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招考聘用高层次人才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7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招考聘用高层次人才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倡导“包容性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包容性发展必须强调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意味着当前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时要:_____ A: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B: 把提高效率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C: 通过牺牲经济效率换取社会分配公平 D: 通过提高效率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包容性发展即强调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公平问题,而非效率问题.故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__。 A: 13 年 B: 15 年 C: 15年以上20年以下 D: 20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刑法》第78条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 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 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故本题答案选八。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 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 《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是解放区文学,《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C.孙犁的《荷花淀》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生活的作品;D.《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4.结语“现提请审议”适用于_____。 A: 请示 B: 报告 C: 议案 D: 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请示以请求语作结,语气中肯地再次提出请求,常用“特此请示,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以上请示,请予批准”等惯用语。B报告常用“以上报告,请审阅”。C议案结语主要用于提出审议请求。一般都采用模式化写法,言简意赅。如“这个草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提请审议。”D函,发函一般用“盼复”、“即请函复”、“请研究函复为盼”等作结;复函多用“特此函复”等结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对外国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被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的但丁所写的《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B: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C: 拜伦是与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其在《西风颂》中的著名诗句 D: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的名句,拜伦的代表作为《唐璜》,故C项错误。其余选项所述均正确。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唐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的含义是_____。 A: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B: 读书不可能会有真知灼见 C: 不要读死书 D: —切真理直接源自实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诗句要强调的是认识源于实践,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_____的原则进行,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A: 宏观调控,分级管理 B: 分类指导,统一规划 C: 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D: 宏观调控,因地制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在下列地点中,以生产瓷器闻名于世,且有“瓷都”之称的是_____。 A: 虎门镇 B: 景德镇 C: 汉口镇 D: 佛山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器闻名世界,号称“瓷都”。河南朱仙镇,古代为北方地区水陆交通和商贸重地。以民间传统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闻名。湖北汉口镇,水陆交通枢纽,明清商贾繁荣,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之美誉。广东佛山镇,明清时为南方手工业重镇。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扩张力量 C: 产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D: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加速、交通能力的发展等众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各类制成品价格也开始逐步上升,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 国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_____ A: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 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 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 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标志词“强调”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阐述了由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各国国内的消费价格指数,可知正确答案为D。其他三项表述片面,未能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1.李某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李某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至此。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门虚掩,即进去查看,与李某撞个正着。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员醒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刚刚返回单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 请回答以下11-15题 李某盗窃的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未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第24条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22条和第24条的规定,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以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故选A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市长建议对每天进人市区的私家车收取5元的拥堵费。市长说,这个费用超过了乘公交车进出市区的车费,所以很多人不会再开私家车上班,而改乘公交车。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削弱市长的结论?_____ A: 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增加开车上下班的成本 B: 对多数开私家车进人市区的人来说,在市区内停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乘公交车的费用 C: 现在多数乘公交车的人没有私家车 D: 很多开车上下班的人反对市长的计划,他们宁愿承受交通阻塞也不愿交那5元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市长由“收取5元的拥堵费超过了乘公交车进出市区的车费”得出“很多人不会再开私家车上班,而改乘公交车”的结论。A项成本增加与题干论证无关;B项指出开私家车的人停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乘公交车的费用,即表明收取拥堵费对开私家车的人不起作用,说明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从而削弱结论;C项乘公交车的人和D项的交通阻塞都与题干结论无关。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目前,家庭装修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说明_____。 A: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客观事物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前进的、上升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家庭居室装修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A正确;但题干观点并没有涉及发展的曲折性,D不符合题意要求,B、C与题干无关。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_____。 A: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讲话》中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 D: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1981年《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年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_____ A: 法律权利 B: 法律义务 C: 法律主体 D: 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概念题,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法律事实。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行政合同的主要特征是_____。 A: 当事人是双方或多方 B: 合同成立以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 合同的目的是便于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实现特定行政目标 D: 合同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参考答案: C 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