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之考纲大要1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 论 客观性试题 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 ) ①《黄帝内经》 ②《伤寒杂病论》 ③《神农本草经》 ④《难经》 【题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原因在于《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答案】① 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 ) ①《黄帝内经》 ②《难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金匮要略》 【题解】《伤寒杂病论》在《内》、《难》等理论基础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辩证论治方法,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研究和处理疾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方法。 《金匮要略》是晋代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编纂整理,一分为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故《金匮要略》作为标准答案不全面。 【答案】③ 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 ) ①《神农本草经》 ②《脉经》 ③《诸病源候论》 ④《温病条辨》 【题解】《诸病源候论》详尽地记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症状,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答案】③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 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 )( ) ( )( )( ) ①《黄帝内经》 ②《难经》 ③《神农本草经》 ④《伤寒杂病论》 ⑤《黄帝内经素问》 【题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四部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国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素问》只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 【答案】①②③④ 2、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大家?( )( )( )( )( )( ) ① 张仲景 ② 刘完素 ③ 张从正 ④ 李杲 ⑤ 朱丹溪 【题解】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补土论”,朱丹溪的“养阴论”,立说不同,各有发明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答案】②③④⑤ 3、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反映在以下哪些方面?( )( )( ) ( )( ) ① 天体地球的物质观 ② 人体生命的物质观 ③ 疾病产生的物质观 ④ 治疗疾病的物质观 ⑤ 形神物质观 【题解】中医学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元气”这种基本物质构成,形成了天体地球的物质观;人之形体是由“精气”等基本物质构成,人体生命的全过程是体内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的产生、转化的物质运动过程,构筑了中医学唯物主义生命观;疾病的发展不是鬼神所使,而是机体的抗病力与致病邪气间两种物质力量对比失衡,是中医学唯物主义的治疗观;唯物主义形神观也是唯物观在中医理论中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指形体、机体;神,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俱,不可分离。指出形神的辩证统一,形神关系实质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答案】①②③④⑤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 )( )( ) ① 唯物辩证观 ② 整体观念 ③ 天人一体观 ④ 辩证论治 ⑤ 辩证论治 【题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它虽具有唯物辩证观点,但不是中医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独具特色的和区别于西方医学的特点。天人一体观是整体观念两个内涵中之一。辩证论治的“辨”与“辩”字,不容混淆,辨证是辨别、辨认证候,是根据证候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认做出判断;辩证的“辩”,有用语言辩解和合乎辩证法之义。 【答案】②④ 二、 是非题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神农本草经》是现在可考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 【答案】√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各9卷81篇,共162篇。( ) 【答案】√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景岳所著。( ) 【答案】× 4、《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 ) 【答案】× 5、医药学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答案】√ 限制性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中医学:中医学即中国医药,亦称祖国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延长寿命的科学。 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3、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一元论(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4、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统一性的整体认识。(此概念的内涵有两个要点,一是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 填空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始于 时期,到 时期完成。 【答案】战国;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 2、晋代医家王叔和著 一书,对脉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答案】《脉经》 3、明清时期,出现了 学派,标志着中医学对传染性热病的认识和研讨发展到了新阶段。 【答案】温病 4、《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 ,两精相搏谓之 。” 【答案】精;神 三、 简答题 何谓辩证论治? 【题解及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主 观 性 试 题 论 述 题 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 【题解及答案】所谓整体观念,即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整体认识。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①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都具不同的生理功能。然而它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这种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于六腑、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五色、五味构成5个生理活动系统,这5个生理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并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循环贯通作用下,形成有机的整体,完成统一的生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是个统一整体。②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生存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运动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的反映。都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 第二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客观性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案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的总纲?( ) ① 精气学说 ② 阴阳学说 ③ 五行学说 ④ 脏腑学说 【题解】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换言之,阴阳学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对立统一观。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之后,成为认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分析疾病病因、病理改变;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的纲领、方法、工具。阴阳学说是学习、理解中医理论的一把钥匙。难怪《灵枢·病传》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意思是懂得了阴阳的道理,就会象在白天睁开眼睛一样,豁然开朗,明察一切;又象是酒醉之后清醒过来,不再有昏乱、迷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总纲,抓住了纲领,才能执简驭繁。 【答案】② 2、以下哪种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间架结构?( ) ① 精气学说 ② 阴阳学说 ③ 五行学说 ④ 脏腑学说 【题解】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行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用五行配属五脏,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这五个系统间又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使五脏成为一体。五脏一体的有机人体,通过五行属性的“比类取象”与自然界的五类相应,沟通了人体与自然界的联系。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正是这样一个五行结构系统,与之相应,疾病的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也随之成为五大系统。 【答案】③ 3、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此话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 ① 阴阳的相关性 ②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③ 阴阳的相对性 ④ 阴阳的可分性 [题解]阴阳的相关性是指用阴阳划分两个事物或现象谁为阴谁为阳,这二孝间必须有内在联系,是相互关联的,如上与左之间就没有划分阴阳的必要,二者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答案】① 4、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阴阳属性划分,是有一定原则的。这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 ① 阴阳的相关性 ②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③ 阴阳的相对性 ④ 阴阳的可分性 【题解】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阴阳属性划分,把凡是具有炎上、积极、进取、刚强、好动、亢进、增加、无形、生长等特性的均归属于阳;凡具有寒冷、向下、消极、退守、好静、柔弱、衰退、减少、有形等特性的均归属于阴。这种划分阴阳属性的原则就是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答案】② 5、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的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是指阴阳的什么性质?( ) ① 阴阳的相关性 ② 阴阳的普遍性 ③ 阴阳的相对性 ④ 阴阳的可分性 【题解】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它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更,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就随之而改变。这是指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答案】③ 6、“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①阴阳的相关性 ②阴阳的相对性 ③阴阳的普遍性 ④阴阳的可分性 【题解】物质世界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还使事物表现出无限多的层次,具有无穷可分的特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以至无穷。用阴阳揭示事物或现象的这种无限多的层次性就是阴阳属性的可分性。 【答案】④ 7、“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 ① 阴阳的对立制约 ② 阴阳的五根互用 ③ 阴阳的消长平衡 ④ 阴阳的相互转化 【答案】② 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揭示了阴阳间的什么关系?( ) ① 阴阳的对立制约 ② 阴阳的互根互用 ③ 阴阳的消长平衡 ④ 阴阳的相互转化 【题解】守为镇守,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