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考古证实,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大约开始于(     ) A.公元前170万年 B.公元前二三百万年 C.公元前230万年 D.公元前3500年 2.《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3.一位游客在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这样介绍一件历史文物:“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据此我们可判断这位游客看到的是(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4.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梵文 D.拉丁字母 5.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 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 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 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 6.某同学研究历史,搜集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该同学在研究哪一宗教?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犹太教 7.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古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亚非文明古国一开始就出现国家统一的局面 D.《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8.《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据此可以说明(       ) A.是第一部成文法典 B.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C.严格保护奴隶主利益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9.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主要说明了亚历山大东征(  ) A.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C.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所侵占 10.某部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通行于 A.古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11.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佛教,创立于公元6世纪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12.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最初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13.古代印度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指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贱民 14.“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古埃及人热情歌颂尼罗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是喝尼罗河水长大的 D.古埃及建立在尼罗河边 15.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中国文明 1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以下属于古代非洲文明的是 A.佛教 B.《汉谟拉比法典》 C.太阳历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7.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 A.夏历 B.农历 C.太阳历 D.佛历 18.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 B.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C.对象形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D.由古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19.古印度阿育王的身份属于刹帝利,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种姓制度 C.世袭制 D.封君封臣制 20.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民法典》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21.材料: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6分) 22.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1)图一表达的是古代历史上哪部法典?(2分) (2)请写出这部法典的历史地位?(3分) (3)写出图二中A、D代表的四个文明区域的名称。(4分) (4)归纳图二中A、B、C、D四个文明区域的共同之处。(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第15至 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第203条、第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人,割去耳朵。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结束:(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1)材料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哪一部法典?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制度的四个阶层。(6分) 24.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 材料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世界不同的文明?(4分) 参考答案 1.D2.B3.C4.B5.A6.B7.C8.D9.C10.C11.D12.B13.D14.B15.A16.C17.C18.A19.B20.C 21.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22.(1)《汉谟拉比法典》。 (2)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埃及文明、中国文明。 (4)都属于大河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 23.(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4.(1)西亚一古巴比伦王国;南亚一古印度;东亚一中国。 (2)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②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③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尊重,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