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10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10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内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二、说教材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迅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等都运用了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化意识。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根底上,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仔细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的编排结构比拟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例2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让学生经历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教材这样安排,考虑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为什么要找次品?5个次品是否难度过大?找次品平均分成三份是学生在观察9个待测物品的测量过程中,比拟得出的,“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是否会更多呢?   基于上述考虑,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根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通过观察多个待测物品时,让学生体会到最优化策论的成因。   三、说教法   在教材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教材比拟重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探究。确实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迅速到达多种策略的有效补充。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该教材内容偏难,如果仅通过交流,势必优秀生言之灼灼,而后进生听之糟糟。因此我在执教时选用了学生安静思考,人人动手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再视情况交流。在反应中逐步得到提高。   四、说设计   〔一〕课前游戏。课前游戏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至少需要多少次的含义,为新课教学扫清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出现不必要的过多的纠缠。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三〕、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根本方法。〔安排了3个层次〕   首先安排了从3个正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来,就是从3瓶菠萝片中找出一瓶少了3片的〔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也为下面探究如何找次品作好铺垫,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增加课前准备题三瓶中找次品,利于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考虑照顾到中下层次学生。〕   紧接着我刻意安排了4这个环节〔设计意图:多了4这一环节,它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研究5和9中找次品打根底,看似渺小,其实起奠基作用,让学生感悟从4个中找就要比3个中找多了1次。为接下去表达划归的数学思想做准备。也为最正确策略的成因探索埋下伏笔〕   最后安排5个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方法。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个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最正确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如果是3的倍数的数,为什么要分成3份,以及为什么而且要平均分成3份对最正确策略的成因作出推理和解释。接着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规律解决27、81、243个…中去找次品。让学生感悟这里其实有规律可寻。   〔五〕、留与悬念,课余激发探索兴趣。   这里主要探索非3倍数的最正确策略并且完善找次品的规律,即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尽量平均分成3份,保证有两份数量相同,并且只和第三组差1个,所用的次数是最少的。这是否是最优的方法   〔六〕、学习反思:   对全课进行输理,回忆找次品的方法和最正确策略。   五、说体会   教完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个难度的教材,教到什么度是适宜的?对于最正确策略的成因还有没有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相通的解释方法?教师的反应怎么样能更有层次一些?课上下来还是觉得问题多多,但自己觉得还是在云里雾里。很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帮助和指点。谢谢各位!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拟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根底。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根底,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及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兴趣为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开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问题,揭示课题。   由生日蛋糕做引子,用分数的知识来获取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揭示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指导引领下自主探究知识领域。真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例1例2的自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表达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另外加之交流讨论,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三、稳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根底题、深化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表达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施上看,大局部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符合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探索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重点探究“为什么这样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处于欲言不能,欲罢不止的亢奋状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从而达成共识。在练习材料的选取上我以“有效性〞为前提,设计表达了“密度〞和“梯度〞的特点。另外又注意了开放性,关注学生思维个性化的彰显,从而实现“差异性〞。最后的延伸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犹在〞。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这局部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根底知识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那么运算的根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学生定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开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拟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 为此,课前我对局部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 “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那么:直观性原那么、启发性原那么和循序渐进原那么。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四、基于活动定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政府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