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公司内部控制计划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电缆公司内部控制计划 电缆公司 内部控制计划 目录 一、 公司概况 3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3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3 二、 产业环境分析 4 三、 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4 四、 必要性分析 6 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6 六、 公司治理的框架 12 七、 发展与创新阶段 16 八、 起步和探索阶段 19 九、 控制的层级制度 20 十、 内部环境如何发挥作用 22 十一、 我国的借鉴与创新 23 十二、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环境的成熟 24 十三、 控制活动的基本原理 26 十四、 内部控制的种类 27 十五、 控制手段类业务流程 32 十六、 控制活动类业务流程 39 十七、 预算控制 54 十八、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57 十九、 SWOT分析 61 二十、 发展规划 68 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 70 二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 73 二十三、 人力资源配置 75 劳动定员一览表 75 一、 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 2、法定代表人:万xx 3、注册资本:100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5-27 7、营业期限:2014-5-27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7385.01 5908.01 5538.76 负债总额 4325.46 3460.37 3244.10 股东权益合计 3059.55 2447.64 2294.66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25725.88 20580.70 19294.41 营业利润 5232.29 4185.83 3924.22 利润总额 4211.64 3369.31 3158.73 净利润 3158.73 2463.81 2274.2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158.73 2463.81 2274.29 二、 产业环境分析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1、行业产业链 从电线电缆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行业上游主要是电线线缆生产制造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商。电线的主要结构为“导体+绝缘”,电缆的主要结构为“导体+绝缘+护套”,导体一般由铜、铝或铜铝合金制成,绝缘和非护层一般由塑料、橡胶和弹性体等材料制成,金属护层一般由铜、铝和钢等材料制成。 电线电缆制造业的中游主要是指各类电线电缆产品的制造,目前来看,我国电线电缆产品主要可划分为电气装备用电缆、通信电缆、裸导线和绕组线等多种类型。 电线电缆制造业的下游主要为电线电缆的消费市场,我国电线电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装备设备、民用、通信和其他领域,下游行业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到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 2、行业概述 电线电缆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机械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走向以及各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电线电缆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能严重过剩。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近90%,造成光电线缆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形成了完全竞争市场。 我国电线电缆总产值超过万亿,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经过“十三五”的转型发展,行业以“量”取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集中度低的局面有所改变,部分标杆企业已初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 迈入“十四五”,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供应链深化调整、分散布局的挑战,作为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保障的线缆行业,迫切需要提升自主保障的能力,攻克卡脖子短板、完善和提升制造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迫在眉睫。从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看,调整升级、提质增效、补短板、锻长链势在必行;从外部发展需求看,新应用场景带来需求侧的新变化、新需求,势必推动行业的技术升级、产品研发、服务创新迈上新的能级;光电线缆行业作为电线电缆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十四五”将是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将成为塑造行业新发展格局、奠定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 四、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针对公司治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公司治理准则,旨在帮助其成员及非成员评估和改善其经济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中国各级监管部门也相应出台了相关指引和要求,包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1月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完善公司治理。为了满足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质量的关注,各国与各组织纷纷推出了公司治理原则。 直以来,《OECD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都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国际标准。2002年,OECD公司治理指导小组对《原则》进行了重新审议,目前的《原则》是体现各成员及非成员公司治理挑战及经验的范本。《原则》是一个灵活的工具,提供了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特殊情况的非约束性标准、良好实践和实施指南。 (一)确保有效公司治理框架的基础 为了确保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需要建立一套适当且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基础,以便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私有的契约关系。