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服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美容服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美容服务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x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形成方案 3 二、 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8 三、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工作 9 四、 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 14 五、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内容 15 六、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 18 七、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 21 八、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22 九、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 22 十、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 24 十一、 工伤事故分类 25 十二、 工伤认定 27 十三、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 29 十四、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30 十五、 工资支付保障 32 十六、 最低工资 37 十七、 产业环境分析 38 十八、 维生素C乙基醚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未来功效有望拓展至抗衰和抗炎领域 38 十九、 必要性分析 38 二十、 项目基本情况 39 二十一、 经济收益分析 42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42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3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7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50 二十二、 投资估算 51 建设投资估算表 53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53 流动资金估算表 55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56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57 二十三、 进度计划方案 5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58 一、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形成方案 (一)培训教学设计程序 由于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不同,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培训教学设计模式。 1、肯普(J.E.Kemp)的培训教学设计程序。肯普的培训教学设计程序是早期教学设计模型中步骤最明确的一个,其具体步骤如下。 (1)写出课题,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 (2)分析学员特点。 (3)分析可能取显学习成果的学习目标。 (4)列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 (5)设计预测题。 (6)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 (7)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如技术人员、经费、设备、仪器和进度表等)。 (8)实施教学。 (9)根据学员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来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和再修正。 2、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这是迪克(W.Dick)和凯里(L.Carey)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所提出的教学设计程序,是一个偏重于行为主义的模型,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鉴别,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收集数据以修改教学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该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教学目标的来源虽然是多样化的,但在这里,课程设计者所关心的仅仅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2)开展教学分析。即在培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剖析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分析教学对象。即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测定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便确定培训教学内容的起点。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分析同步进行,密不可分。 (4)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即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结果,制定出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所要求的具体的、精确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对总的教学目标的分解。 (5)设计标准参照测试。即以具体行为目标为依据,设计测试工具,被测试行为必须与行为目标所描述的行为相一致。 (6)开发教学策略。即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行为目标要求等,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 (7)开发和选择教材。即在确定教学策略以后,设计与制作教学组件,主要由学生用书、测试题、教师用书等几部分组成。教学设计者要根据已有教学资源情况,或选择教材,或开发新的教材。 (8)设计和开展形成性评价。当教学组件原型制作完毕以后,需要有个试用与修改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可分为个别评价、小组评价和实地评价。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与角度评价学习与教学系统的效果,以达到进一步修改教学组件的目的。 (9)修改教学内容。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作相应修改,以逐渐实现教学活动最优化。 3、现代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在中国的培训教学中,流行一种比较简单适用的教学设计程序。该程序既适用于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程序,又适用于一节课堂的教学设计,其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教学目的。 (2)阐明教学目标。 (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4)选择教学策略。 (5)选择教学媒体。 (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7)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 (二)形成培训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结果是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形成一般要按照以下程序来进行。 1、确定教学目的。确定教学整体的评价和重要性,明确制定教学中心和教学目的。 2、确定教学名称。题目最好能清楚明白并具有弹性。 3、检查培训内容。要能包含培训的全部内容,并将重点项目列出来。内容要以学习者能够接受的程度为准,稍微简单一些比较好。 4、确定教学方法。确定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可以选择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等。 