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12名工作人员(编制)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5)

举报
资源描述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12名工作人员(编制)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行政处分的对象是_____。 A: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 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基于行政隶属关系依法作出。由此可见,行政处分的对象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在题目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而A、B、D中所述的均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故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以马克思的逻辑看来,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但在古典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而在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_____。 A: 有效需求不足 B: 有效需求旺 C: “透支消费” D: “寅吃卯粮”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经济学常识,因为在古典危机中表现为供过于求产品卖不出去,即有效需求不足,而当代危机却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具体表现就是透支消费和寅吃卯粮,但是二者的本质都是一致的,其根本原因都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造成的。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对该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这是一份联合发文 B: 主送机关应顶格书写 C: 这是一份交叉行文 D: 这是一份普发性下行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_____。 A: 平行关系 B: 不相隶属的二廷系 C: 业务指导关系 D: 隶属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_____ A: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 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除了盐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主要原因就是盐和冰混合后形成的盐水的融点较低,雪难以形成冰块。 6.法院因主要证据不足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被告以同一事实与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_____ A: 确认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B: 确认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效 C: 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 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第54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第55条的规定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的规定处理”(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所以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7.根据2015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内提出。 A: 15日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2015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人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 B: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C: 雾是由浮游在大气中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形成的 D: 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雾与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00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致使能见度减小到一定程度的天气现象。霾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制度经济学认为,_____是同时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 A: 交易 B: 价格 C: 商品 D: 风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制度的简单扼要的定义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人们的行动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而交易是同时包含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经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抑制、解放和扩张”是通过对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的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根据材料,回答第36-39题。 下列选项,作为该公文①处标题,恰当的是_____。 A: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B: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公告 C: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决议 D: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材料是教育部向各下级单位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应用通知。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根据宪法和法律,哪一选项不正确?_____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C: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D: 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本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本法第80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本法第82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故答案是D。 12.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_____。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劳动价值论 C: 剩余价值学说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C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D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 1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就绿茶而言,明前茶是茶中的上品。雨前茶即雨水节气前采制的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 B: 芒种节气一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人多雨的黄梅时节,所以人们就开始了常说的 “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C: 处暑节气在立秋和白露之间,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但此时,南方地区经常会 受到所谓“秋老虎”的困扰 D: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很多地区在冬 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雨前茶是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叶。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_____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 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能够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从而解决了建立在超低速运动基础之上的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5.(111+222+333+444)×55×666=_____ A: 41789201 B: 40659308 C: 40659300 D: 4178920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考点 计算问题 解析 原式=111×(1+2+3+4)×55×666=111×10×55×666,易知该式计算值末位数为0,仅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尾数法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6.壮族有一部古老而又宏伟的创世史诗,它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农作物的来历,赞颂了被称为壮民族始祖的神化人物和他创世的伟大业绩,这部史诗是:_____ A: 《密洛陀》 B: 《布洛陀》 C: 《江格尔》 D: 《格萨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解析】《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它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亦有学者如时国轻等所严密考证揭示的,“布洛陀始祖说”是少部分壮族文人与田阳地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创造”出来的。故B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文学常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为中,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的是_____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考点:中国的气候,季风 试题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改善环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