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化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化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溴):加入CCl4后振荡,然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并加热 C.乙烷(乙烯):通过足量溴水              D.NaCl溶液(淀粉):过滤 参考答案: C 略 2. 取5 mL 0.1 mol·L-1KI溶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 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层CCl4溶液呈紫红色     B.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酸性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产生,则表明该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     C.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显红色,则表明该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     D.该实验中KI与FeCl3反应后(未加CCl4),溶液中存在Fe3+、Fe2+、I?、I2等微粒 参考答案: B 略 3.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然后用稀硫酸中和 B.为了防止挥发,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用磨砂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慎将少量水加过刻度线,应重新配置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分析】A.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 B.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物质的药品或粘性药品不能盛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腐蚀性; D.有失误的操作,如果无法弥补,则须重新配制. 【解答】解:A.钠和水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且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都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可用沙土覆盖,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C错误; D.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溶液体积偏大,使得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只能重新配制,故D正确; 故选D. 4.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 C.HOCH2CH2OH       D.CH3COOH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 B. 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观察到一束光线 C.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稀盐酸是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当盐酸过量时氢氧化铁又溶解在盐酸中,故A不符合题意;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这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与胶体性质无关系,C符合题意;D、烟尘是胶体,在外加电源作用下,有电泳的性质,与胶体性质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6.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届时要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绿色奥运主要是指                                    A.保证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比赛安全和饮食安全    B.严禁使用兴奋剂,保证竞赛公平    C.奥运会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自然生态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D.奥运场馆建设只能使用天然材料,不能使用合成材料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 A.铁在氯气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氯气中燃烧 参考答案: B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氯气能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生成固体,则会观察到烟. 【解答】解:A、Fe与与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铁,会观察到棕褐色的烟,故A不选,; B、Cu与氯气燃烧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铜,会观察到棕黄色的烟,故B选; C、H2与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气体HCl,极易结合水蒸气变为盐酸小液滴,则会观察到白雾,故C不选; D、Na为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钠,会观察到白烟,故D不选; 故选B. 8.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关于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中,能够分离汽油和水的是(  ) A.分液 B.萃取 C.蒸馏 D.过滤 参考答案: A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分层,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分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0.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  为: CH4+ 2O2  →CO2+ 2H2O,  C3H8+ 5O2→3CO2+4H2O 。将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B.同时增大空气和石油气进入量 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D.同时减小空气和石油气进入量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氯水在光照作用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错误;B、氯水显酸性与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气体,B错误;C、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不会产生气体,C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错误,答案选C。 12.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                                   (  ) A.蒸馏水                     B.碳酸钠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参考答案: A 略 13. 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D.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参考答案: D 14. 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参考答案: C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和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B.和强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C.和强酸或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D.和酸或碱不反应是氧化物为不成盐氧化物. 【解答】解:氧化铝和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铝盐和水,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所以氧化铝和强酸或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选C. 15. 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1molNH4Cl B.0.1molNH4NO3 C.1.204×1023 CO(NH2)2 D.0.2molNH3?H2O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1molNH4Cl中含有1molN; B.1molNH4NO3含有2molN; C.1molCO(NH2)2含有2molN; D.1molNH3?H2O含有1molN; 解答:解: A.0.1molNH4Cl含有0.1molN,根据公式0.1molNH4Cl含氮原子数是:N=n×NA=0.1mol×6.02×1023mol﹣1=6.02×1022; B.0.1molNH4NO3含有0.2molN,根据公式0.1molNH4NO3含氮原子数是:N=n×NA=0.2mol×6.02×1023mol﹣1=1.204×1023; C.1molCO(NH2)2含有2molN,1.204×1023 CO(NH2)2含氮原子数是:1.204×1023×2=2.408×1023; D.1molNH3?H2O含有1molN,0.2molNH3?H2O,根据公式0.2molNH3?H2O含氮原子数是:N=n×NA=0.2mol×6.02×1023mol﹣1=1.204×1023;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C;故选C; 点评:解答该题须注意各物质的化学式,从化学式中可看出1mol该物质所含的氮原子数,然后根据公式求解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纯碱溶液浓度为 0.5 mol/L,某同学欲用纯碱粉末配制该溶液 480 mL 备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烧杯、玻璃棒外,一定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计算:需要称取纯碱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每个序号只用一次)_____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 2 次~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纯碱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恢复到室温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塞紧,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平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 cm~2 cm 处 (4)下列会导致所配溶液实际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 a.在 C 步骤中未恢复到室温即注入容量瓶 b.在 D 步骤完成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c.在 E 步骤中俯视凹液面 (5)若欲用上述溶液另外配制 100 mL 0.2 mol/L 的纯碱溶液,则需取用上述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mL 参考答案: (1)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2) 26.5g    (3) BCAFED    (4) ac    (5)40.0(或40) 【分析】 (1)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步骤选择仪器。 (2)根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4)分析操作对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根据c=进行分析。 (5)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本题配制480m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题中还缺少的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