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太谷白塔医院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2}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晋中太谷白塔医院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_____。 A: 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占少数,最广大的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_____。 A: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 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 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 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即必然性的认识愈深刻、精确,他的改造世界的实践就愈自觉、主动,因而也就愈自由。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越大。而“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与这句话是同样的意思。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3.国家物价管理部门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是在运用_____进行宏观调控。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计划手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宏观调控通常采取的手段有三种:(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据此排除D项。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故排除A项。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的的一种手段,故排除B项。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故C项应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职业道德活动中,符合仪表端庄的是_____。 A: 鞋子衬衣搭配合理 B: 着装华贵 C: 饰品俏丽 D: 浓妆艳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仪表端庄可以理解为仪容仪表清新朴素,衣着整洁得体。其他几项都不符合仪表端庄。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人际交往是不少人头痛但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交往艺术作为一门学问,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苏格拉底说:你要想左右天下,你就必须先学会左右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如何把握自己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有效的沟通文中“左右天下”是指_____。 A: 掌控天下权力 B: 在交往中控制别人 C: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D: 显示强势的自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文段中引用苏格拉底这句话是为了说明: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地把握自己很重要。所以,“你要想左右天下”在本段话中的意思是“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即C项。A项是苏格拉底的话的原意,没有联系本文段;B项程度过重;D项为无关项。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如果张某向市公安局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要求判决市公安局履行复议职责,而其他法院已经判决民警行为违法,则法院应当作出的判决是_____。 A: 判决维持被告的不作为 B: 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C: 判决被告限期履行复议职责 D: 判决确认被告的不作为违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一)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 本案中民警行为已被其他法院判决违法,再判决市公安局履行职责也没有意义,所以,D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_____。 A: 司马迁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司马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写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以下哪个问题?__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有技术上的需要”就是指实践过程产生的待解决的新问题;它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实践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认识,体现的就是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也就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用冰取火,是把冰块削成_____。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三角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把冰块削成一个类似于凸透镜时,正对太阳,会有焦点,在焦点下放一张纸,如果太阳光够强,那么就可以使纸燃烧。比较起来,圆形最接近于凸透镜,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超市柜台货物的价格标签反映的是货币职能中的_____。 A: 流通手段 B: 贮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价值尺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货币的职能分为:(1)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不用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支付手段:延期支付和钱货分离;(4)贮藏手段;(5)世界货币。超市柜台货物的价格标签反映的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服装厂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_____ A: 168 B: 188 C: 218 D: 24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 考点 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 由题意,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的上衣和裤子的比例为4:7,要使生产的服装套数更多,则最终生产的上衣和裤子数量要相同,所以生产上衣和裤子的工人比例为7:4,有66名工人,则生产上衣的工人数量为66×7/11=42,生产裤子的工人数量为66×4/11=24,生产服装数量最多等于42×4=168。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2.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_____独立行使。 A: 人民法院 B: 审判员 C: 合议庭 D: 审判委员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3.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上行文。在这种公文中行文机关_____。 A: 可以要求上级对报告的质量表明态度 B: 可以借此机会要求上级对某个问题作出答复 C: 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D: 可以向上级提出解决某个亟待办理问题的申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是_____。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 C: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质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事物从量变开始,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从而引起质变。题干中指出,在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时,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要避免事物的变化超出度的范围,避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如今,手机已是更换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_____。 A: 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B: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C: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D: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规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首先,BD选项与题干所述内容无关,故排除。其次,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手机支付、游戏等成为文化现象,但并非这种时尚文化成为手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而是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互相交融。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了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_____ A: 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 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C: 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D: 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先讲科普文章要靠作家写得好才能激起公众兴趣,即文学能够促进人们追求科学、探讨科学,继而讲到科学发展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这是两者互相激励作用的表现,可知B项表述正确。A、D两项片面,可排除;C项“依赖"表述绝对化。 故正确答案为B。 17.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人,这说明_____。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应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18.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下列搭配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_____ A: 东北平原——放牧牛羊 B: 内蒙古高原——种植水稻 C: 江南丘陵——发展茶园 D: 塔里木盆地——发展林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