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间体公司定价策略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农药中间体公司定价策略 农药中间体公司 定价策略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2 二、 竞争者对企业变价的反应 5 三、 顾客对企业变价的反应 7 四、 定价目标 8 五、 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 10 六、 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学 11 七、 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12 八、 市场营销的含义 14 九、 市场及其相关概念 19 十、 公司基本情况 22 十一、 产业环境分析 24 十二、 行业面临的挑战 29 十三、 必要性分析 30 十四、 项目风险分析 31 十五、 项目风险对策 33 十六、 SWOT分析 34 法人治理 44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44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 44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地点 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 (三)项目进度 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医药的合成依赖于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随着医药工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创新升级,对医药中间体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医药中间体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医药工业的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有些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内无法组织生产,基本依赖进口,还有一些产品虽然在产量上能满足国内医药行业的要求,但成本较高、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医药产品的竞争力,仍需改进生产工艺。 (五)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519.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068.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1%;建设期利息19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6%;流动资金3258.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73%。 2、建设投资构成 项目建设投资13068.3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1628.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64.44万元,预备费275.28万元。 (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3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5774.00万元,纳税总额3447.70万元,净利润5361.0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12%,财务净现值8516.4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8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16519.07 1.1 建设投资 万元 13068.39 1.1.1 工程费用 万元 11628.67 1.1.2 其他费用 万元 1164.44 1.1.3 预备费 万元 275.28 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91.7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3258.98 2 资金筹措 万元 16519.07 2.1 自筹资金 万元 8694.52 2.2 银行贷款 万元 7824.55 3 营业收入 万元 33100.00 正常运营年份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5774.00 "" 5 利润总额 万元 7148.07 "" 6 净利润 万元 5361.05 "" 7 所得税 万元 1787.02 "" 8 增值税 万元 1482.75 ""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77.93 "" 10 纳税总额 万元 3447.70 "" 11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2432.48 产值 12 回收期 年 5.08 13 内部收益率 26.12% 所得税后 14 财务净现值 万元 8516.49 所得税后 二、 竞争者对企业变价的反应 企业考虑改变价格,不仅要重视购买者的反应,而且必须关注竞争对手的反应。一个行业企业很少,产品同质性强,购买者颇具辨别力与知识,竞争者的反应就越发显得重要。 (一)了解竞争者反应的主要途径 企业估计竞争者的可能反应,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内部资料和统计分析。取得内部情报的方法有些是可接受的,有些则近乎刺探。例如,从竞争者那里挖来经理,以获得竞争者决策程序及反应模式等情报;雇用竞争者以前的员工,专门建立一个部门,任务是模仿竞争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类似的情报也可由其他渠道,如顾客、金融机构、供应商、代理商等获得。 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来估计、预测竞争者对本企业价格变动的可能反应: (1)假设对手采取老一套的办法对付本企业价格变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的反应是能够预测的。 (2)假设对手把本企业每一次价格变动都看作新挑战,并根据当时的利益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断定当时对手的利益是什么。企业必须调查研究对手的财务状况,近来的销售和产能情况,顾客忠诚情况及企业目标等。如果竞争者的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可能随本企业的价格变动而调整价格;如果竞争者的目标是最大利润,就会采取其他对策,如增加广告预算,加强广告促销或者提高产品质量等。总之,在实施价格变动时,必须善于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来源,观测竞争对手的思路。 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因为竞争者对本企业降价可能有种种理解,如可能认为企业想偷偷侵占市场阵地;或企业经营不善,力图扩大销售;还可能认为企业想使整个行业价格下降,刺激整个市场需求。 上面假设的是企业只面临一个大的竞争者。