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医院项环评目环评报告(共109页doc)

举报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推荐………………………………………………… 1总论 1 1.1项目的由来 1 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2 1.2.1评价目的 2 1.2.2评价原则 2 1.3编制依据 2 1.3.1相关法律、法规 2 1.3.2有关技术规范 4 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4 1.4.1评价内容 4 1.4.2评价重点 4 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4 1.6环境标准 5 1.6.1环境质量标准 5 1.6.2排放标准 5 1.7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7 1.7.1环境空气 7 1.7.2地表水环境 9 1.7.3 地下水环境 9 1.7.4声环境 12 1.8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2 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5 2.1自然环境 15 2.1.1地理位置 15 2.1.2地形地貌 15 2.1.3气候与气象 17 2.1.4水文状况 22 2.1.5 动、植物与生态 23 2.2社会环境 23 2.2.1行政区划及人口 23 2.2.2城市功能 23 2.2.3 经济和社会发展 24 2.2.4交通运输 24 2.3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5 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6 3.1本项目概况 26 3.1.1工程基本情况 26 3.1.2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26 3.1.3主要仪器设备 27 3.1.4公用工程 28 3.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31 3.1.6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 31 3.1.7工程建设周期及实施进度 31 3.2本项目工程分析 31 3.2.1运营期污染分析 31 3.2.2施工期污染分析 36 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38 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9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39 4.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39 4.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2 4.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3 4.2.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43 4.2.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5 4.2.3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46 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7 4.3.1 声环境概况 47 4.3.2 声环境现状监测 47 4.3.3 声环境现状评价 49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 5.1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50 5.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0 5.1.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1 5.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52 5.1.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 5.1.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9 5.1.6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59 5.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0 5.2.1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60 5.2.2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60 5.2.3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 61 5.2.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分析 61 6污染防治措施 62 6.1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62 6.1.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62 6.1.2水污染防治措施 62 6.1.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65 6.1.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8 6.1.5辐射防护 69 6.1.6环境风险分析 69 6.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0 6.2.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70 6.2.2水污染防治措施 71 6.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1 6.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1 6.3污染防治措施汇总一览表 72 7总量控制分析 73 7.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73 7.2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73 7.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74 8清洁生产分析 75 8.1施工期清洁生产分析 75 8.1.1施工方式的改进 75 8.1.2建筑材料的选用 75 8.1.3施工设备的选用 76 8.2营运期清洁生产分析 76 9公众参与 77 9.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 77 9.2公众参与形式 77 9.2.1信息发布 78 9.2.2信息反馈及信息汇总 78 9.2.3信息交流 78 9.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83 9.3.1调查对象 83 9.3.2调查表统计结果 87 9.3.3调查结果分析 87 9.3.4 公众意见及答复 89 9.4 公众参与结论 89 10 工程总体选址合理性分析 90 10.1. 选址合理性分析 90 10.2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90 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2 11.1经济效益分析 92 11.2社会效益分析 92 11.3环境效益分析 92 11.3.1环保投资估算 92 11.3.2环境效益简要分析 93 11.4结论 94 12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 95 12.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95 12.1.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95 12.1.2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95 12.1.3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 96 12.2环境监测计划 98 12.2.1环境监测计划的目的、原则 98 12.2.2监测机构 98 12.2.3常规监测计划 98 12.3环保设施验收建议 99 13评价结论及建议 100 13.1规划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结论 100 1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00 13.2.1环境空气 100 13.2.2地表水环境 100 13.2.3声环境 100 13.3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101 13.3.1环境空气 101 13.3.2地表水环境 101 13.3.3地下水环境 102 13.3.4声环境 102 13.3.4固体废物 103 13.4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103 13.5 污染防治措施及总量控制结论 104 13.6 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104 13.7 公众参与结论 105 13.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05 13.9 综合评价结论 105 附件: 1. 《声环境监测报告》 2. 《城市非居民供热合同》 3. 《医疗废物处置合同》 ……………………………………………………………精品资料推荐………………………………………………… 1总论 1.1项目的由来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是一家集科研、教学、临床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医疗为根本、以服务为生存、以创新品牌,加强学科建设,勉励技术骨干和归国人才。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急病人之急,想病人之想,解病人之难,分病人之所忧,一切方便病人的办院道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作为一个集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既有全科医疗,又具有独特的专科技术。医院将组建一支医疗技术精湛,服务质量高,而且有一定规模的医疗队伍。医院就医环境优雅舒适,具有先进的CT、B超、彩超、心电、心频、耳鼻喉治疗仪器、肛肠治疗仪器等化验及医疗器械。医院内设内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中医内科诊室、骨科诊室、神经内科诊室、外科、内分泌科、前列腺科、肛肠科、计划生育科、牙科诊室、B超室、心电室、化验室。医院聘请医护人员20人,其中检验士1人,影像学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护士2人,药士1人。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8号,地处省会城市的繁华路段,周围居民颇多,属商业区和居民区较集中的区域,医院周围区域没有一座较具有规模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因此提出本项目的建设,以满足患者和周围居民的医疗需求。 受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的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使环评工作有目的、有步骤且科学地进行,课题组在现场踏查、资料调研、模式计算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及与会专家审查。 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1.2.1评价目的 通过对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附近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对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项目的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识别出本项目建设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因子,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预测本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结合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从环境角度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2评价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在保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评价区现有的环境基础资料和成果,缩短评价工作周期。 1.3编制依据 1.3.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4月21日) (10)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15日)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4]65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 (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 (14)《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黑环发[2001]117号) (1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环保局省发改委“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 (1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6年 第380号令) (17)《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 第5号令) (18)《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3年 第36号令) (1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 (20)《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1.3.2有关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4.1评价内容 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1)收集和监测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分析项目建设期对水、空气和声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3)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