近6000万根,其中仅每年政府招标采购就达2700万根。目前,国外应用干扰交配技术十分成熟,使用面积最广的是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等。每年美国在超过23万公顷的面积上使用迷向剂防治舞毒蛾,苹果蠹蛾迷向剂的使用面积也超过21万公顷,欧洲每年也有超过10万公顷果园应用迷向剂防治葡萄小卷蛾。国外这些理化诱控产品全部都有企业提供,并提供配套技术指导与培训,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在害虫防控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欧美国家植保领域对昆虫信息素诱控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资本市场对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据了解,法国、美国等昆虫信息素原药生产企业近年来频繁获得上亿美元的融资并扩大信息素产品生产规模。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将是昆虫信息素诱控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国际竞争势头也会愈发激烈。 4、国内昆虫信息素诱控产业化发展 我国昆虫化学信息物质科技起步较晚,虽然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但仍然落后于国际水平,尤其是缺乏自主创新产品,而且我国昆虫化学信息物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对信息素技术的应用技术研究重视不够。这导致昆虫信息素产业化的发展较为滞后。尽管目前已经发展出一批初具规模的信息素相关企业,拥有百余种信息素诱芯产品,但企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信息素产品原料生产链,这导致了大部分信息素类产品原料依赖进口,造成了信息素类产品的成本较高,市场推广工作举步维艰。以用于防治食心虫效果良好的干扰交配技术为例,苹果蠹蛾与梨小食心虫迷向剂总应用面积仅约7000公顷,相较于我国2亿公顷以上的虫害发生面积,技术使用率很低。 现阶段,以色板诱杀、灯光诱杀技术等物理诱杀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化学信息物质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迅速,但因为起步时间晚的原因,目前信息素类企业的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生产基础薄弱。这造成了较低的工厂年均产能与较高的绿色防治产品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农业发展的不均衡,企业缺乏对口的销售途径,又限制了昆虫化学信息物质产品的推广。 三、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 服务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服务设计是服务质量体系中的重要因素,是预防质量问题的重要保证。服务设计是在服务市场开发的基础上解决如何进行服务的问题,服务设计的职责应由企业管理者确定,并保证所有影响到服务设计的人员都意识到他们对达到服务质量的职责。 1、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