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 下列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是 A. 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C.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D.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2. 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着一种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蛋白,通道活性随ATP浓度升高而被显 著抑制。体外重建实验中,若该蛋白含量高,线粒体会发生肿胀;若该蛋白含量低,则线 粒体基质紧缩,嶠内腔变大。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蛋白的功能受到线粒体内ATP含量的影响 B. 该蛋白帮助钾离子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跨膜运输 C. 钾离子的跨膜运输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D. 该蛋白功能减弱后,很可能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 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的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经过长期适 应和进化形成独特的固定CO2的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防止过度蒸腾作用 B. 景天类植物夜间CO?净吸收速率可能大于0 C. 景天类植物光期pH小于暗期,利于暗反应进行 D. 景天类植物在暗期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 4.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实验比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上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5. 下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核糖体甲 、① 核糖体乙 ① 细胞核 0-氨基酸 ② a y G GG U A. 通常状况下,核糖体甲和乙合成的蛋白质相同 B. 相对于①,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C. 分析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应查阅的密码子是UUA D. 不同种类的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 6.在氮源为"N和” 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和 ”N-DNA。将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得子代,其 DNA在紫外光下吸收带如下图所示。接着将子代的DNA分子在100龙下加热30 min,使 两条链分开,检测其在紫外光下的吸收带,预测实验结果应为 7.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B.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8. 某女士有慢性面部化妆品皮炎过敏史。某次涂抹“眼影”一天后,引发皮肤红肿、疼痛而 去医院就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女士因再次接触过敏原而引发了过敏反应 B. 该女士产生了针对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 C. 该女士机体产生的组织胺引发了皮下毛细血管收缩 D. 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用于过敏反应的治疗 9. 下列生命活动与内分泌腺垂体无关的是 A.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C.侏儒症患者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多毛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10. 下图为某人工桑基鱼塘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桑树等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 B-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净同化量与植物净光合量之比 C. 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桑基鱼塘遵循生态工程循环、协调、自生等原理,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 B. 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 C.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D.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12. 下列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A. 用稀盐酸代替胰蛋白酶处理幼龄动物组织获取分散的细胞 B. 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阶段 C. 用适宜浓度NaCl溶液代替无水乙醇析出较为纯净的DNA D. 用蒸偶水代替无水酒精进行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中常用DNA探针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 B. 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 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D. 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13.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下图。 a c RNA(+) —► RNA(-) —>RNA(+) \ \ \ RNA聚合酶 mRNA 组装子代病毒 \ / 病毒蛋白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增殖所需模板、酶和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B. 图中a、c为RNA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图中b和e为翻译过程,因模板不同故产物不同 D. 预防病毒传播要做到戴口罩、多通风、不聚集 15.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冠病毒抗原原理如下图,试纸上有两种抗原抗体存在,胶体金标记 的抗体位于试纸的结合垫上,聚集后会呈红色;在检测线(T)上,有另一种针对抗原的抗 体,这两种抗体识别抗原表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同一个抗原能够同时被这两种抗体所识 别。抗-金标抗体位于质控线(C)上,结合多余的金标抗体。咽拭子、鼻拭子样本滴上 加样孔之后,由样品垫向吸水垫方向流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结合垫 样品垫 NCJ® 吸水垫 PVC底板 质控线 检测线 图1 A.质控线结果相当于阳性对照 C.