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公司广告和公共关系分析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CRM公司广告和公共关系分析 CRM公司 广告和公共关系分析 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 项目概况 2 二、 促销的含义与作用 4 三、 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7 四、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 10 五、 创建学习型企业 13 六、 顾客满意 18 七、 顾客忠诚 20 八、 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0 九、 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学 22 十、 公共关系策略 23 十一、 广告策略 27 十二、 公司简介 37 十三、 SWOT分析 39 十四、 法人治理结构 45 十五、 发展规划分析 59 十六、 人力资源配置 62 劳动定员一览表 63 一、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 2、项目性质:扩建 3、项目建设地点: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4、项目联系人:吕xx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524.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00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87%;建设期利息344.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流动资金4170.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6%。 (四)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9524.3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495.77万元。 (五)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7028.59万元。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38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5768.2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868.73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76%。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3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7368.47万元(产值)。 二、 促销的含义与作用 (一)促销的含义 促销是促进产品销售的简称。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促销是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提升品牌形象,引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从这个概念不难看出,促销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促销工作的实质与核心是沟通信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交易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沟通。若企业未将自己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和劳务等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对此则一无所知,自然谈不上认购。只有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等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并有可能产生购买欲望。 (2)促销的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在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是否产生购买行为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消费者购买欲望又与外界的刺激、诱导密不可分。促销正是针对这一特点,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把产品或劳务等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以激发其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3)促销的方式有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两类。人员促销,亦称直接促销或人员推销,是企业运用推销人员向推销对象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一种促销活动,它主要适合于消费者数量少、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进行促销。非人员促销,又称间接促销或非人员推销,是企业通过一定的媒体传递产品或劳务等有关信息,以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发生购买行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包括广告、公关和销售促进、直复营销等。它适合于消费者数量多、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进行促销。通常,企业在促销活动中将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结合运用。 (二)促销的作用 促销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促销具有如下作用。 (1)传递信息,强化认知。销售产品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任务,信息传递是产品顺利销售的保证。信息传递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单向信息传递是指卖方发出信息,买方接收,它是间接促销的主要功能。双向信息传递是买卖双方互通信息,双方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直接促销就有此功效。在双向信息沟通过程中,一方面,卖方(企业或中间商)向买方(中间商或消费者)介绍有关企业现状、产品特点、价格、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信息,以此来诱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需求欲望并采取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买方向卖方反馈对产品价格、质量和服务内容、方式是否满意等有关信息,促使生产经营者取长补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2)突出特点,诱导需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同类商品很多,并且有些商品差别微小,消费者往往不易分辨。企业通过促销活动,宣传、说明本企业产品的特色,便于消费者了解本企业产品在哪些方面优于同类产品,使消费者认识到购买、消费本企业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较大,促使消费者乐于认购本企业产品。生产者作为卖方向买方提供有关信息,特别是能够突出产品特点的信息,能激发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 (3)指导消费,扩大销售。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循循善诱的产品知识性介绍,一定程度地对消费者起到了教育指导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实现扩大销售之功效。 (4)培育偏爱,稳定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常不稳定,致使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起伏波动较大。企业运用适当的促销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可使较多的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滋生偏爱,进而巩固已占领的市场,达到稳定销售的目的。对于消费者偏爱的品牌,即使该类产品需求下降,也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促销活动,促使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提高。 三、 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各种促销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促销过程中,企业常常将多种促销方式同时并用。所谓促销组合,就是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目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促销方式的选择、编配和运用。促销组合是促销策略的前提,在促销组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而促销策略义是促销组合的结果。因此,促销策略也称促销组合策略。 促销策略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推式策略和拉式策略两类。推式策略,是企业运用人员推销的方式,把产品推向市场,即从生产企业推向中间商,再由中间商推给消费者或最终用户,故也称人员推销策略。推式策略一般适合于单位价值较高的产品,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根据用户需求特点设计的产品,流通环节较少、流通渠道较短的产品,市场比较集中、集团性购买的产品等。拉式策略也称非人员推销策略,是指企业运用非人员推销方式把顾客拉过来,使其对本企业的产品产生需求,以扩大销售。对单位价值,较低的日常用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渠道较长的产品,市场范围较广、单次购买量少、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常采用拉式策略。 促销组合与促销策略的制定,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促销目标 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经营的目标不同,促销目标也不尽相同。无目标的促销活动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促销目标。 2、产品因素 (1)产品的性质。不同性质的产品,购买者和购买目的就不相同,因此,对不同性质的产品必须采用不同的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一般说来,在对消费品促销时,因市场范围广而更多地采用拉式策略,尤其以销售促进和广告形式促销为多;在对工业品或生产资料促销时,因购买者购买批量较大,市场相对集中,则以人员推销为主要形式。 (2)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促销目标在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在市场寿命周期各阶段要相应选配不同的促销组合,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以消费品为例,在投入期,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商品,以使顾客了解、认识商品,产生购买欲望。广告起到了向消费者、中间商宣传介绍商品的功效;因此,这一阶段以广告为主要促销形式。在成长期,由于产品打开销路,销量上升,同时也出现了竞争者,这时仍需广告宣传,以增进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购买兴趣,同时辅之以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等形式,尽可能扩大销售渠道。在成熟期,竞争者增多,促销活动以增进购买兴趣为主,各种促销工具的重要程度依次是销售促进、广告、公共关系。在衰退期,由于更新换代产品和新发明产品的出现,使原有产品的销量大幅度下降。销售促进应继续成为主要的促销手段,并辅之以广告和公关手段。同时,为减少损失,促销费用不宜过大。 3、市场条件 市场条件不同,促销组合与促销策略也有所不同。从市场地理范围大小看,若促销对象是小规模的本地市场,应以人员推销为主;而对广泛的全国甚至世界市场进行促销,则多采用广告形式。从市场类型看,消费者市场因消费者多而分散,多数靠广告、销售促进等非人员推销形式;而对用户较少、批量购买、成交额较大的生产者市场,则主要采用人员推销形式。此外,在有竞争者的市场条件下,制定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还应考虑竞争者的促销形式和策略,要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自己的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4、促销预算 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必然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费用是企业经营十分关心的问题,并且企业能够用于促销活动的费用总是有限的。因此,在满足促销目标的前提下,要做到效果,好而费用省。企业确定的促销预算额应该是企业有能力负担的,同时是能够适应竞争需要的。为了避免盲目性,在确定促销预算额时,除了考虑营业额的多少外,还应考虑到促销目标的要求、产品市场寿命等其他影响促销的因素。 四、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 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 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 (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 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 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 在确定这些满意水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 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 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 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