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的分类与控制方法(107页PPT)

举报
资源描述
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n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 2、掌握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 3、了解成本控制方法 4、熟悉成本分析方法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n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分析方法。2、教学难点: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控制方法。n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课时安排:总课时8课时,其中讲授6课时,实训2课时。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n【案例【案例导读导读】英特尔为了迎合$1000元以下计算机市场的增长需要,决定采用目标成本。具体而言,英特尔公司非常关注特定部件如存储器的成本。英特尔计划拆除原有的存储器,安装一个简易的奔腾n版本。存储器的拆除将使每个奔腾从$103的制造费用中节省$15。现在通过目标存储器,英特尔公司满足了低价位计算机市场的新预期价格。相应的变动是,英特尔正在寻求在其他计算机部件如微型电器设备上降低成本的方法。新的微型电路设备更简单,成本更低。公司将更有效地同Cyrix公司等公司竞争。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n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费用管理概述成本费用管理概述n第二节第二节 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n第七章第七章 小结小结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费用管理概述成本费用管理概述n一、成本费用概念一、成本费用概念n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一、成本费用概念一、成本费用概念n成本和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n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第一,计算范围不同。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来看,一般是费用发生在先,成本计算在后,费用是按整个企业计算的,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第二,计算期间不同。费用是按会计期间划分的,一般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而成本是按一定对象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的。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n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n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n(1)产品生产经营成本n(2)期间费用(1)产品生产经营成本n生产经营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支出。n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2)期间费用n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期间费用不计人产品生产经营成本,而是按照一定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进行汇总,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n工业企业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n(1)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n(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n(3)其他分类(1)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n按费用的经济内容,生产经营费用可划分为若干要素,称为生产经营费用要素。n具体可分为以下各项: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工资 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n一部分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n另一部分项目,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构成企业的期间费用。(3)其他分类n按照费用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n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n按照费用能否被某一责任单位所控制,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第二节第二节 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n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n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n(一)成本预测n(二)成本预算(一)成本预测n1、成本预测的内容n2、目标成本预测1、成本预测的内容n成本预测是确定目标成本和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成本预测本身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来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n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有:(1)、新建和扩建企业低成本预测 (2)、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 (3)、新产品的成本预测 (4)、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n成本预测通常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提出一个目标成本草案;(2)采用各种专门方法,预测本企业在当前实际情况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并算出预测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3)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拟定出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力求缩小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4)对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经济效益最佳的降低成本方案,并据以制定正式的目标成本,做出成本的最优决策。从预测的期限来看,成本预测可分为长期预测(三年、五年)和短期预测(月、季、年)。比较普遍的是在编制年度成本计划时预测年度成本计划指标。2、目标成本预测n(1)目标成本的确定n(2)目标成本的分解n(3)成本预测分析的专门方法(1)目标成本的确定n制定目标成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则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成本目标。其计算公式如下:预测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应纳税金-预测单 位产品目标利润或: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单位售价(1-税率)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可比产品。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计划期预 期成本降低%)(2)目标成本的分解n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按产品的结构分解 按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 按产品成本的经济用途分解(3)成本预测分析的专门方法n对成本进行预测分析一般都是根据成本的历史数据,并按照成本的习性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预测成本发展的趋势。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成本发展趋势用y=a+bx的直线方程式来表示。在这方程式中,只要求出a与b的值,就可以从这个直线方程中预测在任何产量(x)下的产品总成本(y)。n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高低点法 加权平均法 回归分析法高低点法n高低点法即选用一定时期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先求出单位变动成本b,然后再求得固定成本总额a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y=a+bx;y=bx;b=y/x 再以b的值代入高点(H)或低点(L)业务量的成本方程式即可求得a:a=yh-bxh或a=yi-bxi,b与a的值求得后,再代入计划期(P)的总成本方程式即可预测出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预测计划期产品总成本(yp=a+bxp)预测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n例:假如文莱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从它最近一年的历史成本数据中获悉该公司产量最高的月份为12月,共生产10000件,其总成本为250000元。若计划年度一月份的产量为20000件,预测其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各为多少?摘要高点(12月份)低点(4月份)差异()业务量(x)件10000件6000件x=4000件总成本(y)370000元250000元y=120000元解:把上述有关资料列表如下:b=y/x=30元代入高点:a=yH-bxH=370000-(3010000)=70000元代入低点:a=yL-bxL=250000-(306000)=70000元预测计划年度一月份产品的总成本=a+bxp=70000+(3020000)=670000元预测计划年度一月份产品的单位成本=33.50元加权平均法n加权平均法即根据过去若干时期的固定成本总额及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其距计划期逾近,对计划期的影响逾大,故所加权数就应大些;反之距离计划期越远,对计划期影响较小,所加权数就应越小。它的计算公式如下:y=a+bx 预测计划期间总成本(y)=+(w代表权数)此法适用于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具有详细的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的数据,否则就只能采用上述的高低点法,或后面即将介绍的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由线性方程y=abx可推导:将a、b值带入 y=abx,求得总成本。(二)成本预算n1、制造费用预算n2、期间费用预算1、制造费用预算n制造费用预算指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的一切生产费用的预算,列示了所有间接制造项目的成本。n这一预算的编制基础也是生产预算,但是,它比材料预算和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要复杂,主要是由于制造费用中既有固定费用,也有变动费用;既有付现成本,也有沉入成本(即以前费用摊销数)。(如某公司2004年直接人工预算表)项目 时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年度合计生产量 2400 6000 5600 2000 1600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总需用小时数 36 90 84 30 240每小时平均工资 10 10 10 10 10人工成本合计 360 900 840 300 24002、期间费用预算n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为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在实行制造成本法的条件下,这些费用不计人产品成本,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表74 某公司2000年度销售及管理预算表 单位:千元 项目时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年度合计预计销售量 2000 6000 6000 2000 16000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005 005 005 005 005总变动费用 100 300 300 100 8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工资 35 35 35 35 140(2)广告费 10 10 10 10 40(3)折旧费 15 15 15 15 15(4)保险费 0 0 15 0 15(5)差旅费 5 5 5 5 20固定费用合计 65 65 80 65 275销售及管理费用合计 165 365 380 165 1075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n(一)成本控制概述n(二)成本分析(一)成本控制概述n1、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程序n2、成本控制的标准n3、成本控制的手段n4、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n5、成本控制的形式-标准成本控制n6、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程序n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n成本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基本程序:(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2)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3)确定差异;(4)消除差异。2、成本控制的标准n(1)目标成本n(2)计划指标n(3)消耗定额n(4)费用预算(1)目标成本n目标成本是在预测价格的基础上,以实现产品的目标利润为前提而确定的。(2)计划指标n在编制成本计划后,可以成本计划指标作为成本控制标准。为了便于掌握,还应根据需要将计划指标进行必要的分解。以分解后的更加具体的小指标进行控制,可使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和各有关具体人员,并把成本控制与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紧密结合起来。(3)消耗定额n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各项消耗定额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生产某种产品或零部件而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标准,它包括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定额等,凡是能制定定额的,都应制定出消耗定额或支出标准。用这些定额或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人力消耗,是保证降低产品成本的必要手段。(4)费用预算n对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开支,一般采用经费预算作为控制标准。特别是对那些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间接费用,更需编制费用预算。应当指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成本控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各种标准的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