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招考聘用3人(校聘第二批)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第7套)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招考聘用3人(校聘第二批)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 文中“观象授时”的含义是_____ A: 观天象以安排时间 B: 观天象以从事农耕 C: 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D: 观天象以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考查词语理解类词句理解题。 “观象”:观测天象;“授时”:确定时间。在不理解这四个字的直接意思的情况下,可联系上下文。根据文中“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可知,古代人民观察天象来确定季节。因此C选项正确。 文段中没有支持A项观点的描述,而且授时是确定时间的意思,不是安排时间;B项“从事农耕”只是论证“观象授时”举的一个例子;D项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_____,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 4年 B: 3年 C: 2年 D: 1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限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除以上情形之外,一般的诉讼时效均为2年。另外,《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故选C。 3.下列外来植物按照被引入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 ①菠菜②玉米③葡萄④胡萝卜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解析】:菠菜原产波斯,2000年前已有栽培。后传到北非,由摩尔人传到西欧西班牙等国。中国至迟在唐代已有菠菜的栽培。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玉米于十六世纪初中期传入我国沿海,后转播内地。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玉米较多的国家之一。葡萄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随着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纪从伊朗引入欧洲大陆。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科技常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有关我国疆域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 我国西南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为邻 C: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 D: 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考点:中国的疆域 试题分析: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西南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相邻,泰国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D符合题意。 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疆域 5.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_____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李某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电网,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结果出现的措施,对出现的结果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所以是间接故意。 6.王某是高校教师,当选为甲市人大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王某应脱离原工作岗位专职从事人大代表工作 B: 王某若调离甲市,则应终止其人大代表资格 C: 王某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可免受选民的监督 D: 王某在人大会议期间可单独提出改善民生的议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B。《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49条第l项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终止。因此B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接地是_____竞争 A: 社会制度 B: 人才 C: 科技发展 D: 综合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科技发展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取决于人才,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故选B。 8.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_____位。 A: — B: 二 C: 三 D: 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夜晚看星星,会感觉星星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_____ A: 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 B: 星星所在的距离产生变化 C: 大气遮挡透明度是变化的 D: 宇宙中的遮挡物变化所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星星会一闪一闪的,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而大气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 1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以下哪个问题?__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有技术上的需要”就是指实践过程产生的待解决的新问题;它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实践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认识,体现的就是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也就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_____。 A: 为企业制定战略目标 B: 领导好企业员工 C: 为企业赢利做决策 D: 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简单说来,企业使命就是要回答企业是干什么和 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但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却很难清楚地给以答复。这些企业的高层主管还没有体会到深入思考 企业的使命,并将它明确阐述出来用以指导日常的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交流思想、观点、情感、情报等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求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管理行为或过程称之为_____。 A: 行政协调 B: 行政沟通 C: 行政公关 D: 行政互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行政沟通的概念。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3.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不适当决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宪法监督,但不能改变或撤销判决[content]【答案】B。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A项正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 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不适当决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宪法监督,但不能改变或撤销判决[content]【答案】B。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A项正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 14.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 中国革命力量相对薄弱 B: 十月革命成功经验 C: 中国阶级关系 D: 中国的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二大还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在当时是必要的选择,对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