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哪位著名的帝王说的?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4.西安,不只是一座城,还是中华荣耀的过往见证,是一带一路的中枢之地,更是未来可期的时尚新都。西安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赞颂的是(   ) A.王羲之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7.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8.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十九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法显 9.“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10.《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C.忧怜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1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D.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12.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帝王,下列史实符合“宋祖”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建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 C.“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D.重视教育改革,设立国子学 13.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 A.禁军 B.节度使 C.通判 D.转运使 14.学习历史需要归纳比较。在学习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后归纳总结其共同点,其中不能入选的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要缴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 A.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 B.长江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从越南引进优良品质占城稻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17.史料记载:南宋统治者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于是规定:商人如能招揽外商,可授一定官职,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吏如能发成通商关系,也可得到晋级的奖励。材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A.政治比较清明 B.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C.实行民族和睦的政策 D.偏安江南一隅 18.“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9.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丝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③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④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南宋时期,坚持抗元斗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名诗句的人物是(  ) A.辛弃疾 B.岳飞 C.李自成 D.文天祥 21.《哈佛中国史》中说:“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侯国 B.郡县 C.九州 D.行省 22.如图是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时间轴,图中④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蒙古灭金 B.元朝建立 C.南宋灭亡 D.元统一全国 23.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24.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昼夜要传递400里。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的哪种传递方式? (   ) A.快递 B.电话 C.微信 D.QQ 25.沿着古人留下的足迹,进入古代科技文明世界。在四大发明中,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的传播和交流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指出材料一中“制度”的名称?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二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2)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材料三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据相关部门调查证实,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藏族和台湾地区? (3)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三 (1)大运河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修筑?修筑此河的目的是什么?的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请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3)材料三的文物出自哪一朝代?从中可以感受到哪些社会信息?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A 6.C 7.C 8.C 9.A 10.B 11.D 12.C 13.D 14.C 15.A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D 23.A 24.A 25.C 26.(1)科举制;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入上的权力,扩大了选官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 (3)曲辕犁,筒车。 27.(1)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增加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2)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坚决与国家分裂分子作斗争等。 28.(1)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原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减轻徭役等。借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3)朝代:北宋。信息: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生活丰富等。(答出一点即可)。 (4)国家要重视经济发展,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