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台山市妇女联合会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8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江门台山市妇女联合会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称为一国的_____。 A: 国内生产总值(GDP) B: 国民生产净值(NNP) C: 国内生产净值(NDP) D: 国民生产总值(GNP)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得到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符合通报标题撰写要求的是_____。 A: 《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通报》 B: 《南宁市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C: 《江苏省关于进行第二次全省经济数据普查通报》 D: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查处情况的通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主要内容或发文目的)、文种三部分构成。A错误。通报按内容可分为表彰性通报、情况通报、批评性通报。通报对受文对象主要起感召、宣传和教育作用,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不宜作为通报的内容。通报的目的在于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推动和指导工作。故BC中的事项并不适宜选用通报这个文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公文标题《XX省交通厅关于同意XX公路局修复X收费站的函》出现的错误是_____。 A: 缺少文种 B: 生造文种 C: 错用文种 D: 混用文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文种的使用。从公文标题可以看出这是省交通厅对XX公路局的发文,双方是隶属关系,故不应该用函,而应用批复。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_____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全体公民 B: 全体人民 C: 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 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 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人除外。据此可知,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在听取人民的意见的基础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居民身份证的决定,自2012年1月1日施行。这表明_____。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 B: 政府要加强依法行政 C: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D: 人民能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此题考查的是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节立法权限 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1年10月29日通过。说明通过的是法律而不仅仅是事项,所以应该为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 是决定权还是立法权?要看通过的内容。如通过了xxx法律的决定,内容是法律,是立法权。如果是事情则是决定权,如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决定权。注意关键词:法还是事。 故答案A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有人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不再是博弈,而是合作,不再是掰手腕,而应该是握手。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依据是_____。 A: 双方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B: 双方的综合国力水平相当 C: 双方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 D: 双方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目前,中美两国在贸易、能源、环境、反恐、防扩散、执法等双边领域均有共同的国家利益,正是基于此,对于今天的中美两国强调的应该是合作,而不再是博弈,故选D。 7.在短期内,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是_____。 A: 总需求管理的政策 B: 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C: 刺激技术进步的政策 D: 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经济波动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失衡,平抑波动的直接途径是对社会总需求的管理。B、C、D三项都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哪项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_____ A: 修改宪法 B: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D: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某民航飞机飞行在6个民航站之间,那么共有多少种机票?_____ A: 4 B: 1 C: 2 D: 3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趣味数学问题 解析 设A<B<C<D<E,则必有A+B=17,A+C=25,C+E=42,D+E=45。两两相加,应该有10个数值,因此必有两个重复值。这10个数值相加,必为4的倍数,将题中8个数值相加得261,除以4余1,因此另外两个加和必然除以4余3,重复的两个数在28、31、34、39中,因此这两个数为28、39或28、31,28必为重复值,可知B+C=A+D=28,所以,A=7,B=10,C=18,D=21,E=24,能被6整除的有18、24两个。故正确答案为C。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政府在履行_____。 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卫生事业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11.公文中常用“经、兹、查”等词属于_____。 A: 称谓用语 B: 经办用语 C: 征询用语 D: 引叙用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公文中常用的事务性词语有:称谓用语:本(第一人称)、该(第三人称);经办用语:兹经、业经。引叙用语:前接、近接;期请用语:即请查照、希即遵照;征询用语:当否、可否、是否可行。故本题答案为B。 1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煮粥的时候加点白莲,可防治失眠 B: 大蒜性温,阴虚火旺及慢性胃炎、胃溃疡病患者适宜多吃 C: 不能同时吃红薯和香蕉 D: 不喝一次性纸杯装的第一杯热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阴虚火旺及慢性胃炎、胃溃疡病患者慎食。B项说法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选项中,对青菜的生长有危害的是:_____ A: 蚯蚓 B: 蜗牛 C: 蜜蜂 D: 屎壳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蜗牛以植物叶和嫩芽为食,因此是一种农业害虫。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_____ A: 被动发文 B: 主动发文 C: 是对报告的批件 D: 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批复的特点是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被动性;明确的针对性。 15.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鱼米之乡”,而没有像同纬度其他地区那样形成沙漠,主要原因是受_____ A: 长江影响 B: 海洋影响 C: 寒潮影响 D: 季风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考点:中国的气候,季风 试题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夏季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从而没有像同纬度其他地区那样形成沙漠,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气候,季风 16.县政府要将省政府的公文向所属的部门和乡、镇传达,所使用的公文应是_____ A: 转发性通知 B: 批转性通知 C: 指示性通知 D: 发布性通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本题不属于批转性通知,而属于转发性通知。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7.下列属于奖惩性决定正文的开头部分内容的是_____。 A: 分析评价 B: 做出决定 C: 概述情况 D: 希望或号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 奖惩性决定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①概述先进事迹,表明通报发出单位对通报事项的态度;②指出先进单位或个人的主要做法经验,或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并分析事件的意义;③提出要求和希望,号召大家学习。其中奖惩性决定正文的开头部分是情况概述。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中国近代把香港和台湾割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A: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 L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842年8月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1895年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_____。 A: 语词概括的出现 B: 直观概括的出现 C: 动作概括的出现 D: 感知概括的出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标志 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20.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_____。 A: 不起任何作用 B: 起促进和延缓作用 C: 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 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偶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是有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