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产事故反思会上的检讨发言

举报
资源描述
在安全生产事故反思会上的检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期,我区在五天内接连发生了“8.27”“8.30”“8.31”三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发生之频繁、人员伤亡之惨痛,令人触目惊心,给我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重重敲响了警钟。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区长,我深感愧疚和自责。在此,我向区委、区政府作出诚恳检讨。 这三起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我区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存在的大量问题和漏洞,我作为分管副区长,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认识不够,监管工作不严不实不细,负有领导责任。经过深刻反思、深挖根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发展理念树的不牢。八月下旬,国家和***市各级安委会先后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虽然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也带队开展了检查行动,但还是发生了事故。我感觉自身在思想和行动上还没有切实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部署领会的还不到位,在督促指导、统筹调度、责任压实上思考不多、用力不够,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认识不深刻、不彻底。 二是安全监管检查存在漏洞。平时到企业一线和生产现场监督安全检查不够专业、不够细致、频率不高。在调度安全生产检查时,更多的看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等宏观问题,对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安全员配备、作业防护措施等具体细节方面强调的较少,一些盲区漏洞没有及时发现,对一些大中型企业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积极、不认真的问题,解决办法不多、处罚力度不大。 三是工作责任体系不紧不实。在安全生产谋划上功夫不深,统筹协调不够有力,导致在工作安排上不深入,责任压实上不到位、不明确,基层干部“抓什么、怎么抓、谁去抓”的问题没有搞清,岗位职责没有真正落实到人。“8.27”事故后,市安委办对事故进行了通报、提出了要求,虽然我对事故处理和后续的隐患排查等工作都做了安排部署,但在跟踪督导方面抓的不实,没有真切地让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感受到严重性和紧迫感,压力传导不到位,警醒反思不及时。 四是安全监管措施不细不严。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上没有做到抓常抓细,在打非治违方面执法标准不严、力度不足,突击式检查行动不多,导致个别部门、企业常常在纸面上落实台账制度,在生产中不管不顾,没有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车间、每个班组、每个工位、每个员工,对发现的隐患没有逐条逐项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将坚决拥护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思想深处树牢安全防范的高度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最重大的政治责任,采取有力举措,严抓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推动我区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切实树牢红线意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和今天的会议精神,更加清醒认识当前安全形势的艰巨性、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抓早抓小、抓细抓常,把风险想在前、把漏洞补在前、把准备做在前,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过硬的作风抓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始终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必须履行的第一责任,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亲自带队深入细致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紧盯事故多发、易发、频发风险部位,列明问题漏洞台账,落实岗位责任,全程跟踪整改,确保督查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取得实效。 三是切实守牢底线思维。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在全区上下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冶金工贸等各个重点行业,聚焦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点单位、“小散远”等规模以下经营单位、长期不发生事故和易忽视忽略的领域,保持高压督查态势,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坚决做到整改不及时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确保全面整改到位。 总之,我将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在今后始终把安全生产记在心头、扛在肩上、抓在手中,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时刻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制度,全面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建设平安***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