这种公司治理框架,通常是以一国特殊的自身环境、历史状况以及传统习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由法律、监管、自律安排、自愿承诺和商业实践等要素所构成的体系。其具体要求如下。 (1)建立公司治理框架应该考虑到它对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市场的信誉度的提高、由它而产生的对市场参与者的激励机制以及对市场透明度和效率的促进。 (2)在一个法域内,影响公司治理实践的那些法律的和监管的要求应符合法治原则,并且是透明和可执行的。 (3)一个法域内各管理部门间责任的划分应该明确衔接,并保证公共利益得到妥善保护。 (4)监督、监管和执行部门应当拥有相关的权力、操守和资源,以专业、客观的方式行使职责,对它们的决定应给予及时、透明和全面的解释。 (二)股东权利与关键所有权功能 公司治理框架应该保护和促进股东权利的行使。在此方面除了确保股东基本权利的行使外,还应当获得有效参加股东大会与涉及公司重大变化的决定,并得到相关方面的通知。此外,公司应当披露特定股东获得与其股票所有权不成比例的控制权的资本结构和安排,允许公司控制权市场以有效和透明的方式运行,为所有股东行使所有权创造有利条件。 (三)平等对待股东 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者确信其所提供的资本会受到保护以及不受公司管理者、董事或控制性股东滥用或不当挪用。公司治理框架应当确保所有股东(包括少数股东和外国股东)受到平等对待。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股东应能够获得有效赔偿。《原则》中规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应当在此方面实现:(1)同类同级的所有股东都应享有同等待遇;(2)应禁止内部人交易和滥用权力的自我交易;(3)应要求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向董事会披露,他们是否在任何直接影响公司的交易或事务中有直接、间接或代表第三方的实质性利益。 (四)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关于确保外部资本以权益和债务两种形式流入公司,因此公司治理框架应承认利益相关者的各项经法律或共同协议而确立的权利,并鼓励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以及促进企业财务的持续稳健性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五)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公司治理框架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所有重要事务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绩效、所有权和公司的治理。一个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推动真正透明的产生,这是以市场为基础公司监控的关键特征,也是股东得以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行使股东权利的核心。一个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资本市场吸引资本和保持信心。信息披露也有助于加强公众对企业的组织和活动、公司政策和绩效以及公司与所在社会关系的理解。 (1)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至少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公司目标;主要的股份所有权和投票权;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以及他们的报酬;重要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与雇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关的重要问题;治理结构和政策。公司应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其怎样运用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管理结构和公司政策的披露,特别是股东、经理层和董事会成员之间权力的划分,对评估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很重要的。 (2)应根据高质量的会计标准、金融和非金融披露及审计标准,对信息进行准备、审计和披露。 (3)在准备和提交财务报表时,为提供外部和客观的保证,年审应由独立审计员进行。 (4)信息传播渠道应当使用户公正、及时、费用合理地获得有关信息。 (六)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是在股东大会上由全体股东选出的董事所组成、代表股东的利益和意志、执行公司业务的常设权力机构,董事会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负责,向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工作。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中心组成部分。董事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质量。 论及董事会的责任,必然涉及董事会向谁负责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董事会应向股东负责。董事会是由股东选举和任命的、接受全体股东的委托、承担受托责任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当然要向委托人负责。从另一方面来看,股东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也应向其所有者负责。 从法律角度考察,以“董事会应向公司负责”的表述更为恰当。其一,董事会绝不仅仅是一个受托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董事会承担着设定公司目标,制定公司战略、计划和政策等责任。如果董事会仅向股东负责,当出现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不一致时,董事会的决策可能会使公司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或失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恶性并购就是一个恰当的说明。其二,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在法律意义上,股东并不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与全体股份有所不同”。1909年,英国上诉法院在关于留声机和打字机有限责任公司诉斯坦利的判决中明确规定,公司既不是股东的代理人,也不是他们的托管人。大法官巴克利勋爵否决了认为在实践中股东可以被视为其公司的观点。同时,他认为:“董事不是服从某个作为个人的股东发出的指令的仆人,而是按照规定被授予公司控制权的人;一旦被授予权力,只有达到或超过足以修改公司章程的决定多数股东的否决,他们才会失去控制权。即使所有股东都作为个人行动时发出同一指令,董事们也没有义务服从这个指令。” 公司治理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的受托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应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诚实、尽职、谨慎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单一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许多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如OECD等)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构建在一些共同要素基础之上的。因此,构建在这些共同要素之上并且包容已有的各种不同模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