如果面对若干个竞争者,还要估计每个竞争者的可能反应。如果所有竞争者反应大体相同,就可集中力量分析典型的竞争者,因为其反应可以代表其他竞争者的反应。如果各个竞争者规模、市场占有率及政策等重要因素有所不同,它们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就必须分别对各个竞争者进行分析;如果某些竞争者随本企业价格变动而变价,那么就有可能其他竞争者也会这样。 (二)竞争者反应的主要类型 竞争者对调价的反应,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相向式反应。你提价,他涨价;你降价,他也降价。这样一致的行为,对企业影响不太大,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只要企业坚持合理的营销策略,不会失掉市场和减少市场份额。 (2)逆向式反应。你提价,他降价,或维持原价不变;你降价,他提价或维持原价不变。这种相互冲突的行为影响很严重,竞争者的目的也十分清楚,就是乘机争夺市场。对此企业要进行调查分析,首先摸清竞争者的具体目的,其次要估计竞争者的实力,还要了解市场的竞争格局。 (3)交叉式反应。众多竞争者对企业调价反应不一,有相向的也有逆向的,还有不,变的,情况错综复杂。企业在不得不进行价格调整时,应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广告宣传,保持分销渠道畅通等。 三、 顾客对企业变价的反应 无论提价或降价,都必然影响购买者、竞争者、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利益,政府对企业变价也会关心。这里先分析购买者对变价的反应。 顾客对于企业某种产品降价,可能这样理解:(1)这种产品的式样老了,将被新型产品所代替。(2)这种产品有某些缺点,销售不畅。(3)企业遇到财务、资金困难,难以继续经营。(4)价格还会下跌。(5)这种产品的质量下降了。 提价通常会影响销售,但是购买者对某种产品提价也可能这样理解:(1)这种产品畅销,不赶快就买不到了。(2)这种产品很有价值。(3)卖主想尽量取得更多利润。 一般地说,购买者对于价值高低不同的产品价格的反应有所不同。对于价值高、经常买的产品价格变动敏感,对于价值低、不常买的商品即使单位价格较高也不大注意。购买者虽然关心产品价格变动,但是也可能更关心取得、使用和维修产品的总费用。如果卖主能使顾客相信,某种产品取得、使用和维修的总费用较低,那么它就可以把产品价格定得比竞争者高。 四、 定价目标 任何企业制定价格,都必须考虑目标市场战略及市场定位。假如企业经过认真分析,决定为收入较高的消费者设计、生产高档、豪华家具,其目标市场和定位就决定了价格要高。此外,企业还要考虑一些具体的经营目标,如利润额、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它们都会对定价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的每一可能的定价选择,对利润、收入、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影响。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 (一)维持生存 如果企业产能、产量过剩,或面临激烈竞争,则会把维持生存作为主要目标。为了确保继续开工和存货出手,企业必须制定较低价格,并希望市场是价格敏感型的。许多企业通过大规模的价格折扣来保持企业活力。只要其销售收入能弥补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企业的生存便可得以维持。 (二)当期利润最大化 有些企业希望制定能使当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他们估计需求和成本,并据此选择一种价格,使之能产生最大的当期利润、现金流量或投资报酬率。假定企业对其产品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有充分了解,借助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便可制定确保当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三)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有些企业通过定价取得控制市场的地位,即使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因为这些企业确信,赢得最高市场占有率,将享有最低成本和最高的长期利润,所以,在单位产品价格不低于可变成本的条件下,制定尽可能低的价格,追求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企业也可能追求某一特定的市场占有率,为这一目标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和价格策略。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时,企业可考虑通过低价实现高市场占有率: (1)市场对价格高度敏感,低价能刺激需求迅速增长; (2)生产与分销的单位成本,会随生产经验的积累下降; (3)低价能吓阻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 (四)产品质量最优化 企业也可考虑质量领先这样的目标,并在生产和市场营销过程中始终贯彻产品质量最优化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用高价弥补高质量和研发的高成本。产品优质优价的同时,还应辅以相应的优质服务。 五、 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 (一)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 企业必须采取适当方式了解竞争者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比质比价,更准确地制定自己的产品价格。如果质量大体一致,价格一般也应大体相同或略低一些,否则可能卖不出去;如果本企业产品质量较高,价格也可定高一些;如果质量较低,价格就应低一些。 还应看到,竞争者可能针对本企业的价格策略调整其价格;也可能不调整价格,通过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变量与本企业争夺顾客。对竞争者的价格变动,要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并做出合适的反应。 (二)政府的政策法规 企业制定价格还须考虑政府有关政策、法令的规定。在我国,规范企业定价行为的法律和相关法规,有《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码标价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价格违反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等。 六、 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的构建从微观(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宏观市场营销学从社会总体交换层面研究营销问题,它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研究营销系统的社会功能与效用,并通过这些系统引导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进入消费,以满足社会需要。宏观市场营销学将营销视为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引导某种经济的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在某种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