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招考聘用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3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招考聘用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人社部向陕西省人社厅发送_____。 A: 平行文 B: 直达行文 C: 上行文 D: 下行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社部与陕西省人社厅属于上下级关系,使用下行文。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这反映的评价观是_____。 A: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泵” B: 评价应该关注过程 C: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D: 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中的尺子比喻的是评价标准,多一把尺子即多一个评价标准,体现了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的评价观。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推理通常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即根据某种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例证,得出关于该个别性例证的新结论。归纳推理则从一定数量的个别性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但更精确的说法是: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即前提真能够确保结论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 最能准确地体现这段话的本意的是_____ A: 推理是研究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科学 B: 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也是唯一可以用于指导实践的推理方式 C: 这段文字概括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所在 D: 推理实际上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工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阐述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定义,目的在于说明二者的区别。A选项是主要说推理的特征,是片面的,故排除;B选项只说到演绎推理一种推理方式,也是片面的,故排除;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故排除。只有C选项完整正确地归纳了文段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4.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是_____。 A: 农民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无产阶级革命 D: 反帝革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本题所属考点-《毛概》 5.这份公文的成文日期正确的书写方式是_____。 A: 2011年1月20日 B: 2011年一月二十日 C: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D: _零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C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〇”。 自2012年新的公文条例实施后,应选择A选项。但考虑到本题考试时间为2011年,故C选项在当时情况下应当选。特此说明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_____。 ①商鞅变法②戊戌变法 ③日本明治维新④罗斯福新政 ⑤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性决定了其最终结果,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只能算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排除②、④,可选出A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情理是指人的通常心理和事情的一般道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规则或经验法则。下列属于情理的是_____。 A: 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B: 案件的事实和具体情节 C: 公众普遍认为天经地义的一些权利 D: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辨是非、明事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情”是指人之常情,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能这方面,如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等;“理”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指基于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民众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等。第二种是天理,即天道,是贯通天然与社会的普遍原理,或者说是天然界、人与社会共同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律。第三种是指完全建立在人道基础上的公理,如人的理解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人总要为他的生存和发展作出铺排、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等。而“情理”是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指人的通常心理和事情的一般道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规则或经验法则。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8.—百多年来,现代语言科学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个时期的代表。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_____ A: 现代语言学发展了一百多年 B: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 C: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D: 现代语言学经历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三大时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段介绍了现代语言科学的三个重要时期及其代表。选项中提到“三个时期”的只有D,故当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_____。 A: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10.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_____。 A: 甲,13周岁,初中生,因网瘾成性杀死亲生母亲 B: 乙,18周岁,在校大学生,驾车撞死路人并逃逸 C: 丙,25周岁,公司职员,遭人抢劫奋起反击,将抢劫者打伤 D: 丁,35周岁,警察,强行征用路人的私家车追捕网上逃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A项错误。C项属于正当防卫,不是犯罪,不选。D项不属于犯罪行为,不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项中乙符合要求,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_____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符号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下位学习概念的考查。 本题所属考点-知识的学习 12.关于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民事责任是一种利益 B: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C: 民事责任就是民事义务 D: 民事责任须由行为人自己承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a项说法错误。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责任为辅。B项正确。任何民事主体都要依法承担一定的民事义务,而民事责任作为民事违法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则不是任何民事主体都要承担的,即是说民事义务承担者的范围远大于民事责任承担者的范围。C项错误。民事责任并非一定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尤其在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的监护人时,则是由监护人而不是行为人本人承担民事责任。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根据此调查,薄荷口味牙膏:_____ A: 更受女性欢迎 B: 更受男性欢迎 C: 二者相同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统计图,女性喜欢薄荷口味牙裔的比例高于男性,选A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没收财产以前的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_____。 A: 可以偿还 B: 酌情偿还 C: 应当偿还 D: 不予偿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法》第60条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_____。 A: 行政调节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B: 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C: 应该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D: 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文段主要表达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中行政调节方法的运用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即存在局限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文段论述的主题是“行政调节方法”,第一句话中的“政策和制度”是作为引子出 现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排除B、D。C项中的“取代”一词过于绝对,行政调节方法存在局限性,可以用其 他调节方法加以补充协调,而不是直接取代。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_____的创办。 A: 《国故》 B: 《青年杂志》 C: 《创造周报》 D: 《东方杂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当期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_____ A: 太阳能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太阳能的使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袁隆平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还被美国科学院聘为院士,人们称其为与大地贴的很近的育种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的诗句就是对他贡献的高度评价,他有一句名言说:书本上种不出水稻。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在告诉人们_____。 A: 深人实际就会取得成功 B: 实践是获得真知的源泉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书本上种不出水稻”说明的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深人实际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深人实际之后并非必然取得成功,不选。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一国两制”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形式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