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14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1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 ①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好玩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日,教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其次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②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教师先请大家观赏《守株待兔》,这个好玩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③提醒课题,释题。 a、提醒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④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1、2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沟通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段。 学习第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成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段。 三、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争论、沟通。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争论、沟通。 c、教师总结寓意。(留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教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当抱有幸运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认读生字,沟通记字方法。 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留意什么。 指导写字。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五、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学习目标 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熟悉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根据日记的格式,开头学写日记。 重点难点: 熟悉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日记格式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特殊讲日记的格式)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自己不熟悉的字,把字音读正确 2、 开火车读词语,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状况。 3、 分组再读课文。 4、 说说两则日记分别写了什么事? 三、 指导写字 1、 认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用这些字分别组词语。 2、 分加指导,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写一则日记。 其次课时 一、 复习回忆 1、 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2、 用多种方法认读要求熟悉的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二、 朗读感悟 1、 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读 3、 分小组体会读 A、 合作学习。 B、 指名汇报沟通 C、 小结:日记要有肯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 4、 学生细读 A、 小组争论:这两则日记写了些什么? B、 指定小组汇报 C、 小结:日记是对自己说的话,必需真实。有些小隐秘,都可以记录在里面。 5、 学生精读 A、 学生读两则日记,思索:妈妈没有给我买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B、 比拟这两则日记的不同,指名答复。 C、 小结:日记内容必需新奇,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写日记要写一天里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事。 三、 拓展活动 1、 展现自己。 2、 当小医生修改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会文章悲壮激越、肃穆肤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熟悉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喜爱生活、制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会文章悲壮激越、肃穆肤浅的情感。 2、体会是如何从理性熟悉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学生品读,体会情感。 3、学生解读,理解内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二、初次析题,整体感知 【学情预设1】 1.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2.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学情预设2】 1.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2.读了几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第一次没读懂? 3.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三、品读文本,体会情感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达第一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学生齐读,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 3.学生从描写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语段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进展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的情感。 5.教师导入情景,再读碑文。 四、再次析题,升华情感 1.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壮感从何而来?使命感是什么? 3.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象征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使命感。 五、拓展延长,课后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制造美。由此培育喜爱祖国的美妙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学问与技能:学生根本能以美丽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讲、唱、演相结合互贯穿,提高学生音乐的听觉、演讲、唱歌、表演的综合力量。 重点: 学生根本能以美丽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难点: 0353|0512| 教学过程: 沟通互动——发觉美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漂亮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沟通学生可以发觉自己家乡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一、图片导入——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各个不同家乡的美。 师:有位用歌声唱出了自己漂亮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各个不同的家乡美,让学生一开头就感受美。) 提醒课题: 《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体会美 1、朗读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沟通)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妙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漂亮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美丽悦耳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漂亮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歌词美。)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难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找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空”作辅垫。即0353,熟识后,去掉“空”字,按休止符正确的练唱。比比谁唱得更精确。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参加歌词,完整演唱 A跟琴演唱一遍 B分六小组自学歌曲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自学力量,发挥学生的才华,鼓舞学生相互帮忙,相互促进,增加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伴奏轻声演唱 稳固歌曲:分小组唱、个人演唱、男女演唱——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成就的评价与总结,学生能够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歌曲的处理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唱好它呢? 生:美丽、抒情、轻声演唱 学生根本能以美丽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三、拓展学问——制造美 观赏郝歌歌舞《非洲我漂亮的家园》 郝歌用他的歌声,舞蹈表达自己家乡的美,请同学们也用几个简洁的舞蹈动作或者是画画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发挥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制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进一步培育实践力量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会了一首漂亮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发觉美,感受美、体会美、制造美,最终让我们在美丽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学会10个生字,熟悉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究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奇妙,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快。 教学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