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寿光市融媒体中心招考聘用播音员主持人2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7】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潍坊寿光市融媒体中心招考聘用播音员主持人2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_____。 A: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从而完成了一个周期。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_____。 A: 对称性 B: 左右手的不同功能 C: 不对称性 D: 分辨左右的意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文段先叙述左右手在吃饭时的不同功能,后又进一步指出“区分左右……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由此,文段意在强调“不对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称为_____。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的主观方面 C: 犯罪的客体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小刚因甲行为被给予警告的处分,因乙行为被给予降低岗位等级的处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应合并执行这两个处分 B: 应执行降低岗位等级的处分 C: 执行的处分期应为18个月 D: 执行的处分期应为12个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9条第1款规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开除以外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但处分期应当按照一个处分期以上、两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据此可知,排除A项,B项应选。该规定第6条规定:“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故排除C、D项。 本题所属考点-《事业单位知识》 5.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下列关于公开审判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 A: 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审理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 B: 民事案件一律公开审判,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判 C: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宣判 D: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3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故A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 《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刑事诉讼法》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故C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韩国和日本将共建直径2000公里的超大型射电望远镜,下列关于射电望远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经典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 B: 从天体投射来并汇集到望远镜焦点的射电波,必须达到一定的功率电平才能为接收机所检测 C: 对厘米波和毫米波观测,需用金属网作镜面 D: 目前的检测技术水平要求最弱的电平一般应达10~20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射电望远镜对米波或长分米波观测,可以用金属网作镜面;而对厘米波和毫米波观测,则需用光滑精确的金属板(或镀膜)作镜面。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网络说客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认知混乱,误导价值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 的稳定和谐,一些地方发生的恶性群体事件,往往正是由个别人故意起哄造谣,煽动群众过激 情绪,进而导致矛盾升级,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_____。 A: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网络说客 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矛盾升级,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体现,A项正确。B项“左右社会发 展方向”说法错误,C项说法明显不对,D项错误的社会意识也会影响社会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参加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60名学者中,亚裔学者31人,博士33人,非亚裔学者中无博士学位的4人。 根据上述陈述,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亚裔博士有几人?_____ A: 1人 B: 2人 C: 7人 D: 8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者有60名,亚裔学者31人,则非亚裔学者为29名。又非亚裔学者中无博士学位的有4人,则非亚裔学者中有博士学位的为25人。结合题干中共有33位博士,因此亚裔博士为8人。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东北某市一建筑工地在施工中,将埋藏在地下的装有有毒物质的罐体损坏,导致罐内有毒物质泄漏,附近居民发生大面积中毒事件。那么,有关部门应如何处理?_____ A: 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专家对中毒事件进行评估,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B: 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应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C: 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D: 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6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应急预案的建议。”第27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所以,只有D项的说法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 A: 小麦、水稻、薯类、玉米 B: 水稻、薯类、小麦、玉米 C: 水稻、薯类、玉米、小麦 D: 小麦、薯类、玉米、水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种植面积的最大值分别为40%、80%、60%、70%,故正确选项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调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_____是为领导部门了解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而进行的调查。 A: 定性调查 B: 基础调查 C: 深度调查 D: 专项调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定性调查是指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的调查。深度调查是在完成了基础的调查后,进行的深化的调查。专项调查是具有目的性的、专项性的调查。根据题目,了解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的调查是基础性的调查,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好几次听见电台主持人问节目参与者 “你叫什么”,我很反感。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回答说”我叫毛毛“,或者“我是珍珍”,那倒也显得有些亲切。但对方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年人,这种问法就显得太粗鲁。我国的语汇是很丰富的,传统的“请问尊姓大名?”、“台甫是?”或白话一些,“请问您的姓名?”,这不是迂腐而是应有的文明礼貌。我们应把警察审问罪犯时的第一句话”你叫什么?“和日常交往的语句区别开来。 根据本文,问人姓名时应该考虑对方的_____ A: 性别 B: 职业 C: 年龄 D: 态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为非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文段通过有关“小孩”、“成年人”问法的对比叙述,指出中国词汇是很丰富的,应使用应有的文明礼貌用语,而不让人“很反感”的用语,必须是和人的年龄相符合,故C正确。 文段中并没有支持ABD项观点的描述。故正确答案为C。 13.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 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在A项中,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也规定了人们的义务,因而是两面性:而道德侧重于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因而道德具有一面性。法律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以国家作为后盾,通过外在的强制来执行,而道德主要依靠的是人们自觉遵守,因此B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明显正确。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下列有关法的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的是_____。 A: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可以调整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 B: 法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C: 从本质上讲,法是人类主观意志的产物 D: 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出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并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因此人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C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因此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_____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A: 职务方面的权益 B: 物质方面的权益 C: 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 救灾扶贫 参考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