5、选定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挂图等,现代教学工具如投影、幻灯、录像、电影、计算机等。 6、设计教学方式。这是整个教学方案的重心,包括教学一般技巧的使用、教学方法的采用及教学工具的具体使用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各种教学资源如何整合与利用的技巧与方法。这个环节很重要,也很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 7、分配教学时间。完成所有程序之后,还需要做的就是计算和分配时间。时间的分配要既能按时完成培训的内容,又要保证各部分内容是有序而按主次进行的。这对达到培训目标也很重要。 在教学方案的每个项目都确定之后,把每个项目添入教学计划书中,可以将计划书看成教学笔记。其书写通常有如下一些规律:项目栏里写上项目名称、培训对象等;时间栏里写上所需要的时间;形式栏里写上培训的具体方法和形式;强调栏里写上需要强调的内容;将培训内容分类写在相应的栏目里,并将各个部分内容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写上;在要强调的地方画线;每个项目的事例写在空栏里,讲课时间多出来时可以利用这些事例来控制时间。 二、 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培训教学活动时,有些关键步骤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将影响培训的效果。 (一)做好充分准备 永远不要低估准备的重要性,细心计划总是会避免更多的问题。准备工作包括培训材料的确定和选择、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教师和学员的选择后勤保障(如时间、地点的安排,教学辅助用具的准备)等。 (二)讲究授课效果 有时培训者就是培训师,实施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提高授课效率,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作为一个优秀培训师,要充满激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授课时注意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学员的注意力,避免照本宣科或漠视学员。 (三)动员学员参与 在培训过程中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是培训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个成人学员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学习过程就开始了。学员的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调动学员参与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提问;进行体验性操练,开展角色扮演;记住每一位学员的姓名并使用它们;在培训中提供信息反馈;让学员参与讲授;让学员示范操作;结合课程做一些书面练习;签订学习合同;利用专项测评表更深入地了解学员,进行个别访谈;用实时、实干的方式进行培训等。 (四)预设培训考核 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就无法检验培训工作的成效。培训考核有两种方式。 1、培训结束时考核。对于学习的课程进行逐科考试或考查,结合学员平时的表现作出总的评价。也可要求每位学员写出培训小结,总结自己在思想、知识、技能、作风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对于业务操作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则可将学员培训前后的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培训有无成效及成效多大。 2、培训结束后工作评价。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表现是检验培训效果更直接的证明。回到工作岗位后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思想上有无进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无增加,工作态度和作风有无改变,业务能力有无提高,工作效率有无增进。最后综合起来判断培训目标是否已达到。 三、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工作 (一)分析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企业各级主管要有效地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管理,必须在制定规划之前对各有关因素加以分析,帮助员工确定适宜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个人方面。 (1)心理特质。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包括智力、情绪、性格、潜能、价值观、兴趣、动机等。 (2)生理特点。包括性别、身体状况、身高、体重以及外貌等。 (3)学历经历。包括教育程度、训练经历、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工作经验、职业生涯目标等。 (4)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家人的期望等。 2、组织方面。 (1)组织特色。包括组织文化、组织氛围、组织层级、组织结构等。 (2)人力评估。包括人力需求的预测、人力规划、人力供需、升迁政策、招募方式等。 (3)工作分析。包括职位分析、工作能力分析、工作绩效评估、工作研究等。 (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事管理方案、工资报酬、福利措施、员工关系、发展政策等。 (5)人际关系。包括与主管、同事或部属之间的关系等。 3、环境方面。 (1)社会环境。包括就业市场的供需和国家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2)政治环境。包括政治的变动、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化等。 (3)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率、市场的竞争、经济状况等。 (4)科技发展。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影响、现代化技术与管理的发展等。 (二)明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可以根据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分析从以下四种方式中作出选择。 1、专业技术型发展。沿着技术开发、维修、财会、人事等专业方向发展,如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 2、企业管理型发展。一般是先下基层,表现出才能和政绩后获得提升;先担任基层主管,然后担任中层领导,乃至高层领导。 3、专业技术与管理型发展。先从事基层技术设计或施工工作,然后担任技术项目的主管,再发展到技术部门负责人,最后到公司分管技术工作的副总经理,乃至公司高层领导。 4、技能操作型发展。一般是先从学徒开始,到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再发展到技师和高级技师。 (三)员工个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明确志向。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发展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选择。自我评估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 3、内外环境评估。职业生涯环境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客观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入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客观环境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与自己的关联度、客观要求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等。 4、职业选择。员工通过职业获得发展,从而实现职业目标,因此,职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个人在选择职业时,应至少考虑几点:①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度;②兴趣与职业的匹配度;③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度;④个人所处环境与职业的匹配度。 5、发展路线选择。职业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确定职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个人必须作出抉择,以明确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