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公开招考1名社区工作人员(自我检测)模拟卷(7)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公开招考1名社区工作人员(自我检测)模拟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填入下面划线部分最合适的一组是_____。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松前行,那么他必须要让它_______的仅仅局限于必不可少之物品,要不然轻则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这里的道理很清楚,什么都舍不得放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_。 A: 装载徜徉致使割爱 B: 承载徘徊导致舍弃 C: 装载徘徊致使舍弃 D: 承载徜徉导致割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通过对“承载”和“装载”的理解,可以看出“承载”侧重于“重量”,“装载”侧重于“体积”。由句中“轻则……,重则……”可知,该句侧重强调“重量”,故选“承载”更恰当,排除A、C。“割爱”本身为动宾结构,其后不可加宾语,而第四空所接宾语为“什么”,故用“割爱”不正确,排除D。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公文中红色反线的作用是把眉首与_____部分隔开。 A: 主体 B: 版记 C: 附件 D: 成文日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文的各构成要素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_____。 A: 教学工作 B: 公共关系 C: 行政工作 D: 总务工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学校就是教学之地,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对正在进行的_____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抢劫 B: 盗窃 C: 聚众斗殴 D: 非法拘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 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以下关于我国60年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与俄罗斯开展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 B: 我国与欧盟开展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 C: 我国主持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D: 我国创办了第一个国际科技组织“亚太催化学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国际科技组织是“国际数字地球协会”,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准。由我国牵头发起成立的“亚太催化学会”正在筹备之中。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用1个70毫升和1个30毫升的容器盛取20毫升的水到水池A中,并盛取80毫升的酒精到水池B中,倒进或倒出某个容器都算一次操作,则最少需要经过几次操作?_____ A: 15 B: 16 C: 17 D: 18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 考点 计数模型问题 解析 根据题意,只要构造出15步即可。先装入酒精。为方便叙述,记70毫升容器为甲,30毫升容器为乙。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甲容器装满70毫升酒精;从甲容器中倒入乙容器30毫升酒精; 将乙容器30毫升酒精倒掉;从甲容器中再倒入乙容器30毫升酒精; 将乙容器30毫升酒精倒掉;将甲容器剩余10毫升酒精倒入水池B; 将甲容器装满70毫升酒精;将甲容器70毫升酒精倒入水池B; 将乙容器装满30毫升水;将乙容器30毫升水倒入甲容器; 将乙容器装满30毫升水;将乙容器30毫升水倒入甲容器; 将乙容器装满30毫升水;从乙容器中再倒出10毫升水到甲容器; 将乙容器剩余10毫升水倒入水池A。 因此正确答案为A。 标签 构造调整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7.天府之国、四塞之国、陆海主要指_____地方。 A: 四川盆地 B: 华阳 C: 成都 D: 都江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人是_____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左宗棠曾收复新疆。 9.“80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在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批被商业运作出名的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手。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_____ A: “充满希望”的一代 B: “80后,,的由来 C: 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 D: “80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80后”这个词的由来及演变。作者的叙述是客观的,并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褒贬评价。A项中的“充满希望”和C项中的“新视角理性看待”均带有评论性质,故首先排除。文段侧重的是“80后”词义的演变,而非“80后”这一群体的受关注程度,故本题选B更合适。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我国《专利法》规定,两个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该专利权应授予_____。 A: 最先发明的人 B: 最先申请的人 C: 最先使用的人 D: 两人共同所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专利法》第9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当有两个以上的主体分别完成了同样的发明创造并都提出专利申请时,实行先申请原则。即不论谁发明在先,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价格杠杆是政府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之一,下列不属于价格杠杆的手段和形式的是_____。 A: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B: 限制公办大学的学费 C: 实行家电下乡补贴 D: 提高水,电,气,石油价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价格杠杆: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之间的分配。价格的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着交换双方的实际收入,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收入;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在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等等。由此,国民收入在国家、部门、企业、职工、农民之间实现了再分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_____。 A: 促进者 B: 研究者 C: 建设者 D: 开发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新课程改革提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楚辞》是以屈原的诗歌为主 B: 《琵琶行》是杜甫的作品 C: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D: 《儒林外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并非杜甫的作品,B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 A: 一二·九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 1931年日军挑起皇姑屯事件,发动侵华战争,东北部分军队和广大人奋起反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是一次群众性抗体救亡运动。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西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后。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九一八事件之后,故都不能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下列关于该地网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网民大多集中在18~30岁的年龄阶段 B: 男网民比女网民多出2倍多 C: 已婚人士上网时间明显少于未婚人士 D: 具有本科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接近四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A项,根据文字部分,18~30岁网民占60.02%,超过一半,正确。直接选择A。 验证其余选项: B项,男网民比女网民多69.56%/30.44%—1=1.X倍,错误; C项,材料中仅给出已婚、未婚网民人数的占比,并未给出其上网时间,无法比较; D项,第二个扇形图中仅给出学生中在校本科生占比为38.82%,接近四成,并未给出所有网民中具有本科学历的网民情况,无法判断。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_____ A: 通过政府的计划或其他手段进行配置 B: 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C: 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 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资源配置的方式包括两种: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表明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市场机制。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 17.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其内容不包括_____ A: 召开国民大会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D: 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关于国民大会,国共两党因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五五宪法草案的修改等问题意见不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决定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8.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伟大成功的标志是_____。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此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实现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的目标。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下面哪一种树被称为“活化石”?_____。 A: 柏树 B: 银杏 C: 松 D: 铁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时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