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免疫激活蛋白产品研发公司企业风险评价(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植物免疫激活蛋白产品研发公司企业风险评价 植物免疫激活蛋白产品研发公司 企业风险评价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3 二、 产业环境分析 5 三、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 7 四、 必要性分析 11 五、 风险的影响 12 六、 风险的效应 13 七、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构成要素 14 八、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导原则 20 九、 风险评价的原则 23 十、 风险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25 十一、 评价损失程度的几个概念 27 十二、 确定风险评价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 28 十三、 风险价值法(VaR) 30 十四、 风险度评价法 36 十五、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38 劳动定员一览表 38 十六、 发展规划 40 十七、 SWOT分析 43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投资管理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41.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942.8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368.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6%;建设期利息201.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1%;流动资金4372.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2%。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9942.8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701.78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241.10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26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2894.04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108.07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9.24%。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83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4180.42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7333.00 约41.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8169.32 容积率1.76 1.2 基底面积 ㎡ 17493.12 建筑系数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2.57 2 总投资 万元 19942.88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5368.7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3114.43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786.40 2.1.3 预备费 万元 467.94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01.91 2.3 流动资金 万元 4372.20 3 资金筹措 万元 19942.88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1701.78 3.2 银行贷款 万元 8241.10 4 营业收入 万元 426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2894.04 "" 6 利润总额 万元 9477.43 "" 7 净利润 万元 7108.07 "" 8 所得税 万元 2369.36 "" 9 增值税 万元 1904.40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28.53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4502.2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5004.02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4180.42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4.83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9.2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5630.75 所得税后 二、 产业环境分析 (一)面临的机遇 从全球来看,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日渐成熟,“十三五”期间产业化曙光将更多显现;新国际经贸规则密集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国际合作重要内容,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全国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战略,以及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明确将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积极创建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工业转型明显提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二)存在的挑战 一是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仍待释放。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在一段时间内压缩总需求。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终端补贴,市场内生需求仍待培育。 二是研究开发风险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和终端产品成熟度较低,核心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导致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均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基本依赖进口。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机制没有形成。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我市技术实力仍然有限,研究开发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三是要素约束趋于多重化。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我市在土地空间、劳动力、管理水平、生产技术、环境等关键资源方面的约束不断加大。在招商引智、市场拓展等增量资源获取上,面临来自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城市的有力竞争。 四是配套改革难度加大。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法制建设、社会治理等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协同推进任务艰巨。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三、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 1、下游农产品价格上升带动上游农药需求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储备。粮食问题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显示,到“十四五”期末,中国可能会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自2016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768.00千公顷,同比增长0.61%。同年粮食产量66,949.20万吨,同比增长0.85%。2021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等大部分农作物价格继续上涨,极大增强农户种植意愿,加大种植投入,,带动环保型、高效型农药化肥行业需求进一步提升。 2、国内非专利农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张 全球农药市场继续向发展中地区转移,农药专利大量到期,中国农药企业非专利农药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期。二十世纪初期非专利产品占全球农药市场的比重约为30%,到2015年,非专利农药已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PhillipsMcdougall预测,2023年将有近160个农药专利到期,新增市场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国内农药企业大多数是过专利期的仿制药、中间体和原料加工厂,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处于农药行业产业链的利润低端。未来几年专利到期农药品种较多,高额利润回报的农药专利期满后其他农药生产厂商将对该专利农药进行规模化生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推动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将催生广阔的市场空间。农药生产企业为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将单一原药开发出多种原药复合的新型农药,以更为先进的配方不断改善产品的有效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促使国内研发能力领先企业率先抓住机遇,深度参与到全球农药产业链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3、一体化企业将占据优势竞争地位 国内农药行业将呈现从研究、分析、登记、中间体及原药生产、制剂生产、销售渠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农药按照能否直接使用,一般分为农药原药和农药制剂。原药是以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工艺生产或生物工程加工而得到,是农药的活性成分,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制剂是农药原药经加工复配后而成的状态稳定的农药产品,可直接用于病虫草害的防治。制剂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向上游原药领域延伸;原药企业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开始逐步进入制剂领域,积极获取行业竞争的主动权。研发实力突出、安全环保到位、产业链一体化的优质公司未来能够保障稳定的销售收入,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生物农药市场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生物制剂市场快速发展,在整个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生物农药凭借环保的优势和技术带来的效价比提升,对化学农药的替代性效益逐渐显现。根据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报告《全球生物农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及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数据,2017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值达到33亿美元,并以13.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95亿美元市值。 目前,我国的生物农药市场份额占作物农药的比例约为5%,生物农药防治面积不到作物防治总面积的1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20%以上。以美国为主的美洲的生物农药使用量占世界总量的44%,其次是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占比分别为20%、13%和11%。因此,我国生物农药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和代替传统化学农药的空间,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5、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成长加速 在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农药行业企业的格局将由既往的“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行业整合加速,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在产业政策、环保压力、行业竞争、准入门槛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有望出现一批具有规模优势、产品结构合理、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符合环保要求及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并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主导力量,有效提升我国农药企业及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头部的农药行业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逆势扩张,市值前10的上市公司其在建工程的比重中不断上移,比重从2015年50%左右上升至70%上方,标志着行业后续产能将向头部企业进一步集中。 6、昆虫信息素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上升 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我国每年用农药约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使用效率仅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如采用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管理的昆虫信息素来控制病虫害,可利用迷向技术通过干扰交配将虫口密度降低到经济阈值以下,不但极大限度地减少和替代农药,确保果品安全,解决农业生产上多种抗性害虫和隐蔽性害虫的防治问题,同时也为出口蔬菜、果树、茶叶保驾护航,为绿色、有机食品解决农残及害虫防治问题,给食品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目前,主要应用于害虫防治的昆虫信息素生产上称之为性诱剂,性诱剂监测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绿色植保技术,同其它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应用性诱剂防治农业虫害具有安全性、选择性、持久性、兼容性五大特点,符合“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另外,采用迷向生物防虫技术有利于逐渐恢复生态平衡,避免化学农药防治的弊端,开启我国绿色无公害防虫的新通道。随着国家对传统化学农药的限制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对环保和人民健康的关注,绿色生物农药有望得到极大的推广,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四、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