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市公安机关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08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9]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德州市公安机关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08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下列宴会座位安排符合礼法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A项,伯、仲、叔、季是兄弟从大到小的排序,按长幼尊卑的礼法习惯,A项排序正确。B项,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不应该安排在地位最低的东边;C项,胡宗宪比俞大猷和戚继光地位高,不应该安排在地位最低的东边;D项,奕䜣为亲王,地位高于李鸿章,水师提督丁汝昌地位则高于管带(舰长)邓世昌。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山东某科技企业,除了对企业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_____ A: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B: 按劳分配是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主体 C: 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科技人员的收人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说明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_____。 A: 物质决定意识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_____。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D: 决策技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低层管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中层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而髙层管理者最需要的是概念技能。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激变论”的错误在于_____。 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激变论”认为不存在量变,事物总是从一个质态一下子就变为另一个质态。事物只有在一定量的累积上才会发生质变,而“激变论”将量变与质变割裂开来。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_____自由。 A: 出版 B: 结社 C: 言论 D: 示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 自由。其中,言论自由是其他各项自由的基础,其他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补充。因此居于首要地位的是言论自由。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开门见山把新闻报道提前说出来”、“千方百计吸引启发读者让他们对这篇文章有兴趣继而阅读全文”,是用来概括_____。 A: 标题的职能 B: 导语的职能 C: 结尾的职能 D: 背景的职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既能够高度概括新闻内容,又能吸引读者读新闻。题目中的两句话正是这个特点的具体体现,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简称_____。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基本经验教训。 A: 七千人大会 B: 西楼会议 C: 北戴河会议 D: 怀仁堂碰头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地、县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一些重要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7000余人,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_____次围剿。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的时间分别是:(1)1930年10月蒋 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人,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2)1931年2 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 (3)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4)1932年 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5)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 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围剿。故本 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处于一种观点与立场远未一致的分裂状态,有时分歧还非常大。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局限。大体上看,对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的研究,走的是两条思路,一条是信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认为市场可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持“小政府”观点;另一条是信守政府干预主义理论预设,认为政府不时干预是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种相互对立的两难困境,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_____ A: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B: 新理论视野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何帮助 C: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的局限性 D: 政府职能与成本之间矛盾难解的原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接语选择题解析由提问可知为接语选择题。 最后一句提到解决这种对立的新理论方法之一就是新兴古典经济学,根据就近原则,可知下面最可能讨论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相关的内容,排除B、D;C是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否定,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C: 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 D: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和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其实质是要求各种权力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各种义务由社会成员合理承担。下列对社会公正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它就是社会正义 B: 它就是社会公平 C: 它是一种价值理念 D: 它是一个绝对概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释:C。解析:一般而言,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其实质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各种义务由社会成员合理承担,每个人都应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而要实现这种合理的分配与承担,就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公正既体现为一种价值理念,也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既可视为一种原则和标准,也可视为一种状态和结果。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_____。 A: 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B: 以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C: 以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D: 以到会代表的l/2以上的多数通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A【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关于该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这份公文应将涉及的广告案件情况作为附件 B: 这份公文应当标明相应机关的签发人,否则无效 C: 这份公文的成文日期书写规范 D: 这份公文的主送机关标注正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通报”是下行文,不需要标明相应机关的签发人,B错误。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这份公文的成文曰期应书写为“2014年12月9日”,C错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这份公文的主送机关标注不规范,D错误。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此公文应将涉及的广告案件详细情况作为附件,A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绿V客:提倡节约、环保的人,他们践行“地球一小时”的环保活动,每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行动并付诸实施,“V客”为英文“week”的英译。 假设上述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不属于绿V客的是:_____ A: 小李从本周起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邻居看到后也纷纷效仿 B: 小叶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倡导环保理念,他自己也身体力行 C: 小张上周上班不开车,本周买菜自带菜篮 D: 小王为了减肥,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节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绿V客的定义要点是:①提倡节约、环保;②每周选择一个行动并付诸实施。A、B、C三项都符合定义;D项减肥、节食不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