检测试纸使用便捷 B. D. 图2 图2显示待测者为新冠病毒阳性 抗原和核酸检测配合提高检测准确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16. (12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量大、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至天然水体易引起富营 养化,因此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N、P污染可能导致自然水域蓝藻(蓝细菌)等藻类大量增生,由于 藻类的 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藻类生活周期短,藻类大 量增生后伴随着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 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最终超出生态系统的 能力而崩溃。 (2) 科研人员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其原理如下图。 ① 若不给污水处理池甲通入。2,在甲气体 出口收集到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若 通入足够的。2,则收集到气体中无甲烷 成分,由此推测产甲烷菌的代谢类型为 o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 度,流出口 NH: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 高,其原因是 o ② 硝化细菌代谢类型与绿色植物相同,硝化作用是将NH:-N转化成NO--N或 NO宀N;反硝化细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反硝化作用是将NOj-N和NOI-N还 原成气划。依据上述信息分析去除有机污染物中N的过程,填写下表(+表示通入 。2 ,-表示不通入。2 )。 污水处理装置 通入02 接种主要微生物 甲 - 产甲烷杆菌 乙 丙 人工实验湿地 (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 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人工实 验湿地(见右图)。在该人工实验湿地 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 污染 .、 河水i进水口 > 20 m 流入 • < 33 m ; _, 经处 由正目 '>理后 —7流出 水生植物。 ① 人工湿地的所有生物构成 ,具有涵养水源、物种储存、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② 通过湿地净化,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湿地中 的 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A.好氧 B.放氧 C.厌氧 D.兼性厌氧 ③ 人工湿地和生态塘除了具有生态保护、修复的功能,还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 能,实现 效益双丰收。 17. (12分)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具有保暖性佳、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穿着舒 适无静电作用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突起、伸长、壁加 厚而形成的单细胞毛状体,也是研究细胞伸长和发育的理想模式材料。 (1) 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是在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被运输到作用部位与 结合,对生长发育起 作用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BR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 从而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请列举一种具有类似生理作用的激素: 0 (2) BR在棉纤维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BZR转录因子是BR信号转导途径的核心元件, VLCFA为超长链脂肪酸。科研人员为研究BZR转录因子是否参与棉花纤维发育, 进行下图的实验。 □棉纤维相对长度 ■ VLCFA相对含量 ① 中科院植物所鉴定了 5个BZR家族的转录因子蛋白GhBZRs,以GhBZR3为目标 基因进行研究,据此实验你的推测是 o依据下列材料,请补充新的实验 证据证明你的推测,写出相应组合及实验预期结果。 l. 野生型 D. GhBZR3基因缺失突变体 m. VLCFA合成酶基因突变体 IV. BR合成缺陷突变体 ② 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为VLCF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探究GhBZR3 蛋白能否直接调控GhKCS13基因的表达,研究者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将 GhKCS13基因的 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和含有 GhBZR3基因表达载体一起导入 (填"棉纤维细胞”或“无关细胞”),一段 时间后加入荧光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现明显荧光信号。 (3)依据上述研究完善下列信号通路模式图,请在( )内选填表示促 进,-表示抑制),在方框内填写信号分子或生理过程。 BR -~~ VLCFA -~UI —棉纤维长度增加 18. (12分)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受雌激素调节,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 风险。雌激素受体有多种类型,研究表明受体之一 ERp具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等作用。 为了阐明ERp抑制乳腺癌的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 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 ,因此能以 的方式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后 由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可以抑制 激素的分泌,进行反馈调节。 (2) CLDN6是一种细胞间粘附蛋白,推测其在癌细胞中表达量 (填“上升”或 “下降”)o研究者用ERp特异性的激动剂DPN处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 检测CLDN6的表达量,结果如下图。 DPN(nM) 0 10 50 100 500 0 10 50 100 500 研究者用ERB特异性的激动剂DPN处理,而不用雌激素处理,以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图中的P-actin属于细胞骨架蛋白,在不同实验处理下表达量 恒定,因此可以作为内部参照排除 的影响。 (3)为了探究CLDN6是否参与ERB对癌细胞自噬的诱导,研究者用能抑制CLDN6表达 的miRNA处理培养的癌细胞,结果如下,请补充实验处理。 实验处理 每个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 癌细胞的转移数量 DMSO(溶剂) 4 195 DPN 18 130 DPN + miRNA 6 177 — 19 122 (4)综上研究,ERR发挥抑癌作用的机制是 ,依据该研究,请提供乳腺癌的治疗 思路: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