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聘用人员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6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聘用人员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__。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直接经验是认识中的“源”,间接经验是认识中的“流”。 2.“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_____。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③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表明了我国政府既给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也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故选D。 3.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为知觉和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觉的种类可依其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反映机体本身的状态,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属于感觉的是_____ A: 小明放学回家后,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好做好的红烧肉 B: 小明放学回家后,听到收音机里正播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C: 小明放学回家后,感觉自己的房间刚刚被妈妈打扫干净了 D: 小放放学回家后,感觉天气非常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看到“刚好做好”的红烧肉,B中听到“非常好听”的歌曲,C中感觉自己的房间“刚刚被妈妈”打扫干净了,这三项都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而是经过了思维过程的知觉,都不符合关键词“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已经跳过了这个初级阶段,因此A、B和C均不属于感觉;D中“冷”是肤觉的基本属性,同时符合关键词“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因此属于感觉。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_____。 A: 发展公有制经济 B: 深化改革 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_____。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6.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到我国发展的重要工作日程,生态文明的实质是_____。 A: 所有的建设都要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B: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公文的语言应该是_____。 A: 庄重严谨 B: 华丽流畅 C: 威严有力 D: 古朴典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8.牛奶是健康的食品,牛奶含钙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牛奶在什么时候喝对身体最有好处?_____ A: 早晨 B: 下午 C: 晚上 D: 空腹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牛奶有催眠镇静的作用,早晨正是人们精力旺盛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喝牛奶后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反而对学习和工作不利;空腹喝牛奶,在胃中还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入肠中,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失。而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地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从而防止骨流失、骨质疏松等,所以睡前喝牛奶好;且牛奶中含有一种能够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还有微量吗啡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牛奶中的钙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所以它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因此晚上喝牛奶最有好处,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9.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_____ A: 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 B: 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 C: 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 D: 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继承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根据该法第10条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该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故本题中应当先将甲、乙的共有财产18000元分出一半给乙,然后剩余的9000元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即甲之妻乙得3000元,甲之父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故本题应选B。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10.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3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_____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A: 黄某 B: 朱某 C: 王某 D: 三人均不得当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选举法》第41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25000选民最少要有125000人参加选举方能有效。本题参加选举的人数不足全体选民的一半,故三人均不当选。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11.职业活动中,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_____。 A: 着装华贵 B: 鞋袜搭配合理 C: 饰品俏丽 D: 发型突出个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仪表端庄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姿态、仪容、举止和风度)端正庄重,是一个人外在美的因素。仪表反映人们精神状态,表现人们外部形象,是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什么场合待人接物都要表里如一,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在修饰自己仪表时要考虑其职业的特点,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A、C、D三项突出的都是个性特点,不符合职业穿戴的要求,故不选。本题正确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_____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 井冈山会师 B: 工农武装割据 C: 三湾改编 D: 中共六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要紧的不在有无信仰与圣徒,而在有什么样的信仰和为着什么的圣徒。施特劳斯说过:“到处都有文化,但非到处都有文明。”这一逻辑也适用于信仰与圣徒。恐怖主义和专制主义,论坚定的程度一点儿都不比圣徒差,想必也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这种贬低了思想的“精神”,最易被时髦掏空,空到里面什么都没有,进而又什么都可以是。 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 A: 信仰容易被时髦掏空 B: 恐怖主义者和圣徒一样 C: 有无信仰和圣徒是不要紧的 D: 信仰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要紧的不在有无信仰与圣徒,而在有什么样的信仰和为着什么的圣徒”可知,C项正确。A项偷换概念,文段中说的是“这种贬低了思想的‘精神’,最易被时髦掏空”,排除;B项表述错误,文段中说的是“恐怖主义……论坚定的程度一点儿都不比圣徒差”,排除;D项无中生有,“信仰的质量”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管理的主体是_____。 A: 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B: 被管理者 C: 实现特定目标 D: 管理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管理者领导和指挥他人的活动被称为管理活动,管理者构成了管理的主体。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_____。 A: 行政征用 B: 行政征收 C: 行政征购 D: 行政没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 A 解析: 本题首先可以排除D项。行政没收是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的强制征收,无需提供任何补偿。 此外,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因此也可以排除掉B项。 而C选项一般是通过合同方式,行政机关按照市场价格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无须进行后续安置行为。 最后再看A项,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地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提干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_____ A: 合法性 B: 合理性 C: 适当性 D: 合法性与合理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选项A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7.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