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研发公司经营管理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钢材研发公司经营管理规划 钢材研发公司 经营管理规划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3 二、 行业壁垒 3 三、 必要性分析 5 四、 公司简介 6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7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7 五、 企业经营计划的原则 8 六、 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9 七、 企业经营计划的方法 12 八、 网络营销产品与价格策略 17 九、 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23 十、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25 十一、 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28 十二、 一般品牌的策略 33 十三、 品牌的情感策略 41 十四、 品牌的定义及特点 43 十五、 品牌的营运管理 48 十六、 SWOT分析 49 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 57 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 60 十九、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61 劳动定员一览表 62 二十、 法人治理结构 63 一、 产业环境分析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同口径翻一番;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构建起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新体系。 ——城市品质更加优良。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 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无缝钢管属于压力管道元件范畴,必须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或其授权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件)才能生产和销售,生产厂家必须在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场地、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员资质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才能符合获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件)的条件。 2、技术壁垒 近年来,随着下游配套设备的技术规格不断提高,与之配套的无缝钢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且该类产品的生产需要专业设备和工艺技术,不同品类的钢管又因产品指标、参数等不同,增加了技术突破和生产工艺优化的复杂性。上述技术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各生产企业均对其生产技术采取高度保密的措施,甚至通过申请各种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3、市场壁垒 对于钢管销售企业,构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和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部分客户会将生产厂家的企业规模、生产设备、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作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指标,这为新进入的企业争夺客户资源设置了障碍。此外,大型客户会对供应商实施严格的筛选程序,从企业规模、信用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稳定性等多角度对供应商资质进行综合评定,只有通过考核且长期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才能获得合格供应商资格。通常,客户为了保持其工程质量的稳定,一般不轻易更换供应商,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准入门槛。此外,大型企业客户除设立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制度外,还会对供应商的相关产品以前的安全使用业绩进行考核,通常不会选择无使用记录的产品,这对新成立的无缝钢管制造企业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4、资金壁垒 无缝钢管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一方面,圆钢、钢管管坯等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大,公司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以满足生产要求;另一方面,无缝钢管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以大型企业或设备制造商为主,自身信用情况良好且要求上游企业给予一定的信用周期。因此,无缝钢管行业对业内公司资金要求较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占用量较大。 5、人才壁垒 无缝钢管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下游行业对无缝钢管技术与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其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各类工业领域应用需求的同时,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已愈发明显,以保障企业技术水平的先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可靠度,一个新进入的企业要在短时期内获得足够的先进制管技术及招聘足够的技术人才较为困难。 三、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 公司简介 (一)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史xx 3、注册资本:58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9-23 7、营业期限:2014-9-23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9026.26 7221.01 6769.69 负债总额 3795.03 3036.02 2846.27 股东权益合计 5231.23 4184.98 3923.42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21990.34 17592.27 16492.76 营业利润 4909.66 3927.73 3682.24 利润总额 4003.42 3202.74 3002.57 净利润 3002.57 2342.00 2161.8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002.57 2342.00 2161.85 五、 企业经营计划的原则 在做计划之前,了解制订计划的原则非常必要,具体如下: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我们所制订的计划,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有理由要求各个层次、各部门按照计划办事。相反,如果计划从根本上违背客观规律,那这样的计划就很难被接受,即使通过某些强制的办法贯彻下去,也难以实现计划的目标。因此,这就要求计划编制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使每项计划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指在制订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到计划对象系统中所有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计划对象和相关系统的关系,按照它们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这是因为,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整体优化最终实现决策目标,而系统整体优化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合理,在于对象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3)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计划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的适应性、应变能力和与动态的管理对象相一致的性质。应当看到,任何计划都只是预测性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某些人们事先预想不到或者无法控制的事件,如:金融危机、气候突变、自然灾害、科技的重大突破等,这都将会影响到计划的实现。因此,必须使计划具有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为做到这一点,通常的做法:一是编制备用计划;二是做计划时留有余地,切忌满打满算。 (4)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指在制订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个部门的建议。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各部门交任务、摆问题、指关键、揭矛盾、找差距、挖潜力、定措施。只有依靠众人的智慧,才能制订出科学、可行的计划,也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自觉地为实现计划目标而努力。 六、 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计划没有执行之前还只是纸上谈兵,对整个组织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有当付诸于实施,它才会对组织产生影响。为了使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不出差错,控制必不可少。控制和计划是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人员首先要制订计划,然后计划又成为评定行动及其效果是否符合需要的标准。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效果也就越好。没有计划就无法衡量行动是否偏离计划,更谈不上纠正偏差。因此,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则是完成计划的保证,如果没有控制系统,没有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的比较,就不知道计划是否完成,计划也就毫无意义。在现代管理活动中,控制既是一次管理循环的终点,又是新轮管理循环的起点,它是实现当前阶段企业目标和计划的有力保证,也是企业修正发展目标和制订下一轮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控制的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控制类型。如:按控制主体分有内部控制、外部控制;按控制对象分有财务控制、生产控制等;按控制的时间分有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本书主要介绍的分类是按控制时间分的。 ①事先控制。事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一种“防隐患于未然”的控制,是指通过观察和收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问题(事故、偏差等)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其目的是防止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事先控制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管理人员必须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资源;二是检查加工后的资源是否符合需要。如果预测的结果符合企业需要,那么企业活动就可以按照原定的程序进行,如果不符合,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它的优点体现在:事前控制由于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工作,因此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风险;而且事前控制容易被员工接受,因为不针对任何人,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当然,事先控制也有其缺点,比如,要做到事先控制必须满足这样几个条件:必须对计划工作和控制系统进行仔细分析,确定变量,必须建立事前控制的系统模型、必须注意保持模型的动态性;必须定期分析评估实际输入变量和计划输入变量之间的差异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些十分困难。 ②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或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现场采用的纠正措施,以保证目标或计划的顺利实现。它主要通过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主要有工作监督和技术指导两项职能。工作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指标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指导是指管理者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指导。在事中控制中,虽然控制的标准是计划工作确定了的,但控制效果还是更多地依赖于现场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作风等因素。因此,事中控制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事中控制有它的优点,如:保证计划的执行、现场指导、及时纠偏等。但也有其缺点: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影响;应用范围较窄,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的情绪,影响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事后控制。事后控制又称反馈控制,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差异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存在。其目的不是改进本次活动,而是力求能“吃一堑,长一智”,改进下一次的行动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事后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可以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