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地震局公开招聘聘用人员1人(自我检测)模拟卷{9}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东莞市地震局公开招聘聘用人员1人(自我检测)模拟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 A: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 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 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要好好准备。 D: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军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百姓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行政执行最突出最主要的工作方法是_____。 A: 协商讨论 B: 指挥命令 C: 说服教育 D: 集思广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活动,迅速果断,指挥命令是其最突出的工作方法。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比喻的是机关管理的_____。 A: 被动性 B: 科学性 C: 凌乱性 D: 庞杂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指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机关管理要掌握规律和经验,以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关于职业道德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B: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等方面 C: 职业道德建设是职业化建设的要求 D: 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的最终体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个人品德是“内在的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诉诸个人品德。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在我国,公共行政的主体是_____。 A: 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家行政机关 C: 人民政协 D: 党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不属于公共行政的主体。公共管理组织除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行政权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法定组织。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_____。 A: 反馈系统 B: 参谋系统 C: 控制系统 D: 信息系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一般由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和行政决策的咨询系统组成。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我国《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_____结婚。 A: 十八周岁 B: 二十周岁 C: 二十二周岁 D: 二十四周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 育应予鼓励。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会_____。 A: 终止运行 B: 暂停执行 C: 在前台执行 D: 在后台执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会自动转人后台运行。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_____。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分工和协调原则 C: 为人民服务原则 D: 立法和执法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C。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A),责任制原则,分工和协调原则(B),精简和效率原则,群众路线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D)立法与执法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反对官僚主义原则,群众监督原则等。总之,宪法关于这方面的诸多具体规定形成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箱子中有编号1—10的10个小球,每次从中抽出一个记下编号后放回,如果重复3次,则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_____ A: 43.2% B: 48.8% C: 51.2% D: 56.8%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概率问题解析若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则至少有一次需要抽到5或10。其反面是一次5或10都没有抽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0.8×0.8×0.8=0.512。故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1-51.2%=48.8%。故正确答案为B。 11.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_____。 A: 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B: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C: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D: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必然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市场体系,但只从政府放弃或加强宏观调控来操作是肯定不够的,计划与政府调控是市场充分发挥的辅助条件。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才是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寂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____心灵。并形成反面。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期待 注入 B: 迷恋 塞入 C: 奢求 灌入 D: 向往 凝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实词填空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近义实词辨析与填空。 期待:期盼、等待;迷恋:强烈的、通常是极度的爱慕,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奢求:难以实现的要求;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根据题意,九州学子面壁十年,生活清苦,非常向往京都的繁华,所以第一个空填“向往”。“凝入”表明聚集,集中的过程更加细致、耐人寻味。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13.青海省的总面积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_____。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根据本文可知,要建立一套在中国行之有效的职场规则,其前提是_____。 A: 找出中国企业的通病 B: 准确分析员工必备的素养 C: 大力培养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D: 了解中屆文化和中国人的特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结合文段可知,作者在分析西方理论时,一直提到了西方文化和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由此可推断,要建立一套在中国行之有效的职场规则,我们也要了解自己文化和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人类对兽性的超越的第二个方面,是观念的超越。作为动物,它们的行为只是趋向于两个目的,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在这两者之外,动物再没有其他的追求。但是我们人类则不然,我们开始拥有了物质、生存和繁衍的追求之外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对抽象价值的追求。 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_____。 A: 种族繁衍的重要性 B: 人类对抽象价值的追求 C: 动物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D: 物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推断下文题,尾句是关键。文段尾句提到人类与动物不同,除了生存、繁衍的追求以外,还有“对抽象价值的追求”。由此可知,下文最可能接着阐述人类对抽象价值的追求。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下列国家公务员中属于领导职位的是_____ A: 调研员 B: 巡视员 C: 主任科员 D: 副乡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17条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所以本题中ABC都不是领导职位。 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 17.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的国务院机构是_____。 A: 反垄断委员会 B: 国务院办公厅 C: 反垄断执法机构 D: 国务院法制办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析]《反垄断法》第9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故本题应选A。 18.关于公文的收文程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A: 签收—拟办—审核—承办 B: 签收—承办—审核—拟办 C: 签收—审核—拟办—承办 D: 签收—拟办—承办—审核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收文办理是指对来自本机关外部的公文所实施的处置与管理活动。收文办理过程是一个接收公文,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其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的过程,是收文机关履行其法定或特定职责的过程,是公文产生实际效用的过程。 收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因此,C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9.几乎各城市都难以______的城管执法困扰,表面看是城管队伍的执法水平不高,而______则是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治理只有“严父”之“治”而乏“母性”之“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避免根源 B: 逃避源头 C: 避免起源 D: 逃避来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空,“避免……的困扰”固定搭配,“逃避”的主体只能是人,排除B、D项;第二空,根据转折词“而”可见前后两句应相反相对,前面说的是“表面看”,后面与其相对,应为“根本、根源”,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_____。 A: 形态和形式 B: 源泉和动力 C: 方向和途径 D: 内因和外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在我国,以下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的是_____。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法 C: 最高检 D: 国务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 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2.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_____。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