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高青县花沟镇政府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2)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淄博高青县花沟镇政府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明朝时期,兴起于江南地区的_____达到鼎盛,对此后的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A: 昆曲 B: 京剧 C: 越剧 D: 豫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经济学家用来说明收入或财产状况的图形是_____。 A: 库兹涅茨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洛伦兹曲线 D: 希克斯替代曲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库兹捏茨曲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人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即通货膨胀率髙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髙。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人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希克斯替代曲线用来表示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后,而令消费者名义收人不变情况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我国的四大名亭分别是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和_____。 A: 半山亭 B: 湖心亭 C: 枫林亭 D: 风波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醉翁亭在安徽滁县琅琊山。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时,他常与宾客饮酒于亭中.自称“醉翁”,起名“醉翁亭”。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西南,初名“江亭”,后因唐代诗人自居易的诗句“更待黄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为“陶然亭”。爱晚亭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后人取唐代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称为“爱晚亭”。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心的小岛上,又叫振鹭亭。明张岱在《西湖梦寻》里赞美湖心亭的风姿说:“游人希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其伟观也。”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_____。 A: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B: 发行央行票据 C: 买进政府债券 D: 提高再贴现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如果央行买进政府债券,则资金就会流向社会,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增强,所以C项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而非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他三项均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_____。 A: 简单协作 B: 小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是描写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的景象。整首诗出满了浓郁的乡村气息。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科学家预测天气远比三国时的诸葛亮借东风要难。早期的大气科学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引起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 巴西与美国可能有着相似的气候特征 B: —些小生物对全球的气候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C: 整个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此处的气候可以影响彼处的气候 D: 改变全球气候的因素很复杂,一些看似微小的因素可能也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理解“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引起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这句话。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A、B两项仅着眼于从字面上理解句意,不正确,排除。句子强调的是巴西上空“小小的蝴蝶”对美国德克萨斯州气候的影响,D项最贴切理解句意,为正确答案。本题也可直接通过“蝴蝶效应”这一名词解题。 【知识链接】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敬天、明德、保民思想的提出者是_____。 A: 孔子 B: 周公 C: 韩非子 D: 柳宗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敬天、明德、保民思想是一种敬天命的观点,已有了伦理道德的内涵。系统阐述此思想的是周公。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某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克瑞格公司在为其新工厂招工时故意歧视那些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该经济学家的证据是,新工厂雇用的员工均没有参加过工会联盟,以下_____项是该经济学家的论证所必须假设的。 A: 新工厂雇用的工人中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没有一个是工会的组织者 B: 克瑞格的招工人员并没有询问来新工厂找工作的人是否参加过工会 C: 在克瑞格的一些竞争者的工厂中,工人大部分是工会成员 D: 适合新工厂工作岗位的潜在候选人中,包括克瑞格雇用的人中,有一些人参加过工会联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论证中加强论证部分。首先找到这道题的论点:克瑞格公司在为其新工厂招工时故意歧视那些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C项,如果其竞争者中有工会成员,说明应聘者中会有工会成员,但其公司没有雇佣参加工会的人,对论点有加强作用,是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A项提到的是组织者,题干没有提到,属于无关选项。B项对论据有削弱作用。D项削弱了论点。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发生了如下历史事件:①武昌起义;②广州黄花岗起义;③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内阁总理。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革命党人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1911年10月10目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并取得胜利。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要他从前线回京,筹组“责任内阁”。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16日组织新内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调查报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_____。 A: 政策性强 B: 纪实性强 C: 综合性强 D: 指导性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调查报告的特点,即针对性强和纪实性强。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1.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原因,造成他人损失而自身获得利益的行为。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不当得利的是_____。 A: 今年小夏业绩突出,年终获得3万元奖金 B: 许某去银行取款,发现自动取款机上有数张百元钞票,他看周围没人,顺手将钱放进自 己的包里 C: 出租车驾驶员江某发现乘客丢失一皮包,里面有数万元现金和各种信用卡,后来通过公 司交给了失主。为了表示感谢,失主给江某2 000元奖金 D: 研究生小魏帮助导师完成了课题,导师给了他5000元劳务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不当得利定义的关键信息为:造成他人损失而自身获得利益的行为。A项年终奖、C项感 谢的奖金、D项劳务费均未体现出定义的关键信息。B项符合不当得利的定义。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美国睡眠专家设计了一项测试,让志愿者在睡眠实验室里连续度过13个夜晚。前4个夜晚,志愿者每晚能睡足8小时;接下来6天,他们的睡眠时间缩短至每晚6小时;最后3个晚上,志愿者出现“补觉”现象,每天要睡10小时。测试结果显示,持续几天睡眠不足后,志愿者反应速度变慢。补觉后,虽然感觉头脑清醒一些,但仍行动迟缓、笨拙。由此可见,连续工作一周、睡眠不足后,用3个晚上补觉可以改善困倦的状况,但是不能改善缺觉对认知功能造成的累积影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_____ A: 很多志愿者难以适应睡眠实验室的环境,晚上经常做梦 B: 志愿者平时习惯的睡眠时间不等,平均睡眠时间为每晚6小时 C: 实验前后对志愿者进行大脑功能扫描,发现大脑结构并无明显异常 D: 补觉后让志愿者进行反应灵敏度测试,多数人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平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结论是补觉不能改善睡眠不足对认知功能造成的累积影响。A、B两项是无关项;C项实验前后对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对结论无影响,不能加强题干观点;D项测试结果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故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_____ A: 血液循环学说 B: 电磁感应现象 C: 科学原子论 D: 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血液运动“潮汐说”,使生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血液循环学说不属于第一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产生时间一致 B: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产生时间一致 C: 并非所有的未成年人都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因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而有所影响,所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产生时间并不一致,A项错误。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于法人设立,终结于法人解散,所以B项正确。C选项正确,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选项正确,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本题属于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下列批复引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_____。 A: 你局来文收悉 B: 你局××(2001]×号文《关于×××的请示》收悉 C: 你局上月报来的请示收悉 D: 你局《关于×××的请示》(××[2001]×号)收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加括号引发文字号。 [/content]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如何_____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_____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哲学中_____着极深的智慧,有人曾佛教徒是站在人类辩证思维的高级发展阶段。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