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钢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总结_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热交换钢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总结 热交换钢管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总结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3 二、 无缝钢管行业概述 5 三、 必要性分析 11 四、 企业风险管理 12 五、 内部控制 21 六、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24 七、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7 八、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 31 九、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结构 42 十、 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43 十一、 风险的分类和评估 45 十二、 风险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47 十三、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48 十四、 经理人市场 49 十五、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54 十六、 信息披露机制 64 十七、 决策机制 70 十八、 委托代理理论 74 十九、 交易成本理论 76 二十、 内部控制的起源 79 二十一、 内部控制演进过程总结 81 二十二、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83 二十三、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84 二十四、 项目基本情况 90 二十五、 SWOT分析说明 97 二十六、 人力资源配置 104 劳动定员一览表 104 二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 106 二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 108 二十九、 法人治理 109 一、 产业环境分析 ——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力争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出口进一步扩大。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人才强市建设取得实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三五”末,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力争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全市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摘帽。就业比较充分,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安全生产形势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 ——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40%以上。力争170个城中村全部完成整村拆迁并同步改造建设。2017年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2018年基本完成城区范围内棚户区改造。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省会城市功能和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特色得到彰显,品质品位明显提升。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84.4%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5%。 ——文化建设取得新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PM2.5排放量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5.5%,市区优良天气率力争达到80%左右,地表水水质、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680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左右。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在全省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累计达到5000亿元。 二、 无缝钢管行业概述 1、全球无缝钢管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全球无缝钢管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经历了多轮行业并购重组,已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整体产业集中度较高。据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国际三大无缝钢管企业瓦卢瑞克曼内斯曼钢管公司(VALLOUREC&MANNESMANNTUBES)、泰纳瑞斯集团(TENARIS)及俄罗斯管材冶金公司(TMK)合计产量占世界无缝钢管产量的70%左右(中国除外),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2)用途更加广泛 从全球范围看,无缝钢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锅炉、电站、船舶、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地质、建筑及军工等各领域,涉及产品主要包括油井管、高压锅炉管、三化用管、气瓶用管、轴承用管、机械用管、船舶海洋用管、汽车用管、液压支架用管、镍基合金和钛合金复合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行业用管产销量快速提升;另外,鉴于无缝钢管在石油钻采及输送、各类电站锅炉等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作用,油气行业用管亦有明显提升。 未来,随着世界能源局势不断发展、地质与海洋开发、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领域需求凸显,促使无缝钢管技术不断突破,其产品的性能显著提高,进一步拓展了该类产品的用途,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3)无缝钢管同焊接钢管竞争愈发激烈 近年来,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热轧钢带技术、钢管制造技术、焊接工艺等的大幅提高,焊缝质量已经有了质的改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无缝管水平,在某些领域已经建立起取代无缝管的可能,比如低中压锅炉用管、J55级石油套管以及X70级以下的油气管线管。过去业内普遍认为焊接钢管在质量上、安全性上不如无缝钢管,加上其材料一般为普钢Q235,生产工艺又较为简单,导致其成本远低于无缝钢管。但随着两者之间的参数、性能等差距已呈现的逐步缩小之趋势,应用竞争领域愈发广泛。 2、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发展概况 无缝钢管作为我国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原材料,是一种经济型钢材品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无缝钢管的生产与技术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开展,无缝钢管行业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1950年我国第一个无缝管厂“鞍钢无缝钢管厂”筹建开始,到2004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无缝管生产大国,我国无缝管产量实现从0到超过3,000万吨/年的跨越,无缝管出口量也从0到超过400万吨/年。无缝管行业在历经了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无缝管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快高端无缝钢管技术突破与满足特殊行业应用需求迫在眉睫。 (1)产量变化趋于平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钢管总消费量和无缝钢管消费量随之快速增长。钢联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缝钢管产量逐年攀升,201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已突破了3,000万吨,达到了3,136.9万吨的历史峰值,在全球无缝钢管产量中的占比约为68.8%。2017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降至2,610.09万吨,之后几年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到2019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为2,798.38万吨,到2020年则为2,787.68万吨。2021年中国无缝钢管产量大约为2,550万吨,较2020年统计的2,788万吨减少238万吨,较2017年统计的2,610万吨减少60万吨,产量变化在一定区间内震荡,整体趋于平缓。 (2)整体消费量先降后涨 表观消费方面,据钢联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达到2,633.01万吨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下滑至2017年的2,219.79万吨。到2018年,Wind数据显示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逐步企稳为2,244.66万吨,2019年则为2,377.21万吨,2020年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已恢复并上升至2,475.70万吨。至此,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已进入稳中有升阶段,整体表现稳定。消费总量方面,据Mysteel统计测算,2021年中国无缝管的消费总量约为2,265.7万吨,较2020年统计的消费总量2,469.7万吨减少204万吨,较2017年统计的消费总量2,224.5万吨增加41.2万吨,从近五年的消费情况来看,2017年至2020年消费总量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而2021年消费总量急剧下滑,下滑至接近2017年的消费水平。整体来看,近年的消费总量均在相对的区间内震荡,国内无缝钢管的消费平台显现。 (3)产能建设整体充沛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我国现有钢管相关厂家近2万余家。其中,无缝钢管厂家近3,000家,整体产能约5,019万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无缝钢管生产机组总计约459台(套),总产能超过5,019万吨。其中,具备完整生产线的热轧无缝钢管机组239条(连轧管机组、精密轧管机组、斜轧延伸机组、三辊轧管机组、自动轧管机组、顶管机组、挤压管机组、周期式轧管机阻等),产能规模突破4,500多万吨,达4,519万吨。近年来受淘汰落后产能、部分企业停产或破产影响,使部分机组关、停或拆除,现实际产能为3,574万吨,占全国无缝钢管产能比重87.73%;另有Φ90mm以下穿孔+冷拔(轧)无缝钢管生产线约220台(套),产能约500万吨,占全国无缝钢管产能比重12.27%。如考虑去除关、停、拆机组的产能945万吨,我国无缝钢管实际产能约为4,074万吨。 (4)出口量先降后升 除少数高端、高难度产品尚需进口外,目前我国无缝钢管绝大部分产品可满足市场需求,且无缝钢管出口数据稳健增长。2011年到2021年,我国无缝管净出口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据钢联数据显示,2021年无缝管净出口数量为326.47万吨,较2020年311.98万吨减少14.49万吨;2021年净出口金额43.62亿美元,较2020年32.19亿美元减少17.03亿美元。2020年净出口数量和金额创下近五年来新低水平,但2021年已有所企稳。近年来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波动较大,主要系2020年以来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无缝钢管供应链被打断,导致无缝管出口大幅下滑,到2021年出口量有所恢复。 (5)低端产能过剩 我国面临无缝钢管低端产能过剩的局面,高附加值产能增量有限。据Mysteel统计,我国无缝钢管产能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2021年我国无缝管产能约为4,353万吨,较2020年统计的4,258万吨增加95万吨,较2017年统计的3,800万吨增加553万吨;产量方面,2021年中国无缝钢管产量大约为2,550万吨,较2020年统计的2,788万吨减少238万吨,较2017年统计的2,612万吨减少62万吨,产量变化在一定区间内震荡,整体较为平缓;产能利用率方面,近5年我国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下降较为明显,2021年国内无缝钢管的产能利用率为58.58%,年同比下降6.9%,较2017年的68.74%下降10.16%,呈现震荡下滑的趋势。综合来看,国内无缝钢管产能过剩的情况较为明显。 目前,我国无缝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