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共81页doc)

举报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推荐………………………………………………… 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柏巧玲 马晓晶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53) 抑郁症相当于中医“郁证”的范畴,而中医对郁证的认识,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抑郁症的主症为心情抑郁,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等,给患者及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大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是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60例根据综合医院情绪测评表(HAD)进行测定并符合实用神经精神手册的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6±14.5岁;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1±13.7岁。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治则以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为主,取百会、印堂、太冲、内关、中脘、三阴交。失眠加神门,头晕头痛加太阳、风池、合谷,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加四神聪、足三里,胸闷心慌加膻中,食欲差加足三里,背腰肢体僵硬加华佗夹脊穴、肾俞,痛证加阿是穴。视患者病情,中枢神经过于兴奋先施予强刺激泻法,一般情况则以平补平泻为主,为了增强疗效,电针督脉经穴为主的头部穴位如百会、印堂。当脏腑功能处于低下时可采用兴奋性刺激,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留针时间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服用赛乐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日1次。 2.2 对照组 只口服赛乐特20 mg,每日1次。 2.3 统计处理 用NDST统计软件包提取随机分组表,全部数据专人输入计算机,采用标准统计软件(Start View)进行χ2检验、t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分别进行HAD量表测评。疗效评定标准以HAD减分率计算。痊愈:精神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HAD减分率75%以上;显著进步:精神症状部分好转,生活自理,HAD减分率50%以上;进步:精神症状部分好转,HAD减分率30%以上;无效:精神症状无变化,HAD评分减分率<30%。 3.2 结果 两组经过6周治疗后,HAD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针刺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根据HAD评分减分率评定标准,两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见表2。在6周的治疗中,从第2周起,针刺组的临床显效率就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治疗抑郁症起效比较快。 表1 两组各治疗时期的HAD焦虑及抑郁评分 (χ±s,分) 项目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焦虑总分 针刺组 30 12.4±1.6 8.1±3.6* 6.3±2.1* 4.2±3.6* 对照组 30 12.5±1.8 11.3±4.2 9.7±1.4 7.6±5.1 抑郁总分 针刺组 30 14.3±2.1 9.2±3.7* 7.2±3.2* 5.3±3.5* 对照组 30 14.2±2.5 12.6±4.1 10.7±3.0 7.5±4.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疗效 第2周 第4周 第6周 针刺组(n=30) 对照组(n=30) 针刺组(n=30) 对照组(n=30) 针刺组(n=30) 对照组(n=30) 痊愈 6(20.0)* 2(6.7) 9(30.0)* 6(20.0) 16(53.3)* 9(30.0) 显著进步 6(20.0) 4(13.3) 11(36.6)* 6(20.0) 8(26.7) 10(33.3) 进步 11(36.7)* 5(16.7) 5(16.7) 7(23.3) 3(10.0)* 6(20.0) 无效 7(23.3)* 19(63.3) 5(16.7)* 11(36.7) 3(10.0) 5(16.7) 4 讨论 郁证是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机,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以易怒善哭为主症的疾病。因郁怒、思虑、悲伤、忧愁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在本病的发生原因中,精神因素是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凡能引起持续紧张心情和长期内心冲突,使精神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则可使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而致病。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先天和后天形成的个体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均可能与急躁、好强、自制力差等有关。除此,感染、中毒、脑外伤或其他躯体疾病均可能导致本病。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可为本病的发生提供条件。 治则为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宁心定神。取手足厥阴、足太阳经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或针刺补法并灸。郁证之病在心、肝、脾,故取肝经原穴太冲以疏肝解郁,太冲配五行属土,故有疏肝和胃、健脾化痰的作用;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与三焦经相联络,三焦主气,故内关既可宁心又可理气;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既可健脾化痰又可调血柔肝;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针之能补益心脾,升提心清阳之气,以养心神;印堂为经外奇穴,又为督脉在前额所过之处,同样具有调神醒脑之功。诸穴相配,可达到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 长时间的神志不畅、精神压抑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刺激,针灸治疗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配合心理暗示,缓解思想压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疗程不宜过短,疗效的巩固一般需要2~3个疗程,对于复发者至少半年左右。 