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

上传人:淡**** 文档编号:33451160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通用5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1一、总则(一)为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规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活动,保护学院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止重要信息泄密,保障网络业务与信息传输安全通畅的运行,提高应对重大事故的应急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二)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6年)编制。(三)本预案适用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故障、人为失误、黑客攻击,以及敌对势力破坏等原因,对

2、网络信息系统造成危害,对学院正常教学、管理工作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的信息安全事件。(四)学院网络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学院信息系统运行受到威胁;将给教学、管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引起:1.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风险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安全产品发展也很快,目前学院信息安全保障产品还不够完备。2.操作系统固有缺陷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随着各种需求和应用的不断增加,网络和系统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3.接入终端多样复杂接入网络的终端,由不同厂家在不同年代生产,目前没有纳入统一的防病毒、系统补丁和更新程序管理,致使接入终端可能成为病毒或黑

3、客攻击网络的切入点。(五)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起因、表现、结果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六类:1.危害程序事件蓄意制造、传播有害程序,或是因受到有害程序的影响而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2.网络攻击事件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置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手段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3.信息破坏事件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被篡改、假冒、泄露、窃取等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4.设备设施故障事件由于信息系统自身故障或外围保障措施故障而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以及人为地使用非技术

4、手段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信息系统破坏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5.灾害性事件由于不可抗力对网络和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6.其它事件以上没有包括的其它信息安全事件。(六)根据苏应的计算机基础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实际业务情况,依据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学院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一般)和IV级(轻微)。1.I级(特别严重)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将使特别重要的信息系统遭受严重损失,对学院教学、对外信息造成特别重大影响,学院必须统一协调、并向主管上级单位报告及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符合

5、以下条件之一的为I级事件。(1)面向学院的核心应用系统2个以上(含2个)遭到破坏性攻击而瘫痪。(2)敌对分子或黑客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大规模反动宣传和攻击活动,出现大量危害学院教学、管理机密等犯罪行为。(3)其它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或巨大经济损失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2.II级(严重)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将使重要的信息系统遭受严重损失,对学院教学、管理造成重大影响,学院必须统一协调、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II级事件:(1)学院内、外网全部中断1小时以上(含1小时);各单位、二级学院均与中心网络的链路中断。(2)面向学院的核心服务崩溃。(3)直属

6、学院的服务器、核心路由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3个以上(含3个)损坏。(4)受到外部潜在的重大网络安全隐患或可能遭受的网络病毒影响。(5)涉及上级单位通报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3.III级(一般)突发事件由单位(含二级学院)认定的有可能对本单位造成重大影响,但不会影响本单位以外的学院范围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4.IV级(轻微)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未使信息系统遭受严重损失,但需要信息部门引起注意以免事件升级恶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IV级事件。(1)学院内、外网全部中断10分钟以内。(2)各单位、二级学院均与中心网络的链路中断。(3)面向学院的非核心服务异常停止。(七)对于网络安全事件,必须遵守以

7、下工作原则1.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抓好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3.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二、组织与职责(一)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管理机构本预案组织机构由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

8、组)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二)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1.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确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协调现场应急资源调配工作。2.负责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和应对方案的决策。三、预防和预警(一)推进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制度,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1.技术方面采用安装防火墙、入侵监测、计算机杀毒软件等措施,建立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对主机、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与软件和网络边界进行必要配置,对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2.管理方面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二)发生学院级及以上网络与

9、信息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启动预警程序。(三)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按以下预警程序进行:1.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报告,由办公室主任预判安全事件等级,II级以上(含II级)的向领导小组汇报,并落实领导指令;II级以下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书面方式汇报给主任。2.通知有关成员及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3.及时收集和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及现场应对情况。4.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分析、判断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提供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和技术支持。5.根据事态变化,适时通报预警信息。6.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解除时,及时宣布、告知预警解除。7.

10、II级以下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展到II级及以上时,按相应等级启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响应程序。(四)预警解除当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结束,经过评估确认危险已经消除,领导小组可适时下达预警解除指令。四、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应急状态解除恢复与重建总结、评估和改进(一)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定级。(二)填写网络安全事项登记表领导小组响应与审核(依据事件级别上报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核)事件处理及按时上报进度:1.填写网络安全事项登记表填写事件主题、事件描述、事件级别、事件发生时间,签字并提交给领导小组审核确认。2.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响应与审核需依据事件等级做相应响应

11、与审核:I级事件: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并向主管单位及公安机关报告并保留证据。II级事件: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协调各相关资源及时处理并需现场处理人每小时汇报进展。III级事件:各部门负责人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核确认。IV级事件:信息部领导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核确认。(1)安排有关人员赴现场,协调应急处置工作。(2)根据事态进展,及时对应急救援方案的调整做出决策。(3)现场处理人员需及时上报信息给领导小组并及时落实有关指令。3.现场响应与处理完善网络安全事项登记表,填写事件原因,短期处理办法及长期处理办法;I级、II级事件需每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事件处理进度,III级、IV级事件处理完成后需由部门负

12、责人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确认并审核。(三)应急状态解除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结束,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领导小组组长下达应急状态解除指令并完善网络安全事项登记表,填写解除时间,相关人员确认并审核。(四)恢复与重建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单位做好有关突发事件中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对处置情况进行总结,不断改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并开展恢复与重建工作。2.尽快恢复信息系统、恢复数据、程序。3.经领导小组评估同意后,方可恢复系运行。4.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网络或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五)总结、评估和改进由信息管理部对应急事件进

13、行总结、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上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备案。五、应急保障(一)对涉密信息建立严格的信息保障措施。(二)学院中心机房需配备核心网络、应用系统或重大风险系统的容灾备份。(三)学院需建立应急保障队伍。(四)组织开展应急运作机制、应急处理技术、预警和控制等研究。本预案由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应急状态解除恢复与重建总结、评估和改进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2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全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预防和减少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1.2编制依据中华

14、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版)深圳市重大突发事件紧急信息报送和处置工作制度深圳市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 20986-2007)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1.3事件定义和分类本预案所指网络安全事件是指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者其中的数据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可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和其他事件等。(1)有害程序事件分为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特洛伊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程序攻击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2)网络攻击事件分为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后门攻击事件、漏洞攻击事件、网络扫描窃听事件、网络钓鱼事件、干扰事件和其他网络攻击事件。(3)信息破坏事件分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窃取事件、信息丢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坏事件。(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包括: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