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举报
资源描述
审计准则 04609 复习资料 1 第一章、名词解释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2、鉴证业务准则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基本准则”;第二层的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分别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业务鉴证业务准则” 3、审计准则的六大类别:一般原则与责任、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审计结论与报告、特殊领域 简答 1、审计准则百位数编号的含义? 新的审计准则的编号借鉴了会计科目的编号,千位数为1的代表审计准则,其中:百位数为1的代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与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责任准则,百位为2的代表风险评估与应对准则,百位数为3的代表审计证据准则百位为4的代表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百位为5的代表审计结论与报告,百位为6的代表特殊领域。千位为2的代表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千位为3的代表相关服务准则。千位为4的代表相关服务准则。千位为5的代表质量控制准则。 2、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1、准则框架体系趋同,2、准则项目和内容趋同, 在审计准则内容上,中国准则体系充分采纳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程序, 3、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特征 1、在考虑中国特色的基础上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2、完善了现有的执业准则体系;3、强化了会计事务所的质量控制;4、引入风险向导审计的理念和方法;5、强调了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6、增加了对新业务事项、高风险事项的审计规定;7、进一步强化并促进了岁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要求。 4、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要求我国加速实现准则国际趋同,减少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障碍,改善了我国经济贸易环境;2、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会计师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从对行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从利益。 第二章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名词解释 1、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2、基于责任方认定的鉴证业务: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3、直接报告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 4、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5、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6、鉴证业务的要素,即鉴证业务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与鉴证报告 简答 1、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拓展的原因。 1、受托责任要求的增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执业鉴证业务的内涵。2、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服务提供了更多机会。 3、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鉴证业务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4、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加剧,推动了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发展。 2基于责任方认定的鉴证业务与直接报告鉴证业务的联系与区别; 1、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2、预期使用者能否获取责任方认定;3、责任方的责任不同;4、鉴证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存在差异。 第三章 审计准则------一般原则与责任,名词解释 1、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2、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3、合理保证与绝对保证:是一对相应概念。绝对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证。合理保证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它提供的是一种高手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4、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6、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7、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这既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 8、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的前提下,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简答 9、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10,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审计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11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最终责任人,即主任会计师 12历史性财务信息审计质量控制的六要素,即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与具体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项目组的工作委派,业务执行,监控。 13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简称CPA)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归档期限:在审计报告后(对于未能完成的业务,为审计中止后)60天内。 审计工作底稿至少要保存10年 14 ,永久性档案:是指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设立的批准证书、土地使用权证 15当期档案是指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6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对其所作的审计工作的完整记录. 17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要求:内容完整、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18违反法规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有意或无意的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之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19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行为的必救措施:包括被审计单位停止并纠正违反法规行为,向社会公众或主管部门报告等。 20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行为而解除业务约定的条件: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规行为,且没有采取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补救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21,治理层与管理层的概念;答: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治理层的责任包括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管理层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受到治理层的监督。 22,治理结构的概念;答: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治理目标而在企业的法律边界之内组建的一系列机构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3,所谓前任会计师,是指对最近期间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或接受委托但尚未完成审计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二:所谓后任会计师,是指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24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原则: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同意,主动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2、这里沟通主动权在后任注册会计师。 25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过程中的保密责任:前任与后任均应遵循保密原则,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沟通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予以保密。即使未接受委托,后任注册会计师仍应履行保密业务。 一,通用目的审计业务与特殊目的审计业务 目的的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两种报表。通用目的是为了满足广泛的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要,如为公布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而特殊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相应的,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也不同。 业务:注册会计师必须严格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财务报表整体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特殊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按照特殊编制基础(如收付实现制)编制的财务报告或其他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二,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通常包括; 1. 对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2. 对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对财务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进行审计 3. 对法规、合同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规定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 4. 对简要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等。 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责任及其关系 责任 含义 具体内容 关系 不当行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跨级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1. 选择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能替代、减轻和免除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收集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跨及时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违约,过失和欺诈 四,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1.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五.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审计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审计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指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审计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 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原因及要求 职业怀疑态度指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对客户及其所提供信息均保持必要质疑的思想状态。这里的审计主体不仅包括注册师,还包括政府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一切具有审计资格的机构或人员。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假设管理层是不诚信的,但也不能假设管理层的诚信毫无疑问。职业怀疑态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凭证据“说话”。职业怀疑态度意味着,在进行询问和实施其他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能因轻信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诚信而满足于说服力不够的审计证据。相应的,为得出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不应使用管理层声明替代应当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要求:1. 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视为孤立发生的事项。 2. 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其中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3. 如果管理层的某项证明与其他审计证据相矛盾,注册会计师应当调查这种情况,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重新考虑管理层作出的其他声明的可靠性。 4.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异常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