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33486542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一、时、分、秒1秒 的 认 识预习指南: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验较短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1.想一想,填一填。(1)钟面上有()大格,有()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时,走一圈是()时。(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分。2.(教材第2页主题图)(1)有些钟面有3根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根是()针。(2)秒针走1格是()秒,走一圈是()秒。(3)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是()秒,所以1分=()秒。3.认识不同类型的钟表上的“秒”。“:”每闪一次是1秒

2、。“:”左边的数表示时,“:”右边的数表示分,右下角的数表示秒,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时()分()秒。4.体验60秒。(1)摸一摸自己的脉搏,1分钟大约跳动()下。(2)到室外走一走,1分钟大约走()步。(3)试一试,1分钟做()道口算题。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课间操用时20()读一遍静夜思用30()每天在校8()6.记录自己做完下面的事情所用的时间。穿上外套跑50米估计用()估计用()实际用()实际用()每日口算54=59=57=56=20+30=52=55=58=53=45+10=2时间的计算预习指南:掌握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1.填一

3、填。1时=()分1分=()秒2.认一认,连一连。3.教材第4页例1。1时是60分,2时就是()个60分,即60+60=120(分),所以2时=()分。2时120分4.教材第5页例2。(1)借助钟面数格子。数小格。从7:30到7:45,分针一共走了()个小格,即过了()分钟。数大格。从钟面上看,分针从6走到9共走了()个大格,1个大格是()分,3个大格是()分。(2)计算。到校的时刻-离家的时间=()离家时刻和到校时刻都是7时多,所以不用考虑整时部分,只要求出分钟相差的时间即可,()-()=()(分)。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的时刻,即7时45分-7时30分=()分。(3 )回顾与反思。联系生活实际,

4、想一想7:30过多久就是7:45分了,得出的答案是7:30过()分钟就是7:45分了。因此上面的解答是正确的。归纳总结: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来完成,也可以用()。5.填一填,算一算。(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亮亮下午2时10分从家出发步行去学校,2时25分到校,路上用了()分。(3)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钟就是1时。每日口算5+35=56=40-20=95=85=30+20=57=15+20=60-10=55+5=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两位数加两位数预习指南: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1.算一算。

5、5+8=6+9=9+8=7+10=15+3=14+8=16+4=45+3=48+9=57+6=2.教材第10页例1。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把一(1)班和一(2)班的人数合起来,用()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方法二: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最后算:()+()=()求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合起来,用()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

6、()=()再算:()+()=()方法二: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最后算:()+()=()3.算一算。29+46=58+23=15+79=24+53=62+28=16+25=33+39=25+45=74+17=47+47=37+45=29+31=每日口算34+10=20+10=47+20=60+20=34+13=44+3=70+3=67+3=5+8=47+23=2两位数减两位数预习指南: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算一算。15-8=86-9=39-8=97-10=14-8

7、=16-4=45-3=48-9=2.教材第11页例2。求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就是用普通快客的票价减动车的票价,用()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减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方法二: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最后算:()+()=()求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就是用普通快客的票价减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用()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减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方法

8、二: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再算:()-()=()最后算:()+()=()3.计算。每日口算64-20=72-9=80-30=43-10=43-15=44-8=63-50=50-7=33-5=72-59=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预习指南: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1.计算。55-48=86-49=49-18=98-11=85-35=94-85=56-40=45-32=98-79=67-46=2.教材第14页例3。(1)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把上午卖出的数量和下午卖出的数量合起来,用()法

9、计算,列式为()。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38038个十55055个十口算:38+55=() 380+550=38个()+55个()=93个()=()方法二:笔算。先把()数位对齐,从()位加起,个位上0加0得(),对齐个位写(),十位上8加5得(),向百位进(),对齐十位写(),百位上3加5得(),再加上进位1得(),对齐百位写()。(2)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求550和380相差多少,用()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口算。38038个十55055个十口算:55-38=() 550-380=55个()-38个()=17个()=()方法二:笔算。先把相同(

10、)对齐,从个位()起,个位上0减0得(),对齐个位写0,十位上5减8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十,十位上15减8得(),百位上借走了1变成(),()减()得()。3.计算。170+320410+290860-540630-240每日口算48+32= 73-37= 54-46= 26+69= 25+35=480+320=730-370=540-460=260+690=250+350=4解 决 问 题预习指南: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1.填一填。(1)实验小学有学生908人,约是()人。(2)小马家到学校有498米,约是()米。(3)一件衣

11、服596元,约是()元。2.教材第15页例4。(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是否可以同时坐下,可以这样想: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巨幕影院的座位数若223+234大于441若223+234小于或等于441把加数估计成几百几十的数:把223看成比它小3的(),把234看成比它小4的(),计算出:()+()=(), ()441。而()220,()230,所以()一定大于450,也一定大于()。所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2)要判断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先求出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列式为196+226,再与座位数比较即可。探究估算方法。196()226()()+()=()441196

12、(),226(),()+()430,所以坐得下。归纳总结: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数,再进行计算。4.估算。283+407=718+148=632-413=549-247=5.一台电风扇245元,一个电饭煲187元。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每日口算45-13=21+37=45+17=85-26=32-26=28+52=90-76=98-55=74-34=76-67=三、测量1毫米的认识预习指南: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1厘米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和(),知道1米=()厘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棵大树高约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