患者服用赛乐特以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针刺能有效缓解胃肠道症状,因此针灸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 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疗效观察 吴仁定 (永春县医院中医科,福建 362600) 喘证是以气息迫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呼吸迫促及呼吸困难。 笔者自1990年以来,在内科临床工作,在以上疾病诊治过程中,常遇见以“喘”为主症,虽经西医抗感染、吸氧、强心、平喘等治疗,气息迫促、呼吸困难亦迟迟不能缓解。又因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长期运用抗生素,而并发霉菌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近几年来,笔者参照自汉至清代历代医家灸治“肺痿”“肺胀”之法,选取肺俞穴隔姜灸进行辅佐治疗,并进行对照比较,统计学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在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以呼吸迫促为主的临床症状。本组共70例,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3岁。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两组均以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等)静脉滴注,喘甚者加氨茶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加用地塞米松,合并心衰者给予西地兰等对症处理。 2.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两侧肺俞穴用生姜片反复搓擦数次,直至皮肤潮红,然后在肺俞穴上,放上一厚度约0.2 cm、直径1~2 cm的姜片,在姜片上放置艾绒,每次灸7壮,每天1次,直至肺部啰音全部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全部吸收。 2.2 对照组 用常规治疗,直至肺部啰音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全部吸收。 3 疗效观察 本组70例肺部啰音均全部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完全吸收,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见表1。 表1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分组 例数 平均病程(年) 平均治愈时间(天) 治疗组 41 10.2 3.46 对照组 29 8.5 5.01 其治疗时间长短经统计学处理(t=5.293,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 典型病例 叶××,男,79岁,永春实验小学退休教师,1998年12月5日晚8时,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再次发作伴喘促5天”为主诉入院。2天前曾住某中医院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霉素”等药,2天来咳嗽、喘促未见好转。今晚急转本院,门诊以“喘证”收入住院。刻诊:神疲、咳嗽、喘促、不得平卧、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口唇紫绀、心悸、汗出、肢冷、舌红少苔、脉细数。PE:T 38.5 ℃、P 104次/分、R 25次/分、BP 75/40 mmHg,神清,口唇紫绀,咽红,双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血常规:WBC 13.2×109/L、N 89.2%,L 10.0%。X线片:两肺透亮度增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三级、肺部感染。处理给予吸氧、抗休克(多巴胺)、强心、抗菌、平喘等治疗,症状缓解,12月6日早查房时,仍感喘促不止、心悸,双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双下肢稍肿。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双肺俞穴行隔姜灸,2小时后,患者诉胸闷、喘促、呼吸困难等症明显减轻,此后每天灸治1次,症状逐渐缓解,3天后,肺部体征消失,复查X线片示炎症基本吸收,精神转佳。 5 讨论 5.1 喘证是一常见症、疑难症,其基本原因在于人体肺、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历代医 家多从痰论治,李氏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痰瘀互结,单纯痰浊少见,多数兼有瘀血、痰阻气 道、痰浊生瘀、瘀浊蕴痰;痰瘀互结、痰瘀互生、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反复发作。喘 证临床上常形成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多种病变。肺俞穴为肺气输注于背部的重要位置,在 此行隔姜灸,可补肺壮皮毛,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5.2 大量研究表明,提高机体免疫力,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哮喘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改善肺功能。灸法具有(1)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对循环系统影响:能减轻血管周围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和消除炎症,故以本法治疗能够使肺部炎症较快吸收,使肺部的有效呼吸量明显增加,喘证得以解除。 5.3 现代医学证实,支配肺与支气管的交感神经是由脊髓胸1~6的灰质侧角,外侧交感核 分出,随脊神经前根而出,在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取道肺丛,支配肺与支气管 ,从而解除支气管的痉挛,故治喘证取肺俞穴为要穴。有文献报道药膏贴敷肺俞、膏肓、定 喘穴能有效提高体内干扰素水平,为临床选取肺俞穴灸治喘证提供了依据。肺俞穴隔姜灸, 经神经调节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从而达到止喘的作用。 “调神法”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李菊莲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兰州 730020) 呃逆,古称“哕”,又称“咳呃”,由多种因素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痉挛而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顽固性呃逆患者无论有无器质性病变,多伴有情志方面的改变,或在发病之初有精神刺激因素,或在疾病过程中长期抑郁不舒,或烦躁易怒,故在治疗时配合以调理神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病例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平均43岁;病程均在1月以上,最长达8年余,平均病程1.6年。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调神治疗组(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9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常规治疗组:以和胃降逆为主。主穴取天突、中脘、膈俞、内关、公孙。配穴: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足三里、关元;肝胃郁热者加支沟、合谷、太冲;气郁痰阻者加太冲、丰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