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阳西县公证处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4)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江阳西县公证处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0题) 1.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甲停止了射击。甲的行为是_____。 A: 意外事件 B: 犯罪既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甲的行为属于最初打击未得逞,但是在可以继续侵害的情况下,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情况。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文化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B: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C: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D: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十二五规划”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B、C、D正确。规划中还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A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是_____。 A: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六方会谈 D: 维也纳会议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1955年4月18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本次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故应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关于记忆合金,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记忆合金具有磁性,耐磨耐蚀,无毒性 B: 用记忆合金制成的汽车外壳,如果不小心碰瘪了,只要用电吹风加加温就可以恢复原状 C: 用记忆合金制成的眼镜架,如果不小心被碰弯曲了,只要将其放在热水中加热就可以恢复原状 D: 各种合金都有自己的变态温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记忆合金具有无磁性、耐磨耐蚀、无毒性的优点。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_____。 A: 贸易自由化 B: 资本全球化 C: 生产社会化 D: 经济一体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B: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C: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 7.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_____竞争。 A: 社会制度 B: 人才 C: 科技发展 D: 综合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科技发展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取决于人才,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范围较广,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_____ A: 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B: 某县技术监督局对所辖境内某化工厂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予以处罚 C: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 D: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三个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A项中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行为并非运用行政职权所为,故不属于行政行为。 9.人们把“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只有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才能填满“菜篮子”,这表明_____。 A: 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C: 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的环节 D: 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二者相互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菜园子”指的是生产,“菜摊子”指的是交换,“菜篮子”指的是消费,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的环节。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人们常说“一石水,六斗泥”这主要是说黄河_____。 A: 水量少 B: 含沙量大 C: 河流量变化大 D: 枯水期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古人称黄河水是‘‘一石水,六斗泥”,说明黄河的含沙量大。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以下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是_____。 A: 管制狩猎和物种贸易 B: 引进外来新物种 C: 动物圈养 D: 保护栖息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各物种数量已经由于捕食或竞争等达到一定的稳态,引进外来新物种可能会使新物种因为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导致泛滥成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蓄水池每分钟流人的水量都相同,如打开5个水龙头,2.5小时把水放尽;如打开8个水龙头,1.5小时把水放尽。现打开13个水龙头,几个小时可以把水放尽?_____ A: 0.7 B: 0.8 C: 0.9 D: 1.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蓄水池每小时流人的水量为(5x2.5-8xl.5)÷(2.5-1.5)=0.5,原有的水量为2.5x(5-0.5)=11.25。打开13个水龙头,要把水放尽需要11.25÷(13-0.5)=0.9小时。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一国政府为了控制CPI的快速上涨,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_____。 A: 恩格尔系数的上升 B: 就业机会的增加 C: 通货膨胀 D: 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代表市场上流通的钱变少,居民消费能力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机会减少。同样,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反应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数据,与题干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巫、陶等姓氏应源自_____。 A: 爵名 B: 官名 C: 谥号 D: 行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齐鲁秦吴以国名为姓,孟孙叔孙以字为姓,东门北郭以居住地为姓;容易判断,巫、陶应是来源于占卜业和制陶业,D项正确。 16.孙子指出:“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一描述在现代管理中符合_____。 A: 权变理论原则 B: 系统理论原则 C: 权责对应 D: 统一指挥原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指的是用兵作战没有定势,正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才叫作用兵如神。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事业单位改革以健全_____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 A: 人才培养 B: 用人机构 C: 聘用制度 D: 人事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以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髙于纵波 B: 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 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 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科学在地震面前大有作为,然后通过对地震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及破坏力的分析,指出在监测到纵波后、横波到来前可及时发出地震预警,也即D项所谓的“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林某不服县农业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农业局撤销了原处罚决定,林某遂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裁定准予撤诉。一周后,农业局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与原处罚决定相同的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林某可以撤回撤诉申请,请求法院恢复审理 B: 林某可以对法院准予撤诉裁定提出上诉 C: 林某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准予撤诉的裁定,申请再审 D: 林某可以对农业局新的处罚决定提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