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物防控产品研发项目资金结构优化比选分析(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绿色生物防控产品研发项目资金结构优化比选分析 绿色生物防控产品研发项目 资金结构优化比选分析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 二、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概况 2 三、 必要性分析 7 四、 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 8 五、 比较资金成本法 9 六、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特点 11 七、 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及其应用 16 八、 公允价值估值方法 21 九、 并购融资方式 26 十、 项目简介 34 十一、 项目规划进度 3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9 十二、 经济收益分析 40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41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6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9 一、 产业环境分析 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财政总收入1328.5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68.3亿元,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和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二、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产业是支撑我国农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农药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重要作用,在日常作业中有刚性需求,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药使用量从2005年145.99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180.77万吨,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外,还带来了一些列的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影响农产品贸易活动,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采取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是我国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以及新环保法等政策出台,我国农药使用量逐年降低。经过多年的对农药产业投入和规范,农药行业已形成了及集研发创新、原材料及中间体合成、原药生产、制剂加工为一体的完整工业体系,我国目前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农药行业目前已对外资全面放开,并广泛鼓励研发创新和市场化竞争,成为了农药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农药出口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涉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农药出口数量第一大国。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农药产能一直在低成本地区转移。我国农药企业在原料配套、资源(能源、水)、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农药产能承担者。但整体而言,我国农药行业大而不强,企业多以原材料、中间体、非专利药制造为主,整体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多年来,农药行业的创制与研发大多以欧美公司为主,中国的农药制造商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对于高端植保产品形成进口依赖。同时,国内农药生产企业主营业务相对单一,产品研发孤立,缺乏优质资源、全球化专业化研发平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等前沿辅助研发技术的应用动力不足,也使得农药研发有效性和效率与国际巨头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自2006年3月,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植保植检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后,大力推广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突出绿色植保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公共植保”以及专业化防治手段,使绿色防控得到迅速的普及应用。2016年5月26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发布《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农药原药生产将进一步集中,到2020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70%以上。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持续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农药占据国内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0年,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达714个,农药登记产品41,885个,全国农药生产企业1,705家,规模以上农药生产企业693家,主营业务收入2,280.58亿元,同比增长6.1%;另因我国农药化肥行业受制于“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政策和疫情影响,农药生产企业开工率下降,2020年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化学农药原药(折100%)产量为214.80万吨,同比减少1.1%,但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1,085.76万公顷,同比上涨4.3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864.44万公顷,同比下降0.24%。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低毒、低残留、环保、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环保型农药已成为未来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在农药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自主研发与仿制相结合,改变了过去进口与仿制为主的局面。 在化学农药合成、发酵等新工艺、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创制了5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现有的农药品种中90%以上实现国有化。在绿色防控方面,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消解快、攻击靶点多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毒性小使用安全和零残留等优势,成为农药产业最热门的发展重点。2020年,生物化学农药为按产品与有效成分登记占比最大的产品品类分类,生物农药主要登记产品类型为生物化学农药,按产品登记的生物农药中,生物化学农药占51%;按有效成分登记的生物农药中,生物化学农药占38%。目前,中国生物农药制剂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生物农药产业有望搭上政策利好的快车,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2022年1月29日,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将继续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发展,以减量增效为总目标,为农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农药企业发展方面,国家鼓励农药企业兼并重组,全链条生产布局,推进农药生产集团化、农药产品品牌化、农药发展国际化,逐步改变农药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生产能力强的大中型农药生产企业。到2025年,实现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在农药产业布局方面,《规划》要求优化农药生产企业布局,政府引导农药企业入驻符合其产业定位的园区,发挥园区区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促进产业做优做强,加大退出高风险、高污染产能的力度,控制过剩产能。到2025年,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在农药产品结构方面,规划要求引导推进化学农药使用减量化,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逐步淘汰退出抗性强、药效差、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和剂型,严格管制有环境持久难降解、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到2025年,通过淘汰高毒低效化学农药,推广高效精准施药、绿色防控等措施,主要农作物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逐步实现农药剂型的高效化、绿色化、无害化。 在农药研发创新方面,国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促进农药生产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推动实现农药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与单位能耗。面对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农药行业从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全过程均要保证安全生产、绿色化、清洁化和高效化。具备精细化管理和生产水平的企业可以提高产量并减少三废排放,实现生产的清洁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不满足安全环保标准的企业则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 三、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 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 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负债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结合起来,去分析资金结构与每股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的方法,叫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EBIT—EPS分析法),也称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 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是利用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方法,也即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来进行资金结构决策的方法。所谓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融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亦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或融资无差别点。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利用什么方式融资,以安排及调整资金结构,这种方法确定的最佳资金结构亦即每股利润最大的资金结构。 分析者可以在依据上式计算出不同融资方案间的无差别点之后,通过比较相同息税前利润情况下的每股利润值大小,分析各种每股利润值与临界点之间的距离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来选择最佳的融资方案。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增加长期债务的方案要比增发普通股的方案有利;而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增加长期债务则不利。 所以,这种分析方法的实质是寻找不同融资方案之间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找出对股东最为有利的最佳资金结构。 这种方法既适用于既有法人项目融资决策,也适用于新设法人项目融资决策。对于既有法人项目融资,应结合公司整体的收益状况和资金结构,分析何种融资方亲能够使每股利润最大;对于新设法人项目而言,可直接分析不同融资方案对每股利润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合的资金结构。 五、 比较资金成本法 (一)比较资金成本法概念 比较资金成本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金结构或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 运用比较资金成本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能够通过债务筹资;二是具备偿还能力。 其程序包括: 1.拟定几个筹资方案; 2.确定各方案的资金结构; 3.计算各方案的加权资金成本; 4.通过比较,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结构为最优资金结构。 (二)比较资金成本法的两种方法 项目的融资可分为创立初始融资和发展过程中追加融资两种情况。与此相应地,项目资金结构决策可分为初始融资的资金结构决策和追加融资的资金结构决策。下面分别说明比较资金成本法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运用。 1.初始融资的资金结构决策 项目公司对拟订的项目融资总额,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来筹集每种融资方式的融资额亦可有不同安排,因而形成多个资金结构或融资方案。在各融资方案面临相同的环境和风险情况下,利用比较资金成本法,可以通过加权平均融资成本率的测算和比较来作出选择。 2.追加融资的资金结构决策 项目有时会因故需要追加筹措新资,即追加融资。因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