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坪联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坪联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有机物H3H===CH—≡CH中标有“·”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 (     ) A.sp、sp2、sp3  B.sp2、sp、sp3   C.sp3、sp2、sp  D.sp3、sp、sp2 参考答案: C 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参考答案: C 略   3.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 <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研究 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SO42- + H+ + Ba2+ + OH-=BaSO4↓+ H2O B.少量小苏打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HCO3-+Ba2++OH- = BaCO3↓+H2O C.硫氢化钠发生水解:HS-+H2OH3O++S2- D.FeS固体加入到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  2Fe2++2H++H2O2=2Fe3++2H2O 参考答案: B 略 5.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⑤④②   C.③②①⑤④   D.⑤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 A 略 6.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A和2LB,发生如下反应:3A(气)+2B(气)xC(气)+yD(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将0.6LA、0.4LB、4LC、0.8LD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y的值分别为  A.x=3  y=1                                               B.x=4   y=1      C.x=5  y =1                                              D.x=8   y=2 参考答案: C 略 7. 某温度下重水中存在电离平衡D2OD++OD﹣,D2O的离子积常数=1.0×10﹣12,若pD=﹣lgc(D+),该温度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1molNaOD溶于重水制成1L溶液,pD=13 B.将pD=4的DCl的重水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pD不等于6 C.向30mL0.5mol?L﹣1NaOD的重水溶液中加入20mL0.5mol?L﹣1DCl的重水溶液,所得溶液pD=11 D.pD=10的NaOD的重水溶液中,由重水电离出的c(OD﹣)为1×10﹣10mol?L﹣1 参考答案: A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D2O的离子积常数=1.0×10﹣12,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分析,pD=6为中性,联系酸碱混合计算解答. 【解答】解:D2O的离子积常数=1.0×10﹣12,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分析,pD=6为中性. A、溶液中c(OD﹣)=0.1mol/L,则c(D+)=1.0×10﹣11,pD=11,故A错误; B、pD=4的DCl的重水溶液中c(D+)=1.0×10﹣4,稀释10倍后c(D+)=1.0×10﹣5,pH=5,故B正确; C、混合溶液中c(OD﹣)==0.1mol/L,则c(D+)=1.0×10﹣11,pD=11,故C正确; D、NaOD溶液中的D+全部有水电离出来,pD=10,说明水电离出的c(D+)=1.0×10﹣10,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故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D﹣)=1.0×10﹣10mol/L,故D正确; 故选A. 8.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参考答案: A 略 9. 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O2)=0.01 mol·L-1·s-1 B.v(NO)=0.008 mol·L-1·s-1 C.v(H2O)=0.003 mol·L-1·s-1 D.v(NH3)=0.002 mol·L-1·s-1 参考答案: CD 略 10.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Cu(OH)2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 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C、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B 略 11. 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铝粉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2Fe3+ +3H2↑ B.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 +Cu2+ = Cu +Fe2+ C.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 +H+ = Mg2+ +2H2O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 + 2H+  = CO2↑ +  H2O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 C.在SiO2晶体中,Si原子与Si—O键数目比为1:2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参考答案: A 14.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B.NH3易液化 C.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    D.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环状聚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的沸点是20.8℃,它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氧化产物的沸点是117.9℃,从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乙醛水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 (C2H4O)nnC2H4O+热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先分离混合物得到(C2H4O)n,基本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                                          . (2)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久置的乙醛是否被氧化(写出简要操作步骤、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                                                                 . (3)当n=3时,试写出(C2H4O)n的结构简式                  . (4)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液体是(C2H4O)n和6mol/L H2SO4的混合物,锥形瓶中盛放蒸馏水,加热混合物至沸腾,(C2H4O)n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中. ①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      (填“a”或“b”). ②若实验过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却,随着蒸发的进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现象:                                           . ③当锥形瓶内导管口气泡越来越少时,表明乙醛基本部分蒸出,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的第一步操作是:                                                 . 参考答案: (1)把上层的油状液体(C2H4O)n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2)取少量下层水溶液,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 (3); (4)① b; ② CH3CHO+H2SO4(浓)2C↓+SO2↑+3H2O; ③ 先撤出导管,以免发生倒吸; 解:(1)根据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从下口放出,所以分液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把上层的油状液体(C2H4O)n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答案为:把上层的油状液体(C2H4O)n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2)若乙醛被氧化,则生成CH3COOH,下层液呈酸性,可以利用石蕊试液检验下层液是否呈酸性,具体操作为:取少量下层水溶液,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 故答案为:取少量下层水溶液,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 (3)乙醛分子间易形成化合物(C2H4O)n,醛基中羰基相互加成形成环状结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①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下进上出;,故选:b; ②若实验过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却,随着蒸发的进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黑色物质为碳,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醛生成C,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O+H2SO4(浓)2C↓+SO2↑+3H2O, 故答案为:CH3CHO+H2SO4(浓)2C↓+SO2↑+3H2O; ③当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应先移去导管,然后移去酒精灯, 故答案为:先撤出导管,以免发生倒吸;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 常温下,有pH值为12的NaOH溶液100 ml,欲将其pH值变为11,采取下列三种措施(忽略混合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请回答有关问题: (1)若加水,应加入         ml。 (2)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         ml。 (3)若用pH=2的盐酸,应加入         ml。 参考答案:    略 18. (4分)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